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航空航天(Aero)|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我国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天问三号确定2028前后发射
楼主
|
larryxin
|
2024-09-06 03:56:28
|
只看此ID
9月5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主论坛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的国际合作。
--
FROM 222.67.201.*
1楼
|
buaavivi
|
2024-09-07 17:05:09
|
只看此ID
火星样品返回,之前有先例吗
--
FROM 112.10.227.*
2楼
|
larryxin
|
2024-09-07 17:55:08
|
只看此ID
没有
【 在 buaavivi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星样品返回,之前有先例吗
: --
: FROM 112.10.227.*
--
FROM 222.67.201.*
3楼
|
Zinux
|
2024-09-08 08:49:52
|
只看此ID
得2030年才能回来吧?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 9月5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主论坛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 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的国际合作。
--
FROM 223.104.40.*
4楼
|
larryxin
|
2024-09-08 11:13:53
|
只看此ID
对,火星公转周期两年,要等下一个周期才能回来。
【 在 Zinux 的大作中提到: 】
: 得2030年才能回来吧?
:
--
FROM 222.67.201.*
5楼
|
newzzdx
|
2024-09-09 21:39:46
|
只看此ID
为啥不能随意找时间窗口回来呢,就为了节省那点儿距离和能量的消耗?当然那点儿距离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天文数字,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如果不能突破能量消耗限制,这种科研活动的局限性就太大了。以后要去木星土星的卫星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火星公转周期两年,要等下一个周期才能回来。
: :
--
FROM 182.118.233.*
6楼
|
larryxin
|
2024-09-09 23:00:08
|
只看此ID
拒绝小学生问题
为什么不能突破能量消耗限制?因为人类目前还突破不了物理定律
尽管如此人类已经登录了土星的卫星了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不能随意找时间窗口回来呢,就为了节省那点儿距离和能量的消耗?当然那点儿距离对于人类来说也是天文数字,但是对于人类来说,如果不能突破能量消耗限制,这种科研活动的局限性就太大了。以后要去木星土星的卫星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
--
FROM 222.67.201.*
7楼
|
EricCartman
|
2024-09-09 23:48:28
|
只看此ID
非常难,这是人类一大突破。
大行星起飞,有大气,需要多次发射着陆配合,要精确着陆。
这个成功的话可以算是仅次于登月的成就了。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9月5日,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二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主论坛上,天问三号任务总设计师刘继忠介绍,我国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28年前后实施两次发射任务,实现火星样品返回地球。
: 刘继忠介绍,天问三号任务将开展国际载荷合作、样品和数据共享、未来规划共同研究等三方面的国际合作。
--
FROM 87.169.249.*
8楼
|
larryxin
|
2024-09-09 23:59:23
|
只看此ID
发几个图看看,两发长征五在轨组合
最难的确实是在火星发射,需要全自动。比月球发射难得多
【 在 EricCart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常难,这是人类一大突破。
: 大行星起飞,有大气,需要多次发射着陆配合,要精确着陆。
:
: ...................
--
FROM 222.67.201.*
9楼
|
EricCartman
|
2024-09-10 00:04:38
|
只看此ID
可以的,这算是为了目的能实现的最简方案了吧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几个图看看,两发长征五在轨组合
: 最难的确实是在火星发射,需要全自动。比月球发射难得多
--
FROM 87.169.249.*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