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航空航天(Aero)|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1/1
|
转到
主题:机壳上的奇怪的圆点是什么?
4楼
|
MidNiter
|
2024-09-25 18:04:21
|
展开
我猜是拆开蒙皮检修过,蒙皮固定点的漆层还没彻底弄好就飞了。
最上面的漆层应该是吸波材料,没涂好不影响飞行。
【 在 nightwizard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upload=2][/upload]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3.*
FROM 125.33.203.*
7楼
|
MidNiter
|
2024-09-25 20:01:06
|
展开
贴图看。这块对应进气口侧面前端,箭头后边那一小圈白点的位置跟这里的暗小点对应。这圈小点应该就是盖板固定螺钉的位置。
【 在 nightwizard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25.33.203.*
11楼
|
MidNiter
|
2024-09-26 08:01:17
|
展开
读了这篇科普文,没有读太明白。
似乎名称里说是形变监测,按名称应该是说微小的应变测量。后边又说是飞行姿态实时摄影监测(飞行姿态应该是俯仰角、坡度这类的吧)。是不是前者是离线进行的,后者是实时进行的,是两回事?(不管是什么情形,基线的拍摄和数据处理应该是静态进行的)
这种方式,通过地基和伴飞摄像,对相对与相机的飞行姿态实现实时视频监测是可能的,但要说飞行中实时监测应变应该是有许多难题。我觉得实时处理最多能测出大尺度柔性部件比较大的应变(比方翼端处在高翼载下的位移)。
如果是机身筒体精确的微小应变测量,即使不是实时处理数据,是下来后离线处理,能达到什么精度?影像会不会受两机气流扰动的影响?因为机体跟外部有一定的温度差,且流场变化可能复杂。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气流扰动的影响无法克服。
如果这种方式可行,现在离线处理的计算能力肯定是足够的。那其实可以取样点密一些点,黄皮机可以都弄成连续的双色棋盘之类的,格额外加网格标识标,这样可以在拟合的时候有比较高的精度和/或置信度。
有载荷情况下的基线,可以ANSYS之类的计算得到不同载荷条件下的理论基准值,然后用于与实测值比较。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尚在试飞、检测阶段的试验机机身,常常会在不同部位喷涂多个圆形标志——外围是一个黑白不规则相间的大圆,内部则是两黄两黑均匀相间的小圆,它们被形象地称为“四象限标”。
: 试验机上为什么会有这些“四象限标”呢?
: 实际上,“四象限标”又称“形变监测光学标志”,是广泛应用在试验机上的一种测试标识。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3.*
FROM 125.33.203.*
1/1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