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国的月球轨道空间站
太过遥远的事,本身就是意义不大的。
比如,核聚变应用,咱们很小的时候就在搞,几十年了,而且真正有用还得几十年...。描绘蓝图非常好!肯定有用,有意义。但是这玩意持续几十上百年,为啥,简单说,技术缺口太多!实际一定比预计晚得多。比如计划2035年,实际可能2050年。如果以上帝视角再规划这个事,你到2050年再开始搞这个事,由于科技的自然积累,那个时候只缺少量技术攻关,有个十几年就差不多了。两者相比,上百年持续投入比如需要1万亿,后者可能只需一两千亿,也晚不了几年。
月球能源应用就属于非常远的事...。现在真没必要特意搞这个。就正常科技探索即可。
【 在 aurox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啥可开发的资源”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的,好歹是那么大一坨
--
FROM 202.122.36.*
绕月轨道是仅次于近地轨道的无重力稳定环境。
如果近地轨道算是第一跳板,绕月轨道就是第二跳板。
在你的眼睛放在星辰大海的时候,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脚下的步子,有没有踩稳?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利于将来的深空探测,作为去更远的星辰大海的中转站
: 这想法太搞笑了,相对于星际空间的以光年为单位的距离,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那是光跑一秒的距离,这是不是可以用鼠目寸光来形容
--
FROM 117.136.63.*
大的战略不是全在这个层面上考虑的,航海时代落后的亏还没吃够么
【 在 yilongz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过遥远的事,本身就是意义不大的。
: 比如,核聚变应用,咱们很小的时候就在搞,几十年了,而且真正有用还得几十年...。描绘蓝图非常好!肯定有用,有意义。但是这玩意持续几十上百年,为啥,简单说,技术缺口太多!实际一定比预计晚得多。比如计划2035年,实际可能2050年。如果以上帝视角再规划这个事,你到2050年再开始搞这个事,由于科技的自然积累,那个时候只缺少量技术攻关,有个十几年就差不多了。两者相比,上百年持续投入比如需要1万亿,后者可能只需一两千亿,也晚不了几年。
: 月球能源应用就属于非常远的事...。现在真没必要特意搞这个。就正常科技探索即可。
: ...................
--来自微微水木3.5.15
--
FROM 114.254.1.*
月球返回,太好了
--
FROM 36.112.29.*
火星能宣示领土吗?
【 在 cython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阶段开发火星买啥意义,远不如月球
--
FROM 117.129.54.*
这个月球空间站,距离月球表面多少公里,距离地球最近有多少公里
【 在 larryx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国发起建设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将分为月面和月轨两个部分,形成空、月协同,也就是说除了月面的国际科研站之外,还有一个月球轨道空间站。月球轨道空间站的作用可能比现在的近地轨道“天宫”空间站更大,首先是提高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探测范围和作用。其次,则是有利于将来
: 纳羁仗讲猓魑ジ兜男浅酱蠛5闹凶尽
: 正因为国际月球科研站总的目标是长期无人自主运行,短期有人参与,所以更需要在月球上空建一个“轨道站”,也就是说,月面上实际上不太适合人类居住,所以我们现在分几个阶段去考虑这个问题,第一阶段叫以无人为主——主体在月面构建一些基础的科研设施。第二阶段实际上就是
: ...................
--
FROM 112.66.30.*
是的,人类连人体都认识不明白,就捣鼓什么原子弹这么遥远的事情干什么
【 在 yilongzh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太过遥远的事,本身就是意义不大的。
: 比如,核聚变应用,咱们很小的时候就在搞,几十年了,而且真正有用还得几十年...。描绘蓝图非常好!肯定有用,有意义。但是这玩意持续几十上百年,为啥,简单说,技术缺口太多!实际一定比预计晚得多。比如计划2035年,实际可能2050年。如果以上帝视角再规划这个事,你到2050
: 年再开始搞这个事,由于科技的自然积累,那个时候只缺少量技术攻关,有个十几年就差不多了。两者相比,上百年持续投入比如需要1万亿,后者可能只需一两千亿,也晚不了几年。
: ...................
--
FROM 112.66.30.*
核弹头部署在月球就是最大意义
【 在 comrades 的大作中提到: 】
: 意义不大吧。
: 可能再探几次月,发现月球没啥可开发的资源,最后也就是有人登陆一下,建一个月面基地就完事了,后面最多是借月球为登陆火星开展试验验证了。深空探测和登陆火星意义比较大,不过现阶段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烧太多钱不合算,维持一下技术水平、人员队伍就好,重点开展火星登陆研究。
--
FROM 112.49.0.52
有道理。
【 在 newgo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月夜太冷了,也太漫长了,欧美之前规划的好像就是月夜在轨道上过,更合理更经济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FROM 61.149.213.*
赞专业。
是的,从delta-v来说,去往火星比去往月球多一点,这个难度不达,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搞定月球探测没多久就可以利用现有火箭(长征5)实现了火星探测,一次搞定绕落巡。
探测火星剩下的问题,主要是:1,时间久,不知道人类能否耐受;第二从火星表面起飞返回,目前还没有试验过,预计2030年左右中美都将进行第一次尝试;第三是,为了人类的往返,需要发射大量载荷,成本超级高,目前看到的不那么离谱的计划,都需要至少7发长征九号或者星舰那种级别的火箭。
我想月球轨道空间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探索人类去往火星的长时间生存问题。比如最短的火星载人计划也需要500天,人类甚至没事实验过宇航员单次在近地空间站待这么长时间,那么通过月球空间站就可以探索宇航员长时间暴露在宇宙空间辐射和低重力环境下生存的问题。在月球空间站,至少出了问题,返回也有,派人救援也好,几天就到了。
其实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目前其实更需要建设一个高轨道,例如地球同步轨道的空间站,这样其实更方便探索人类在没有地区磁场保护的地方进行长时间太空生存。
【 在 ds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个基本常识:空间探测不以距离来计算,而是以delta-v来算
: 到月球的delta-v是到火星的delta-v的80%以上,相当于你从北京(地球)
: 飞纽约(火星)在西雅图(月球)转机一样
: ...................
--
FROM 14.15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