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思路有以下的漏洞:
“以水为例子, 水的典型汽化热是2500KJ/kg”---但是太空垃圾是固体,首先得升温到融化的温度需要显热Q1;然后有个固液相变的潜热,先液化,需要热量R1;再然后继续升温到沸点需要显热Q2,然后气化需要潜热R2。这里你只算R2。所以,这里计算功率的基础有问题。
实际上这里还没涉及热分解的化学热,就说简单的物理变化热量。你可以拿铁和碳两种物质的数据看看,怎么会选水做代表物质?
“10平方公里的太阳面积”--太阳面积对你而言有何意义,你甚至不能把镜子放在太靠近太阳的地方。只能考虑在现实的地-日距离上,镜面可接收的能量密度,然后算镜子面积。
“距离太阳 1 千万公里附近”---这个也有问题。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到太阳的距离是5790万千米,就已经挺热了。这种近似于点源的情况,距离靠近N倍,承受的辐射能量密度增加N的平方倍。
你可以参照下地球表面上集热发电用的定日镜表面温度能到多少。
另外,在那个轨道上,轨道周期跟地球差太多,距离也太远,瞄准的难度也很大。注意,你的计划是在太空垃圾周围留出1米的边缘。
这个距离,这个瞄准和聚焦精度?这个你可以参考下地球上的激光光束打到月球光斑可以有多大。考虑下距离的差别,考虑下激光和镜面聚焦的反射日光的差别。
发射成本什么的就不扯了。跟你算地球卫星轨道和你所述轨道的ΔV,你可以说未来发射成本就是天然气的钱,天然气可以几乎不要钱,那我也无话说。
“按照10%的吸收率估算”---光源的能量如果按这样的目标吸收率算,核爆X射线激光也可以轻易让弹头气化而不是摧毁吧?所以这里是不是有点问题?
“镜子可以蓄能,且可以按照脉冲发射”---这是镜子吗?这是太阳能电池板+激光器吧。那就另一回事了,可以充电一天,发射100毫秒也行。但是,这不是镜子的特性。
另外,从你前后措辞的变化,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你承认用反射镜比透镜更现实和可行点?
【 在 newre 的大作中提到: 】
: 思路不太一样。
:
: 以水为例子, 水的典型汽化热是2500KJ/kg, 太空垃圾按照4000公斤计算,大约10的10次方焦耳,按照1毫秒汽化计算,大约需要按照吸收功率10的13次方瓦,按照10%的吸收率估算,大约10的14次方瓦可以满足需求。
: ...................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6.*
FROM 221.2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