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火箭也即将要进入蒸汽时代吗?
呵呵,你在选你知道的低室压。为什么你随口一列都是低室压的呢?有意无意?
【 在 gemin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现在还用的,早就定型的祖传YF20,燃烧室压力就是这个级别。
--
FROM 221.216.146.*
这个倒是需要说清楚,始态是饱和的250度水,然后节流闪蒸到常压;闪蒸是个等焓过程,闪蒸后的气液混合物再膨胀做供降温到多少度。所以末态计算里应该有部分是汽态的水,按它是液态的算其实是低估了末态焓值,也就是高估了焓差,也就是这个过程释放的能量。
至于那个推动液态水喷出的罐内高压,其实是依赖于罐内汽化来保持,这个受限于罐内加热功率。加热功率不够罐内会闪蒸,温度降低。我不认为他们有那么强大的机载电源可以飞行中补热。所以始态能量还是来自于热水,外加罐壁热容可以有点点贡献。
【 在 lengd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卿,是焓差,不是温差啊
: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6.*
FROM 221.216.146.*
更正下细节,应该是差不多40(绝压)吧。
【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 20个大气压下,250度的水还是液态。
:
--
FROM 221.216.146.*
其实严格地说,算是助-助推器。比捆绑的半级助推器都不如。
一旦多走点弹道比例,所需热水量急剧增大,可能大到你得心疼水钱、运水钱,和加热电费,没准想换天然气烧水。
不知道的可以玩玩坎巴拉体验下比冲的作用。
如果要复用,那个水也不能是海水,甚至得是精制脱氧水,不然得用耐高温海水腐蚀的罐和附属设备。做原型的圈钱的时候不会提这些。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设计用来做助推器?
--
FROM 221.216.146.*
模型很简单。
有个压力容器壁厚计算公式,罐形几何相似放大N倍,壁厚增大到M倍,M显著小于N;而比表面积会减小N倍。所以总体算下来,大罐的单位容积罐壁材料重量应该比小罐低,也就是说大罐的相对死重小。
这里要说绝对重量,更应该担心的是所需的水量,罐重量只是依赖于水量增加的,而且增加程度并不比水量更突出。
至于运输尺寸约束什么的,那就只能靠多罐了,但是原则应该还是在物理约束范围内尽可能大点。
马路上跑的车多半应该是运LPG而不是LNG。LPG应该是有制式规格的不同大小分装罐,非散货灌注的话就运输标准制式的罐装品,这样接标准接头换罐就可以吧。
另外补充点,易燃易爆品罐尺寸的确定,可能有时候还看别的方面的要求,并不全是看储罐的材料经济性。实际上对不同量的危险品,往往会有不同等级的安全管理要求。这好理解,比方小饭馆就别弄个可以用一年的液化气罐在后厨,又占地方又更危险。这类情况,罐的大小看使用场合和用量。
【 在 gaofei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用模型具体算过
: 不过马路上跑的运液化天然气的车,都是多个小罐,而不是一个大罐
:
--
修改:MidNiter FROM 221.216.146.*
FROM 221.2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