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宇航级抗辐照 cpu的价格
抗辐照芯片完全是不同的芯片型号和设计流程
相当于新设计一个产品
成本投入至少1亿
抗辐照芯片只能用于宇航市场
民用市场无法出货
所以价格完全和用量相关
如果只有50颗的需求,1颗200万人民币是成本
离开量谈价格没意义
【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 2011年,某人在 reddit上发的帖子,RAD750, 每颗20万刀。
: In reading about the soon to land Mars Science Laboratory I was shocked to find that the processors on board, dual RAD750 CPUs, were capable of only 400 MIPS, which is perhaps 1/10 the processing power of a modern smart phone. The RAD750 processing systems, which are based on older PowerPC spec, can cost over $200,000 each and required years of r&d to develop. My questions are the following:
:
--
FROM 222.128.117.*
“商品级”芯片是什么意思?看不懂
你是想说消费类芯片吗?
你先搞清楚芯片的可靠性分类(不是性能分类)
场景不一样,系统设计不一样
对应元器件就不一样
一款芯片卖几百万也不是不可能(定制芯片)
离开数量谈价格没意义
楼主原文把民用芯片产品价格和特定需求芯片价格混为一谈是不对的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斯克用的商品级芯片,可靠性低一些,算下来性价比高
--
FROM 222.128.117.*
马斯克用普通的消费级芯片?
你应该是看错了
你把原文贴过来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一般元器件分商品级,军品级,宇航级,
: 商品级就是普通的消费品级吧
--
FROM 222.128.117.*
你应该看错了
马斯克应该不会用消费级元器件
至少也是工业级
【 在 wuhuadasha 的大作中提到: 】
: 宇航级芯片不会这么便宜
: 马斯克卫星之所以便宜,就是用了大量的消费级元器件
--
FROM 222.128.117.*
你不理解抗辐照场景
火箭和龙飞船滞留太空时间和卫星差两个数量级
3颗赛扬只不过能抵挡一次辐照
2次辐照就完蛋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斯克猎鹰火箭和龙飞船上用的民用cpu,而且是赛扬,不是酷睿(i3,i5,i7)。那时候几百块rmb一颗,现在买二手的估计3块钱一颗吧。
: 用3重冗余校验来规避宇宙射线干扰。
:
--
FROM 222.128.117.*
龙飞船前后几天时间,卫星要工作几年
承受辐照次数根本就差100-1000倍
你的3颗赛扬只能抗一次
就怕你这种无知的人
【 在 drifter777 的大作中提到: 】
: 马斯克猎鹰火箭和龙飞船上用的民用cpu,而且是赛扬,不是酷睿(i3,i5,i7)。那时候几百块rmb一颗,现在买二手的估计3块钱一颗吧。
: 用3重冗余校验来规避宇宙射线干扰。
:
--
FROM 222.128.117.*
龙飞船和星链场景不一样
【 在 chaobi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星链也要工作几年,每颗百万美援,那就要百亿美元了
--
FROM 222.128.117.*
3颗赛扬芯片的冗余设计方案只能抗一次辐照
第二次怎么办?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龙飞船挂到空间站上一停就是半年。
:
--
FROM 222.128.117.*
2次照射
两个cpu都被打坏了啊
3个cpu你怎么判别哪个是好的?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文科小白想什么鬼,连辐射对电路的杀伤原理都搞不清楚。辐射能把CPU照坏了吗?大部分情况下并非如此,是单个高能粒子命中存储单元,比如寄存器或ram,造成某一位信号逻辑值改变,程序运行不正常。你上三台CPU,发现两台运行结果一致,而第三台失去了响应,直接重启第三台就行了。跟地青玩游戏死机了重启差不多,只不过是冗余计算机自动判断代替了人工操作
--
FROM 222.128.117.*
按照你的解释
根本就不应该出现抗辐照芯片
即使是内存
用3块代替1块就行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 爱玩游戏的小文,平白无故发明了二次照射。宇宙射线来源至少是几千光年以外,到地球的时候高能粒子的密度又不是算不出来,2块或更多CPU被同时命中的频度别人是可以估算的。再说CPU是被打错了,又不是被打坏了,等第二颗高能粒子到达的时候第一个CPU已经完成重启了
--
FROM 222.12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