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波音送上去的2名宇航员终于要回来了
预测不是赌单双,不了解或者看不清就不说什么。
所以,我既往说事的时候,其实重点是想说原因和分析,而结果只是验证我说话和我的思维方式靠谱不靠谱。
事件的对错只有一次,但是知识可以积累,思维方式可以进化,成为更好的工具。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这次你预测一下他们三月会回来吗?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5.33.207.*
看了一下龙2飞船比波音靠谱多了,22-24年四次往返iss。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测不是赌单双,不了解或者看不清就不说什么。
: 所以,我既往说事的时候,其实重点是想说原因和分析,而结果只是验证我说话和我的思维方式靠谱不靠谱。
: 事件的对错只有一次,但是知识可以积累,思维方式可以进化,...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74.240.17.*
载人龙可以
4年15射56人次上天
--
FROM 218.108.210.*
2024年9月29日crew-9乘组发射成功。2022年起是crew-4。
去接人的是crew-10任务。
crew-1到crew-10应该都是NASA的ISS载人任务。所以2022到2024年应该一共有6次到ISS的载人?
空叉还有另外的载人任务,比方Polaris dawn。
中间猎鹰9有过一点小状况,短暂地停飞过。例如crew-9之前猎鹰9发生过二级脱轨异常,导致crew-9许可被短暂停止。
另外,crew-10预定用的新船C213有点问题,可能要换另一船。
所以,总数看非常高的可靠性,然而,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总会有些问题。万一有一次死人,问题就大了。
当初的航天飞机,总共执行了135次任务,有两次解体事件就完蛋了。尤其是哥伦比亚号,到第28次任务才出事。
所以,载人的项目负责人,得有颗强大的心脏。
回到龙飞船,我的意思是目前看历史,总体可靠性很高,但是仍需谨慎,没到可以安枕无忧的地步。
从公司技术看,空叉的梅林发动机似乎非常可靠,然而,低温液体燃料发动机还是会时不时出点状况。
实际上,你看那个星舰燃料储箱的进化,就会发现他们每次的新设计改进都彰显了他们曾经未公开的麻烦(或者,至少是担忧)。
【 在 mil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了一下龙2飞船比波音靠谱多了,22-24年四次往返iss。
: - 来自 水木说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那个船到底回没回来都不好说,照片上的烧灼痕迹跟上艘一模一样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波音会用虚拟语气说,如果starliner回程载人了,会(would have)成功了的,但是NASA决策太保守。决定空船回来了。
:
: 【 在 maruko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3.72.89.*
这我倒没注意过,是否可提供点原始资料和来源,看看两艘的烧蚀痕迹是否雷同到无法解释的程度。
【 在 Jarma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个船到底回没回来都不好说,照片上的烧灼痕迹跟上艘一模一样
--
FROM 125.33.207.*
谁来算一卦,看他们能活着回来吗?
【 在 simplelife99 的大作中提到: 】
: 初步定于3月12号
--
FROM 114.242.9.*
正常计算工龄,按照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即可,晋级工资奖金都不能少
【 在 maruk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你,你下来后会起诉波音要赔偿吗。。。
--
FROM 123.116.248.*
"中间猎鹰9有过一点小状况,短暂地停飞过。例如crew-9之前猎鹰9发生过二级脱轨异常,导致crew-9许可被短暂停止。"
这里更正一下,crew-9之前那次导致短暂停飞异常是二级爆炸,脱轨异常是crew-9发射任务中二级再入时发生的。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4年9月29日crew-9乘组发射成功。2022年起是crew-4。
: 去接人的是crew-10任务。
: crew-1到crew-10应该都是NASA的ISS载人任务。所以2022到2024年应该一共有6次到ISS的载人?
: ...................
--
FROM 125.33.207.*
出差补贴骗到了,还要赔偿,太贪了吧
【 在 maruko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是你,你下来后会起诉波音要赔偿吗。。。 ...
--
FROM 36.11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