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川川把六代机合同交给了波音
F35单发,本来升力就不足,为了保升力变成了短腿
如果搞双人座,升力更不够,又要拿航程换升力
【 在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F47现在还在X阶段,是技术验证机,连原型机Y系列还算不上,原型机试飞到定性起码5年,到量产还得几年。这样起码十年网上了。F35毕竟已经在量产了。
:
: 我觉得,讲真,F35应该开发一个双座型,配合无人机,就可以算成5.9代。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MM00」
--
FROM 14.150.5.*
“你看它肥大的身躯,产生的升力完全不输两个翅膀”
这太搞笑了吧,以后可以不要翅膀,靠升力体机舱+发动机就能飞了,真正实现“力大砖飞”理念
F35设计失败就在于装的东西太多,又沉又胖,让一个超重胖子和一个精瘦又轻的人,背上相同的一台发动机+相同燃料飞行,哪个飞得久飞得远?动量定理摆在那儿呢
飞行包络线的含义不就是要么飞得远要么载重大的意思么,飞机一旦成型,只能在自己包络线里飞,飞不到别的机型的包络线里,想当六边形战士没那么容易,除非换成铁臂阿童木10万马力发动机的包络线,可以轻松做六边形战士
我再说一句废话,0.1c以下的速度,还是好好研究利用牛顿三定律吧
【 在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此话差矣,F35也是升力体布局,你看它肥大的身躯,产生的升力完全不输两个翅膀。
: 此外,既然可以带无人机,带一个一个无人加油机也不过分吧,在无人隐身加油机领域,美帝还是领先的,这样不是正好扩大领先优势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MM00」
--
修改:williamtong FROM 14.150.139.*
FROM 14.150.139.*
我怀疑那个大气球收集气象资料是幌子,实际上搜集沿途雷达信号去了,看各个雷达数量、位置、强度、波段、捷变,实时回传
走完这一路,给未来飞机、巡航导弹进攻提供了躲避雷达的路径
【 在 animalra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怎么没打
: F22是全宇宙唯一有实战战果的五代机啊
:
: 成功 打下外国入侵低空气比重巨型球状无人侦察机一架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PEMM00」
--
FROM 14.150.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