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这一结果揭示,月球背面月幔比正面月幔更干燥。月球表面遍布了大小不一的陨石撞击坑,其中,直径约为2500公里的巨型撞击坑——艾特肯盆地,是月球最为古老的撞击疤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胡森告诉我们,嫦娥六号提取的玄武岩所在的月球背面月幔,比月球正面月幔更干,原因之一可能就是艾特肯盆地的撞击事件改造了这个区域的水分布。月球背面月幔更“干”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月球岩浆洋冷却结晶时出现分层有关。科学家们认为,在月球形成初期,巨大的能量释放使得整个月球几乎处于完全熔融状态,形成了一层覆盖全球的炽热岩浆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片熔融的海洋逐渐冷却结晶。(央视新闻)
--
FROM 60.207.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