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次是利用民用无人机的“返航”功能实施的袭击
关键是,如果是那个方案,卫星定位信号干扰一下子它不就找不到路了?
按理说军事设施周围都应该有这种干扰措施,海马斯和战术导弹效用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难道他们后方设施会如此放松?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飞机挪动一下位置,就不准了
: 现在无人机都是精确击中飞机机翼油最多的位置
: 不会设定固定坐标的,光靠gps精度不够,并且回收端没有其他信号指引
: ...................
--
FROM 125.33.200.*
其实这个就是被“偷”了。整个方案非常脆弱,依赖于毛子的不设防。
鸟方情报部门策划的行动基本都是这样的。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是隔得太远的缘故
: 打的最严重的奥列尼亚机场,离前线整整4000多公里,二毛都没飞这么远的无人机和导弹
: 麻痹大意 ,被人摸到脸前面贴脸输出了
: ...................
--
FROM 125.33.200.*
那真不知道。
我觉得就这次袭击而言,可能有些东西过关需要内部有人有意无意地配合,但是攻击本身只要机场疏于防范就可以成功。
那个坐标卫星照片能看到,除非他们天天把飞机推来推去的。
那个战略轰炸机露天停放,确实如本版前一阵有兄弟所说,有核武核查条约约束只能如此。
飞机带油容易二次爆炸,是因为战略轰炸机本身的任务就是战略巡逻+值班。
但是,GPS干扰这种最基本的东西,只要稍微敏感一点的部门所在地都应该长期有。
无人机探测用的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几公里范围的其实到处都是。
发现后干扰枪就可以有用。正规点的可以弄光电/雷达瞄准高机和定向微波站,后者打密集集群很好用。
【 在 zo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一种可能,还有内鬼?
: 机场内部有工作人员配合
:
--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