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这次是利用民用无人机的“返航”功能实施的袭击
那还得加入目标识别,技术水平是不低的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整个摩尔曼斯克机场的飞机被炸点,都是提前预设好的返航点,
: 只有其中一架飞机是作为录像工具,由飞手远程操控的。
: --
:
--
FROM 39.144.87.*
飞机挪动一下位置,就不准了
现在无人机都是精确击中飞机机翼油最多的位置
不会设定固定坐标的,光靠gps精度不够,并且回收端没有其他信号指引
只有通过视觉自我识别才能精确击中目标
所以你的这个说法存在诸多缺陷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目标识别?
: 返航坐标提前设定好就完了,民用穿越机自己有避障功能。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还得加入目标识别,技术水平是不低的
--
FROM 39.144.87.*
反正有消息说
是去二毛飞机博物馆实地学习的飞机样子,训练好再封装进无人机去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确实。乌克兰公布的现场视频里主跑道上有驾A50发现不对,往前滑了几十米,都没起飞,就躲过了袭击。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飞机挪动一下位置,就不准了
: : 现在无人机都是精确击中飞机机翼油最多的位置
--
FROM 39.144.87.*
人不能太多
人太多了前面潜入的某个环节出问题,整个行动就破产了
【 在 larryxin (神眼微尘)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想,肯定是飞手控制的,二毛没你那么傻,如果用你的方法固定坐标,如果坐标错了,那就都白炸了
: --
:
:
--
FROM 39.144.87.*
光靠坐标精度是不够的
你看那个无人机那么小,识别能力也是有限的
动起来就识别不到也很正常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仔细看几遍视频,那架A50往前滑了50米左右,就躲过了轰炸,而它原来待的那个空地,两次遭到穿越机的打击,说明这些返航坐标是提前标定好的。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反正有消息说
: : 是去二毛飞机博物馆实地学习的飞机样子,训练好再封装进无人机去
--
FROM 39.144.87.*
做得到
你看察打一体无人机锁住某个目标就能一直跟踪
当然二毛的这个很小,肯定装不上复杂功能,能精确的打击停放地面的飞机已经相当不错了
【 在 kettle (小牛)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端侧算力还做不到动态目标的识别能力,通过后台飞手遥控更靠谱一些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还得加入目标识别,技术水平是不低的
: : --
--
FROM 39.144.87.*
就是隔得太远的缘故
打的最严重的奥列尼亚机场,离前线整整4000多公里,二毛都没飞这么远的无人机和导弹
麻痹大意 ,被人摸到脸前面贴脸输出了
距离战场近的袭击战果就很微弱
【 在 MidNiter (夜行人)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是,如果是那个方案,卫星定位信号干扰一下子它不就找不到路了?
: 按理说军事设施周围都应该有这种干扰措施,海马斯和战术导弹效用降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个。难道他们后方设施会如此放松?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飞机挪动一下位置,就不准了
--
FROM 39.144.87.*
gps可能有,否则车里出来哪知道往哪里飞
并且还要飞向不同的飞机,要是不靠gps只能把车停在相当的准确的位置,靠事先规划的路线飞
末端有一定的图像识别
现在开源消息总结的是
GPS + 惯导 + 最终阶段视觉识别(CV)为主
3-5米很关键的,很容易就错过了
要么在机身炸个洞,没意义
现在不少都准确的炸在机翼薄弱的地方,这是飞机的邮箱,从而能彻底摧毁整个飞机
【 在 sortie (sorti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倾向固定坐标,民用GPS非差分的定位精度大部分能做到3-5米,炸这种大目标问题不大。
: --
:
:
--
FROM 39.144.87.*
这不就是视觉识别么
目前各类开源渠道(包括西方智库CSIS、乌克兰军方演示视频、专家解析)普遍指出:
末端靠计算机视觉(CV)识别预设的目标轮廓或场景匹配;
甚至可能使用机翼形状识别或红外图像识别,确保命中脆弱部位;
实战中成功命中的位置并非随机,正说明CV末制导发挥作用。
给你再来些补充情报
补充证据(来自各类情报分析):
一部分无人机为UkrJet或Bober类小型巡飞弹,搭配商业航拍摄像头与轻量级CV模块;
乌军在2024年已展示过使用AI+图像匹配终端打击的自研系统;
二毛曾公开展示部分无人机末端自寻目标攻击雷达站的视频,可类比说明其识别精度能力
【 在 moonwalker (漫步于太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不需要增加设备。
: 返航模式+地形识别,已经完全可以解决问题。
: 飞机翅膀是非常明显的地形,穿越机返航模式可以精确识别这个地形。
: 【 在 sortie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39.14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