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镇国神器 第一代洲际导弹
【 在 sunbirdy 的大作中提到: 】
: 傻逼玩意儿
: 第一个说5m的就是你
确实,人家说的是300万吨离着500m和5mm没区别,这货立即转进到要求达到5m命中精度
--
FROM 61.171.229.*
【 在 HANN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这么说吧,为西大造原子弹的科学家也有很多其他贡献的。
西大还是有很多正面因素的,真正的魔鬼目前世界上只有犹太国符合
--
FROM 61.171.229.*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只有你们这些傻蛋,才会在讨论500m精度的话题里插入的500m和5m杀伤力一样的观点,会认为5m不是说精度,单纯是距离。
再好好看看清楚人家说的是5m吗?你自己脑补个5m就来转进到精度?
--
修改:marion FROM 39.144.105.*
FROM 39.144.105.*
【 在 sthgot2give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点常识吧,洲际导弹打发射井是主要任务,这个地老都知道。精度小于100米就是为了这个指标,为此还发明了GPS。
: 当年发射井的防护工程就是一个小学科,查查资料就知道,设计图在网上都有,那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疯狂工程成就。
你的常识只适用于美苏,中国的中远程和洲际弹一直没有这个任务,中国只求隐藏好以及防护好自己的少量dddd
中国从1964年起就一直强调“不首先使用”,自己保持一支小而精的战略dddd部队仅用于核报复(二次核打击),不用于一次核打击——其数量也远不足以进行一次核打击。难道你认为中国会用好不容易在一次核打击下生存下来的dddd去打对手第一轮已经打空的发射井吗?
--
修改:marion FROM 61.171.228.*
FROM 61.171.228.*
【 在 sthgot2giv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本来就是美苏,我们直到近十几年才有这个能力,美苏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有了。MAD战略平衡只有美苏之间有。您想多了。
:
所以对70s开发80s服役的DF-5讨论5m命中精度、打发射井不是很可笑的事情么
开发DF-5只有一个目的,在对方一次打击中生存下来然后核反击对方的大城市——这种ICBM设计时从来就没有打发射井的任务
--
FROM 61.171.228.*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能,不是不要。
以当时中国的工业GDP,战略上就是不需要——就算技术能达到,也承担不起上千枚ICBM/LRBM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
FROM 116.231.81.*
为摧毁对手发射手段而准备的高精度ICBM要么就别生产、要么就得生产千枚以上才足够用,
中国现在依然坚持“不首先使用”的核战略,中国现在生产不起还是维护不起?
事实是作为国际上最有道德、最热爱和平的大国,中国从不追求一次核打击的核战略。
--
修改:marion FROM 116.231.81.*
FROM 116.231.81.*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为啥一直努力提高精度?面打击需要从500m提高吗?
因为中国核弹头小型化+多弹头技术成熟了啊
30万吨差500m还是很多的,30万吨对高楼大厦城市一层地下室(以中国民防标准为例)的毁伤半径才两公里多些
--
FROM 116.231.81.*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2km,也是500内啊。另外,多弹头小当量,比大当量独弹头,杀伤力大多了。
: 更何况,确保坠毁对方的经济社会,不需要这么弹头。
多个小弹头覆盖城市就要精确的调节各个子弹头的分布,500m的误差会导致覆盖空白
核报复(二次核打击)是在己方社会已经被摧毁时候的最后反击,光摧毁对手地表的高楼大厦有啥用,杀死对方人口才叫报复,否则对手重新爬起来无非是时间问题
--
FROM 116.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