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前阵子回某贴好像说过,民营航天要有真实的现金流,首要的问题是能成功发射,而且这个会被国资压成本的。
而回收复用技术,只能走科研项目补贴拿点钱,大头还是炒作盯着融资。这是另一套商业逻辑。
等着大佬方都入局做好框架以后,后续轮次就会主要盯着民间资金了。
说句不好听的,可能不少民营发射公司的火箭发动机都是买的别人的,就算成功回收回来的火箭,光凭本公司也没有复用的技术能力。真复用的话,时间和经济成本都降不了多少,初期可能更贵。
【 在 yingtaoshu 的大作中提到: 】
: “供应商报名数量不足三家”这个应该很难够三家吧?闹着玩呢
--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