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网传蓝箭航天200吨级全流量液氧甲烷发动机已成功全系统试车
可以搞 直径 3.8*3. 3.8里塞7个发动机。扩充7倍就是49个的星舰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要搞国产星舰了?
: 东大可以搞一个5米直径一二级全回收的火箭。一级用200吨x9发。结构上,比星舰简单,可靠性可以更高。
--
FROM 183.255.219.*
回收并没有那么重要的需求。
第二级(上面级)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各种改装,比如改装成空间站之类
第二级应该是一个基底加各种载荷的模式。这要研究的东西多得多了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后兔子可以用一次性的编织/充气热屏障层试试二级再入回收,这条路线兔子基础比较好。报道看,兔子曾经有过一次很接近成功的失败(补充,我说的可不是2024年的试验,而是早得多的有次不太著名的失败报道)。
: 如果这个东西仅作为刚性舱附加的一次性再入隔热部分会很有意思。它成本也不会很高,比起涂层/瓦/气溶胶结构的复用隔热层检修成本可能还要更低,用起来更方便。
--
FROM 183.255.219.*
你这个思路可以用在中型火箭伞降回收上。
真得可以研究了,整个研发成本也不高。
只是伞降回收中国没船,这个需要的投入才更大。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优先是一级回收,二级回收乃至复用属于可以畅想的东西。
: 但是从技术角度讨论这个,其实也是有些历史的话题了。
--
FROM 183.255.219.*
那么中型火箭回收可以用到编织技术么?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就不是一回事,通常说的伞降回收是稠密大气层内的事,通常伞面不在迎风面,伞也不充当热屏障。一级回收可以考虑。
: 充气热屏障主要是作为再入减速/隔热技术,如果设计得好,后续也可能可以当稠密大气层低速段减速和落地缓冲装置用而已。
--
FROM 183.255.219.*
至少可以做到耐热轻量化
耐热轻量化只是再入回收的一个技术优化子集。
其他很多还要做的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怎么总是关注不到要点。1、关键不是大型中型,而是是否需要再入。2. 这主要是说编织技术?降落伞也是织物啊。补充:硬壳的耐热材料也用“编织”的。然而,你得能抓到我说的那个主要特点是什么。
--
FROM 183.25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