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零”逻辑,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管理思路
也就是说先定型一种型号,框架和整体的设计,这些都锁死,然后试射或者测试过程中,出现问题就查找到底是哪部分出了问题,然后在细枝末节上解决问题,不改变框架和整体设计,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改动小,稳妥(至少表面上看的稳妥性)高,但是时间成本极高,改进的成本极大。
马斯克的快速迭代,科研人员时刻想的是,从第一性角度出发,哪些是多余的,哪些是可能存在风险的,哪些是更廉价的效率更高的,恨不得每天改变一次设计(当然是基于前期的经验基础,有价值的留下没价值的抛弃),以不停的优化来推动设计的持续更新提高。
所以火箭出问题的时候,它实际上也是作归零操作,不过不是封存现状进行归零,而是从根上思考问题出现的根源,然后直接改掉根源。
举个不恰当例子:
归零逻辑,就像是,一个人,头痛就在头上绑个冰袋,脚痛就在脚上涂点脚气灵,只要保证这个人不疼,就ok
马斯克的开发思路是,不停的监控这个人的状态,没事就跑跑跳跳,哪里出问题(疼也好,摔跟头也好),立刻各种系统诊断(效率很高的),如果是脚不合适,直接换个更合适的脚,如果是阑尾有问题,考虑它存在的必要性直接切掉。
【 在 huy2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spacex研发快
: 原因其实就是钱,有人投资,就敢多试验,这个模式不可复制
--
FROM 1.20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