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星舰为啥不归零,炸一次不少钱吧
制度优势
--
FROM 203.192.13.*
归零就是说,如果我们也像星舰一样试错一样这么大胆实验,顶多连续炸两次,负责人就会落马,方案推翻,没人再敢继续这么干下去了
算是中国制度特色吧
【 在 jhtcm 的大作中提到: 】
: 归零是啥意思?
--
FROM 123.123.40.*
那就是人种特色?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不是制度特色,这是人性特色。中国人就是不允许失败率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事不过三,中国人不会允许一件事上失败超过2次,如果有两次失败,第三次必须要成功。所以归零是适合中国人的思路的,想马斯克这种搞法儿,没有中国人能受得了的。
:
--
FROM 123.123.40.*
我是疑问你的意思,并不一定赞同
即使同意你是两种人的不同,但至少在航天这种重大科研方面,没看出来是优势,感觉是劣势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这就上升到qishi了?中国人跟美国人就是有很大区别,可以讲是根本性差别,活在两种思想世界的人群,但这不是劣势,而是优势。
:
--
FROM 123.123.40.*
其实我没觉得跟spacex差距在10年以内,即便是土星5,我们也还没有这种级别载荷的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肯定是优势,不然中美航天差距不会缩小这么快。别忘了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土星5了,中国的火箭卫星真正开始正轨,是在八十年代以后,这差距有多大?说有半个世纪的差距是不过分的,但是现在呢?就算跟SpaceX比,差距也在10年以内。你觉得这差距是怎么赶上来的?这不是优势是啥?
: 中国人如果不搞归零这套方法论,我敢断言,不可能这么快赶上来,因为这是在资源少,人才力量薄弱的条件下最高效的方式,我们浪费不起的,不管是资源还是机会。美国人有钱可以烧,有机会可以浪费,中国人可没有。当然如果将来中国航天实力雄厚,远超其他国家,人才梯队非常厚实,那采用马斯克的这个方式也有可能,但现在还不行。
:
--
FROM 123.123.40.*
我知道长9,我是说现在没有
2030年才能达到人1967年的载荷级别,我没看出来差距在10年内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长9啊,2030年就有了,跟SpaceX差距10年内是有依据的。
:
--
FROM 123.123.40.*
长9我查到的权威报道是2540吨,比土星小1000左右
另有5873吨的说法,但只是自媒体,找不到权威报道,也找不到计算方法
另外长9的2030年的可重复使用是猎鹰9的方式,一级重复使用构型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光看载荷,星舰也没比土星5强到哪儿啊,那你能说美国人50多年都没太大进步吗?长9的推力比土星5大很多,是朝星舰看齐的,而且可回收可重复使用,发动机性能等方面都是比对星舰的,远超土星5的水平,已经是代际上的差距了。
:
--
FROM 123.123.40.*
希望十年后顺利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的都是老黄历了吧,长9最大推力5873~6100吨,起飞质量最大都有4400吨了。最大载荷150吨,并且一级可重复利用。
: 2030是一级可重复利用,2033~2035就是二级可重复利用,跟现在不正好就是差距10年以内吗?
:
--
FROM 123.123.40.*
查了下确实有你说的数字,但好像还是ppt,希望顺利吧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查的都是老黄历了吧,长9最大推力5873~6100吨,起飞质量最大都有4400吨了。最大载荷150吨,并且一级可重复利用。
: 2030是一级可重复利用,2033~2035就是二级可重复利用,跟现在不正好就是差距10年以内吗?
:
--
FROM 123.12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