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光是随便想想就有的困难:
温度气氛控制,太空保温、冷却设备比地面大多了且复杂;
催化剂接触,太空无重力,靠分子热运动肯定没戏了,需要泵或者风扇;
这么搞,重量、体积增加的都不是一点半点。
另外还要送一批工程师上去调试
【 在 zerro (深蓝的智慧)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二氧化碳造淀粉第一个应用是宇航吧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Sep 26 10:52:11 2021), 站内
:
: 化学不太好,没有太仔细研究这个技术
: 几个问题:
:
: 1、看报道说,这个制备过程分为11步
: 那么200吨的设备,每一步的重量是多少?是否可以变成11个设备相互连接?
: 那样的话,其实可以通过太空对接技术来实现
: 如果是部署到月球,更是可以在月球表面组装,当然,前提是设备得能经受太空、月球的环境
: 长九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是50~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50吨
: 如果能太空组装,太空电厂+太空造淀粉+氧气也不是不可能
:
: 2、整个过程中,是否还需要其他补给?
: 比如某些酶、催化剂、有机碳等等
:
:
: 【 在 PzkpfwV 的大作中提到: 】
: : 如果要用在宇航,那就得改进降低淀粉设备的重量体积,现在一套设备比整个国际空间站的重量还大,所以得把200吨的设备改进到2吨
: : 相比之下还不如走另一个改进方向,降低淀粉的生产成本和能耗,弄到接近玉米价格的时候就可以用来造饲料了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8.144.75.*]
--
FROM 218.2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