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什么都不用继续研发。
还要经费干嘛。
不说当时中国有轰炸机的发动机。
也不说当时可以继续研制发动机。
就说,运10是1985年下马的,拿到波音的发动机一点问题都没有。
拿不到波音的发动机,也能拿到麦道的发动机。
当时运10下马,就是为了组装麦道。
所以当时继续搞运10,90年代初应该就能批量生产了。
【 在 Tschuess 的大作中提到: 】
: 生产不了,运10的机体是测绘的,这个倒好办。
: 但是它的发动机是直接拆的波音707的发动机,中国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发动机设计制造能力,当时跟苏联的关系也不好,也没法用苏联的发动机。
: 不过,如果项目坚持下来,不能说商业化,这几本不可能,但是民航领域里各种相关的试验,都可以慢慢做起来。
: ...................
--
FROM 122.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