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马斯克的风光,没看到他的危机。
他的模式是积极激进地推进成熟度还不够的技术,在试错过程中不断改进。
他的模式类似于鲨鱼,不能停,停下来就会死。
在项目的初期,他可以自己花自己的钱,后边再筹钱继续。没有需求,他可以先生成一个需求。
某种程度上,他是可以不怕输地玩一把情怀。有时候,为了让手下不泄气,为了维持公司的信心和对外品牌,他也只能吹牛。
但其实在经历过上次几乎破产的关口以后,他失败的可能性依然不小。
因为不知道以后的试错会是多大的坑,并不是暴露出的所有技术风险都可以通过多爆几次就能解决的。
我其实蛮理解这种的。
类似于我如果财富自由可能会自己做各种新概念飞行器和相关产品玩。
只是我不是打算做商业而已。所以如果我做的话,技术探索可能会更纯粹点。
或者,我也可以以不成为专业人士为目的,以自由的灵魂探索艺术空间。
我相信大家也差不多,如果暴发了,诸位大多不会以享受嘚瑟或者欺压人的权势为乐事,应该会有点精神追求吧?
马斯克属于商业开发的成分比较多,其实在很多方面,他只是潜在可用技术的选择者和实施者,而不是首创者。
这个其实不算贬低他,就当是夸奖他的商业才能吧。毕竟技术的事情,拿几年的抱佛脚和一时聪明拍脑袋,可能还是没法完全取代专业人士多年的经验和知识积累。
不过,即使他失败,即使他不会给兔子共享技术诀窍,他留下的示例中的经验和教训,那也是全人类技术界的宝贵财富,对此我没有丝毫异议。
我只是在论坛里,反对:
1.把对马斯克技术上的赞同,转变为对他个人的无条件崇拜,在有些时候,这个条件可能关乎国家民族立场和利益。行内人士尤其要注意把握好底线。政治确实是现实存在的。
2.以赞同或反对马斯克为出发点,以预设立场来讨论技术性问题。
中国的国家队固然存在僵化和官僚等问题,但其实放世界上看并没那么差。就是发射能力确实落后于spaceX,这也许有一部分可归咎于需求端。
国家队对火箭复用的成本估算确实是有过的,也有好几种回收技术路线的计划。好多年的事情了,但只有部分进展的信息可以看到,似乎离成功还差两三个大步。不过有些看似巨大的差距可能很快就跨过去了,或者说我期许他们能厚积薄发,做到这样。我期待他们那么多专业聪明的头脑,可以有很多睿智的决定。
中国的民营在需求和资金方面都没有马斯克自带的优势,看前景,正如我此前所说,这个市场的需求方看起来还是以(中国)国资为主。我觉得这体系里有些东西似乎还没理顺,弄不好就成了放炮仗融资圈钱循环,失去长期目标。
中国并非没有创新能力,最近多年来中国在很多大大小小的方面都有些根本性的创新。但是,人们头脑里固有的创新能力可能确实有些被抑制了。不然应该更好些。
创新能力被抑制,在很大程度上是现在的商业环境中,互联网等行业巨头以资本玩C2C的模式很发财,所以这就成了造富捷径了。比方在IT这个行业,追着美国走算是常态吧。
还有个问题是技术方向决策者对技术风险和潜力的辨别能力不足,或者有但求无过的心态,积极开拓的动机相对欠缺。
只不过在多数科技树分支既定的情况下,落后的方面先参考别人的事情比较多点也可以理解,等领先了就只能自己多开拓新的点了。对于工程化的事情,先临摹再玩个人风格,也是正常吧。这算是对模仿者部分的开脱吧。
【 在 taotaiji 的大作中提到: 】
: 偶然看到哈佛王my博士在4年前的一次访谈,他从另一个角度谈到中国登月的意义:
: 登月除了xxxx科学的实践,同时也是一个面子工程,对于中国这样的后起发展国家,争取在世界上的一定话语权和话事的能力,是一个效费比巨大的广告宣传,投入几百亿美元的达成的一个全球性宣传,前提是在最近的计划中,比美国早登月
: 这也是为啥美国NASA看见中国登月计划后,立马跟近的原因,当年美国超过第一次送人上太空的苏联,而且是跨越式的超越,直接送人登月,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是相当的震撼
: ...................
--
FROM 125.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