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银行及IWS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全球仍有超三成人口不具备联网能力。建设卫星互联网是解决地球“无互联网”人口数字鸿沟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网络信息地域连续覆盖普惠共享的有效补充。
卫星互联网使用的卫星,其轨道高度有大约在36000公里的高轨道,8000-20000公里的中圆轨道、350-1400公里的低轨道等。卫星互联网以低轨为主,是卫星通信发展高级阶段,具有广覆盖、低延时、宽带化、低成本等特点。而基于卫星通信的互联网,需要通过发射一定数量的卫星形成规模组网,从而辐射全域。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测算,近地轨道卫星总容量约为6万颗,而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各国提交的低轨轨道卫星发射申请超过6万份,全球卫星互联网竞争将趋白热化。由于ITU规定轨道和频段资源获取遵循“先到先得”原则,低轨卫星所主要采用的Ku及Ka通信频段资源也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另外,由于卫星互联网可能带来颠覆性应用,使得这一领域已成为国际上角逐的重要方向之一。
前不久,欧洲议会通过了名为"安全连接计划"的提案,旨在到2027年部署一个欧盟拥有的通信卫星群;日本提出建设一个用于自卫的“卫星集群”系统;俄罗斯一项名为“球体”的多功能卫星系统项目也包含一个由288颗卫星构成的低轨通信星座;韩国政府发布了未来10年建设100颗微小卫星组成的卫星星座计划;今年3月,印度使用GSLV MK3火箭成功发射OneWeb第一代互联网星座的最后36颗卫星,使该星座在轨卫星达到618颗,工作轨道1200公里。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所谓6万颗卫星是扯淡。以500公里轨道为例,轨道球面面积5.95亿平方公里,假设马斯克4.2万颗卫星全部位于500公里轨 ...
--
FROM 124.12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