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卫星领域差几个dB就是代差呀,可不是一句话增大就搞定了的
就拿马应龙这个卫星来说
最简单的部分应该就是为了适配协议做的基站增强了
1.定时器需要适配吧,随机接入、调度那里都要改吧
2.移动性也要适配吧,卫星通信环境用地面的事件比较困难吧,需要适配吧,我去年这里还瞎编了个交底书交了
性能那里,没有HARQ了,直接用地面的自适应调度肯定不靠谱,需要回退吧,那同样的速率就需要更大的SINR,回退好几个dB
频移那里,普通LTE终端处理不了那么大频偏,全靠基站搞定,基站需要分别搞定每个波束的参考点多普勒校正,这个地面根本用不到吧,对卫星难度挺大的
还是频移那里,这种模式没法对每个用户实现精确校正,只能对参考点做校正,那么偏离参考点越远,频移校正的残留频偏就越大,影响SINR吧,波束不能做大,要么单星多波束,要么多星,成本高吧
回来再说你提到的天线增益和发射功率,面向存量手机必须用相控阵天线,星载相控阵增大增益,实现难度更大。增加功率对卫星平台整体要求没准都要升格......
【 在 l5m6G7P4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区别。无非是发射功率大一点,天线增益高一点,使得信号强一点,盖住噪声就行。
--
FROM 114.247.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