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已经说过了,msk发的原图中15%丢包率是iperf测试环境的原因,真实丢包率要小得多
5MHz的LTE的理论物理层速率也只有18.3Mbps,有效带宽17.xMbps
3楼原图最下边倒数第3行是sender log,卫星上iperf server软件按照20Mbps发送UDP数据
最后一行receiver log, 手机iperf客户端收到了17Mbps,17/20计算丢包率得到的15%。
大部分的包在卫星上的以太网交换机就丢了,因为交换机出口的物理链路只有17.xM
只有17.x中的那个0.x是在星地链路中丢掉的。
不改手机,直接用TCP显然也能工作,当然性能会差一些。
如果你把手机操作系统OTA升级也叫做改手机的话那也没问题
【 在 iilxyz 的大作中提到: 】
: 丢包率20%的时候就不要说优化网络协议栈来解决,反向链路早就被堵塞了。
: 不是号称不用修改手机么,这又开始说用喷泉码了?喷泉码主要是用在深空的,低轨卫星的接入和切换问题这里都还没有涉及呢。
--
修改:zzybh FROM 45.142.158.*
FROM 45.14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