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中轨方案在接入能力和延时上都没有优势啊,唯一好处是卫星数量少,如果可重复火箭进展缓慢不能如期研制成功的话用现有火箭就能发射,但是如果中国版猎鹰研制成功中国版星链低轨星座建设完成的话,这个中轨星座不就成了鸡肋了吗,除非在维护费用上有很大的优势才可能有竞争力啊。
陆老师从当年去萨瑞做小卫星开始,差不多30年了,不容易啊。
【 在 jingjm 的大作中提到: 】
: “智慧天网”是清华大学原创提出的中轨泛同步轨道天基网络解决方案,以8颗中轨宽带通信网络卫星为一组,部署在2万公里高度的轨道上,构成覆盖全球的通信星座,并可按需扩展为16星(两组)、32星(四组)等多种覆盖网络。星座建成后,将实现全球无盲点覆盖的个性化宽带网络服务,并可与低轨卫星互联网和高轨卫星互联网共同构建统一的空间天地6G网络,实现全场景、全域下各类用户的接入。
: 2024年5月9日9时43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A/B)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它的通信载荷采用了高频率段的Ka频段,能够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 ...................
--
FROM 76.8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