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底猎鹰9都回收成功了。之前几年很多次正式发射都在尝试回收。
国内商业可回收火箭开发路线图存在很大问题。正确做法是仿效spx,猎鹰9先实现成功入轨,通过打大量商业卫星不断改进火箭设计,与此同时在真实飞行中试验回收一级,而不是搞一个小尺寸试验火箭不断原地上升下降,这种试验和火箭发射过程的工况相差甚远,所取得的数据对于真正的回收用处也不大,数十公里高空的高速反推、姿态控制调整等科目都无法试验,唯一的理由是通过在低技术水平层面不断试验,增加曝光度提高公司估值,可以想象在回收成功前所花时间要远长于猎鹰9号。
【 在 seasat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算是追上2015年的猎鹰9
:
--
FROM 120.2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