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吨的东西大概只能在地球上走个电解水和甲烷化反应的基本原理验证,没多少技术含量,实际中需要提纯(分离)、液化、储存,都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还有静设备液体推进剂储罐、输送管线、换热器(冷凝器,蒸发器)什么的,还有光伏场的建设和运维,都被你自动忽视了吗?你的8吨似乎就是个玩笑。
【我稍微设想下具体的工程问题,补充说吧,不然你觉得有个压缩机用火星空气冷却就能直接液化甲烷了。
或许你以为冰和火星大气可以直接当液态纯水和纯二氧化碳那么用,或许你觉得把甲烷化反应产物再压缩下低温冷却就液化了,但其实每一步都可能存在问题。冰里很可能带固体和可溶的杂质,可能导致堵塞、腐蚀和结垢;CO2大气里的杂质可能使甲烷化反应催化剂失活或者过早老化;甲烷化反应产物如果不能充分干燥,有可能生成甲烷水合物堵塞设备。类似这样的工程问题数不胜数。
电解、反应和液化、储存温度压力的控制也需要额外的资源和设备。电解得维持液态水的状态;甲烷要液化,得冷却到低于其临界温度;甲烷化反应的温度又是另一温度。一般情况下,多数都跟外界环境温度有较大差别。所需的冷热流输送和热交换设备且不说,通常被动隔热的部分也得不少。
】
而且,火星环境下有可能出现设备损坏,任何一个环节坏掉整个计划就破产了。你考虑下这些东西需要运输多久工作多久。
如果是认真考虑本地提取燃料,怎么能不考虑这些问题?其实他们要说用液氧液氢燃料我还稍微能多相信点,毕竟那个制取过程简单多了。
生命维持方面,就算去的人呆一个周期回来,一个周期来回所需的生命维持给养得多少?至少目前在外太空还不能封闭循环的,需要外部给养。
所以,别用文科生的空想来代替实际的工程。也别为了选边帮吹,完全没有常识。不懂工程技术,就别老贩卖自己半懂不懂的说辞来胡扯。
无非是文科生不懂技术被人以技术的名义忽悠,然后自己觉得懂了,觉得是自己喜欢的,接着还要忽悠别人呢。
目前所做的工作,并不能让人认为他们是认真地在推行火星载人之旅,缺的东西太多了,离实际可行还差得很远,他们没意识到吗?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星极地地表有大量冰可以直接开采使用。如果嫌极地太冷,中纬度甚至低纬度地区都已发现大量浅层地下水,火星上的水资源丰富且容易获得,这也是月球根本不具备的。spacex已经选定arcadia平原作为未来备选着陆点,那里水深只有0.3-2.4米。
: 关于设备,spx已经开展了初步研究。共需以下设备:冰挖掘机、电解器、萨巴蒂尔反应器、液化装置、压缩机,实现前述产量的设备总重量8吨。
: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0.*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