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生家庭真是决定了一辈子的命运
你跟他们沟通啊,告诉平等对待你和弟弟,你会如何回报他们,他们如果做不到啥,你也做不到啥。钱也没必要攒着治病吧,你弟拿到财产,就默认他负责治病。你的钱自己享受不好吗。
【 在 sjkofh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
: 虽然我爸妈很疼我
: 奈何他们默认去世后财产都是弟弟的
: ...................
--
FROM 117.129.90.*
那就改成传女不传男,这样男人结婚后就公平了
【 在 goldgirl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结婚后就公平了,因为你公公婆婆的财产都是给你老公继承了,你大姑姐、小姑姐也分不到。这是中国的传统,对谁都是公平的。
--
FROM 117.129.90.*
你认为没用,是因为你定义的有用是改变他们,从而感受到他们更多的爱。实际上只要你改变了,表达过立场,然后贯彻自己的立场,就已经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了结果。你可以真的不带他们玩,不给他们治病,省下时间金钱用在自己的生活上,自己爱自己。不要有无论他们如何对你,你对他们的爱都不会减少的心理,这是小孩时依赖的惯性。成年人之间,对方表明不会对你更好,显然你也不用对他更好,而且还要让他记住。
【 在 sjkofhal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版那个儿子女儿财产平分帖子
: 一堆读过大学的地老都默认要多给儿子 怎么解释他们都不会听的
: 更何况我爸妈了
: ...................
--
FROM 117.129.90.*
因果是环环相扣的。第一步,你说的“想不想”就很难,没有外力很多人都意识不到问题在哪。比如老一辈重男轻女,他们是不想改吗?他们根本不知道重男轻女是错的,有人告诉他,他也理解不了。几十年建立的思想体系,几句话就能推翻吗?有的老人因为偏向儿子,晚年落得儿女都不管,他会反思是重男轻女导致的吗?并不会,他只会觉得儿媳妇没娶好,挑拨离间,女儿结婚后是白眼狼。
m说,人的正确思想是天上掉下来的吗?当然不是。从小到大学到的观念和行为,能反思问题,能放弃几十年依赖生存的模式,还能重新学习、练习、犯错再重来地建立新模式,是极其困难的。还需要安全的环境和良好的人际支持。就像小孩学走路,如果不是家长跟着保护,没等学会就摔死撞死了。成年人放弃几十年依赖的模式,做出彻底的改变,过程同样危险重重。不是上午看一本书一个视频,头脑想法一变,下午生活就不一样了那么简单。
【 在 ilike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大妈很鄙视把自己的无能,怪到别人头上的
: 行为、性格都可以打碎了重塑,没啥不可能,只看想不想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20」
--
FROM 117.129.90.*
恰恰相反,能改变的事情直接去改变就好了,无法改变的才需要抱怨。
【 在 ilike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不公平的,对于改变不了的事情,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20」
--
FROM 117.129.90.*
你弟感觉不到父母的愿望吗,他咋不带去?他不带你也不要带,否则父母过世后心理更不平衡。
你应该从现在起,经常和父母讲,你也知道他们喜欢旅游,可是弟弟继承家产,就只能弟弟带他们去,否则别人会笑话弟弟不孝,你不能陷弟弟于不孝的境地。你父母还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真想旅游自然会和弟弟提要求,没提就是不去也无所谓,或者不麻烦弟弟更重要。你不要配合搞成,弟弟优先,父母第二,你垫底的格局。
【 在 sjkofhal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的
: 我能明显感觉到爸妈见到新鲜事物的开心和激动
: 我觉得我还是会带他们到处去看看
: ...................
--
FROM 117.129.90.*
不抱怨就没有烦恼了吗?你是一个没有烦恼的人吗?
【 在 ilike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抱怨只徒增烦恼,把有限的注意力放在能改变的事情上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20」
--
FROM 117.129.90.*
这叫情感隔离,结果是与自我和他人都缺乏深层次连接,活得虚假麻木。社会驯化是喜欢行尸走肉工具人的,因为任劳任怨,易于管理。
情感隔离的人因为无法面对自己的脆弱和伤痛,也会禁止别人关注脆弱和伤痛。如果这样教育孩子,孩子就会抑郁。抑郁是没被看见的凝固的悲伤。健康人要先拿起,然后再放下,而不是对受伤视而不见。
【 在 ilike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去把注意力放在烦恼上而已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20」
--
FROM 117.129.90.*
你后面想的那些,是把问题理智化。理智化本身是有帮助的,但如果作为回避情绪的手段,就不是高级防御,而还是低级的否认回避。
你以为抱怨的人不会思考你说的这些解决方法吗,只有你知道?抱怨的人比你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伤口,更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感罢了。承认自己不被爱,承认自己因此怨恨,当然很痛苦。承认过去许多事无法挽回,未来许多事无法改变,也让人体会到脆弱无助。但这都是无法回避的人生真相,学会关注自己的感受,把注意力放在负面情绪上,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改变。因为坏的原生家庭,最大问题就是不重视孩子的感受,要求孩子压抑负面情绪,不允许释放攻击性。
你所谓不要抱怨,徒增烦恼,三十岁之后不能再怪原生家庭,这何尝不是继承了原生家庭的驯化,继续自我驯化和驯化别人,打压人的真实感受呢?没有关注就没有爱,你把注意力放在积极的事物上,说明不接纳不关爱脆弱痛苦的那部分自己。
【 在 ilikes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笑死
: 不放注意力,不代表不拿起放下,跟情感隔离没半毛线关系
: 重心不一样
: ...................
--
FROM 117.129.90.*
抱怨能看见自己的情绪,接纳自己的痛苦,指出问题的原因,谴责加害者的罪行。抱怨是面对现实,实事求是,承认自己确实难受。不抱怨只对既得利益者有利,所以社会才会打压抱怨。比如日本当然想阻止我们翻旧账,说抱怨侵华不如中日友好发展经济。但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背叛当时受伤害的自己。
【 在 testcloud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是解决不了/没能力解决的问题 抱怨有什么价值吗?
:
--
FROM 117.12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