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就您举的例子来说,父母和子女双方都希望对方认同我的观点,而不能允许对方和我有不同的观点。
父母觉得小孩子穿纸尿裤太热了,不好,把尿更方便,希望女儿认同这个观点
女儿接受了新的育儿理念,认为父母说的不对,希望父母认同要穿纸尿裤的观点,原话是“请给我们对一些的尊重”
双方如果能做到和而不同,比如,妈妈能够理解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育儿理念,尊重年轻人的理念;如果女儿能够理解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理念,尊重老年人的想法,矛盾就会少很多。
这里的尊重不代表同意,不代表我尊重你把尿的观点就等于我得给我的孩子把尿,而是你可以说纸尿裤热、得把尿,我听见了,也能理解你有这样的想法,并且能理解这个想法的背后是担心,担心小宝宝被热到,是疼爱孩子的表现,我接收这份关爱,并且能给予回应,但我还是会坚持我的理念。这样,可能矛盾会少一些。
但冲突一般都是新账旧账一块算,所以,看似是一个穿不穿纸尿裤的问题,深层次可能是一个要控制,一个反控制,甚至想控制回去,双方是在进行权力的争夺,最典型的父母与子女权力争夺期就是青春期,这也是青春期没有完成的课题留到中年来完成的一个表现。
【 在 chensister1 的大作中提到: 】
: 之前发过34岁、35岁,后来就去相亲、结婚、买房、生子。
: 先生是水木认识的,很可靠、人品很好、做饭很棒、长得也是我的理想型。
: 现在宝宝1岁多了,很可爱,婆婆来帮助照顾,白天我和先生出去上班,晚上我下班先回来带娃、婆婆做晚饭、吃饭、婆婆收拾家务、我给娃洗澡、陪玩、哄睡。先生下班回来,一天结束。
: ...................
--
FROM 39.155.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