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磨山》等六帧(江汉游 2)
画中游——蜕心堂品玩己画笔记·第一仟零七十二篇
江南达者 童山雷
(承上)接着游览东湖。数年前曾随单位活动来过此地,且是印象相当不错;此次旧地重游,盖因荆妻未曾来过耳。而正因当时来此,一切都不消自己操心,也就并未刻意去记那旅行路线,所以本次前来,随缘乘坐公共汽车,居然就到得一个完全陌生的岸滨,再也不见当年一丝一毫的模样。当然这也好:全然如同来到一个新景点呀!而且此时天随人意:雨过霄青,云日晴和,水风柔媚,开阔之湖面绿波微漾,极远之处,方可看到一抹那江城武昌的影子。二人迤逦来到磨山景区,信意观览了一下整体氛围,即沿着湖堤行走。一路碧树拂风,岸花汀草尽皆水灵清艳,观之颇觉赏心悦目。有时也路过纯粹渔民聚居之地,由此体会到,原来这大湖,本应就是这般一个样子。另亦见得一稀奇景象:湖岸一带,那城市钓鱼人之渔竿,竟如长长枪炮般地支架着,或可曰有如老式晾衣竿般的粗大且是更长;而沿岸钓者,如此这般排列成阵,看去声势端称壮观。心中方为初识这“台钓”感到新奇,却不觉已渐至这湖畔的梨园景区一带。恍惚感觉眼前景物,似已渐近先前所见识过者;尚未容再作探究,而妻道是游意已足,不再想去。于是转而乘车离开这湖区,又准备着下一段行程。此平淡之游,于丹青事体,仍有所收获。归后拟得六幅画题:《东湖磨山》、《江汉信存湖山美》、《钓台隔岸是江城》、《沿湖漫步 堪慰我今好心情》、《一隅荒疏 总是苦人居》与《往岁焉知泊哪边?》,依序作来,内中有的还觉称意。因“作画适时手记”里已有具体记载,随附当时心得于此文尾。
画至重游武汉东湖所得题材。预拟六题:《东湖磨山》、《江汉信存湖山美》、《钓台隔岸是江城》、《沿湖漫步 堪慰我今好心情》、《一隅荒疏 总是苦人居》与《往岁焉知泊哪边?》依序而作。其一,取磨山景区之境,表现春日雨霁、湖光山色一派柔丽迷离的景象,阔荡轻飏之感,庶称人意。其二,布今世湖区一角,远近林舍游船,映衬着遥天云朵之下,清晰可见之武昌城内楼群,境界亦称晴柔茫荡。唯此至简景致,生怕其过于空阔,以至于完成后稍稍觉得分寸感拿捏不够。其三当称颇具地方特色:湖畔一带,钓者环列,所携钓具及所用交通用具,已然明示这“时代感”;尤其那钓竿,岂止是“竿”,简直便如长长枪炮般的,一总支架在那厢,径对着隔岸的武汉江城,看去端是令人觉着有趣,也算是具有现世之地方生活情味罢。其四直接会意以吾夫妇二人身为“背包客”漫行于湖畔之情景。画面那水天空阔、春阳明媚之景象与气息,作之使人重沐当时晴光之下,似觉湖天浩渺暖风吹,隐闻波声拍拍鱼唼喋。其五写湖之边隅,渔人村头,舟网闲淡,水域旷阔而接辽天,依旧可见远处城市一角。其所示生计当称富庶耶,贫困耶,抑或苦乐参半耶?皆已非当吾人得能过问知晓,唯存此图以志行兹见闻。其六,却抒发莫辨前次来此究竟在于何处之感怀心境。仍假借吾夫妇二人立于水岸边,放目望去,但见绿树荫外,波光无际而云天澹然,是谓不知当时足迹何处犹能更觅也。此湖之浩瀚气魄,由是亦可见之一斑。诸画作毕,乃有一感受:这湖景真个是不大好表现的,盖因倘非湖岸景致多变,或假以节令天时等诸多外加因素来丰富画面,则这水面本身,终是容易流于一致。试想:昔者那倪云林笔下的太湖,好虽是好,但仅就其个人来说,都已嫌过于相似了些;咱如今,还可能象那般画么……而试图走新路,则又哪得那么顺当。吾每画兹类景致也,总觉离咱心中所欲,尚差了那一分二分。咳,或许,咱艺者,亦只能是在这过程中反复努力尝试了!
2017、4、10-19
附游词二首(中调、小令各一)
黄鹤洞仙·再至东湖
新霁暖凉天,
轻踏薰芬地。
自打当时倚碧莲,
虽偶尔,
却也常回味。
叵耐此重来,
哪可寻前址。
但见波光映白云,
则倏尔,
添得真滋味。
晴偏好
东湖垂柳当春晓,
长堤一带青莎绕。
初阳照,
波光若玉晴偏好。
(总 1102 篇之第 1072 篇)
[敬请关注童山雷微信公众号:jndztsl]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
FROM 106.8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