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人谈艺》连载 72
原创 江南达者 童山雷 2022-07-13 11:14 发表于重庆
图片
为画之人,休论本身热衷与否,只要其艺相对已至佳境,皆不能不涉及己作之“润格”一事。此自古皆然。今之世,情况相对复杂,但基本情形亦相似。别的画者如何,也难知究竟。以己身体会言之,则此事唯当顺其自然而已。早年与现实生活中之画廊打交道,虽也小有获益,但那亏却吃了不少。网事既兴,于此虚拟世界发布展示自家画作,偶有需要标明己作之价的地方,则先是参照先前现实生活中事,从两百元一平尺标起。久无响动。初觉艺术交易本冷清,不以为意。后见其他一些画,哪怕是那般连叫自家发评都没兴趣的,起码也都标的五百,遂亦随之。不想才开始有了买家。后因故与业界之士通话(北京等地闻我之名欲拉我“入编上刊”而找到我电话打来的),彼忽问及这“润格”事。吾据实以告。不料彼竟质问:谁给先生定个“五百一平”这么低的价?倒弄得咱不好回答。试探着回询,彼曰:眼下行情,只要社会以“画家”相视者,再不济,也起码得“两千一平”啊。既权衡于此,由是吾便起标两千。或这也真是较为契合国情罢,于是又遇买者,且是不止一次。而后情形便有点令人为难了。“京师”等方面来电道是要为吾“销售作品”者再三再四,但一般皆是先要交上代理费。吾生中青年时久在“商海边沿”徘徊试水,如何不防此中机窍,自然把住一点:必须事成方付手续费,所付点子乃可随行就市由彼方提。而双方不免又谈及己作价位一事。这时自家多了个心眼,试问:依贵方市场经验与眼光,觉得该值几何?所答居然少则六至八千,多则八千至一万二。虽是确也看见今之“专业圈”大批画作真也就是这价,但己心这点理性还有:自家情况特殊,不该硬去作甚攀比了,纵非是就不可以随之标个中平之价,而一切,还得以实事为准吧。同时也不由暗忖:这倒是自己身居艺圈之外、且处于艺文氛围尤其淡薄之地,不知事情本是如此,或还真个便是今世已趋疯狂?宁心定性,遂依旧回归明达。唔:管它那么多干嘛,自家衣食住行一样不缺,兼之身心健康,“诗情画意”亦不少欠,日子该怎样过,就怎样过吧。还是将自家画艺真打造好,才是“硬道理”。至于己艺之“市场价值”,能在自己有生之年慢慢实现,当然是“锦上添花”的好事;未能怎样,不过是“藏品”仍在己手,该“保值升值”,听之任之。——譬如一般生存无虞之人,还想方设法都不让自己的财物,只以货币的形式存在哩。谈了这么些,归根结蒂仍是休要过分以此为意,一切随缘才好。另,谈艺谈及于此,当然是既不高尚也不高雅;不过,自觉得这又确是一个艺者,尤其是今世的艺者,必须得面对的现实问题。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艺文人士身后之名与其在世功名或浮名皆无关
幼少时,不明何以李绅、令狐楚与吕公著等辈,同为唐宋诗人,其在世时之身份煊赫,竟高于李太白、杜工部与苏东坡等明摆着如文化仙圣一般的人物。依当时之见,好象这拜官封爵,也该是以其文化贡献或才华高低(特别又还是为后世所真正认定者)为准似的。所见之幼稚,自不消说了。孰料当今现实情形之可笑,居然令当时之见可得一崭新注脚。君不见,诸如作协、美协、书协及其他各种与文化艺术甚或科技知识等相关之团伙圈界,莫不尽以职高一级,则便似才艺识技之“声望”皆已压盖过属下;且是这属下中的大批人,也渐渐惯于“在学术上”仰视其上司了。此内中所含,不论是无奈、可哀或竟直接便是劣根奴性,相信读者诸君自有评判,亦不消吾辈在这儿作甚认定。这儿要说的却同样也简单:一切才识技艺之高下精疏,其实哪可能以执之者所任行政职务为评判准则,原本便该是以这才识技艺本身说话,尤其又是,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切的一切,被弄颠倒或至少是弄得不明不白了的,真的已是太多,太多……
此既曰谈艺,便排开别的,还是全凭艺文作品说话。但问题恰在于,艺文作品本身的价值认定——非附加价值,单指其艺术或文学水准自身——确实是需要相当一段时期,这甚至是超过了艺文人士本身存世期的这么一个时段。既如此,艺者在世时,受了诸多因素影响,或反是无关之人评议,必才相对公正。有关,则仰畏者,或有求者,当然也包括与之相亲爱者,多易及于溢美;另怀不同心情之相熟人士,则又会有其各种相应表现,——而除去其间的心怀磊落与识见清明者,往往是最难对艺者既有之些许声名(当此时,即姑且视之为“浮名”罢)予以承认。
进而又有一说。本来,尘世中任何真正不涉“有为而留名”事之人,各有其生活方式,皆属正常。然偏有那既不涉其事、又喜“站立干岸边”纠缠于此说三道四者,则其心理动机,不能不令人有思。人,即使做事,当然也未必成功。但,别人做此类事能感自足便罢,成功与否,毕竟与尔何干。而其如若成功及成功之大与小,则也只可能是以其作品最终为有识之士之认可度为准则。至于要说,这成功必须是以作者在世之日能够享荣爵获实利方才算数,则吾无语矣。只是想来这也十分正常。不然,又何以有“人生观差异”一说哉!
人生在世,一般不过短短数十年,真如白驹过隙,此固不必论矣。而作何面对这数十年时间,欲一己有所作为与否,当然只能是各随其意。这原本没甚对与错之别,说白了,皆是各自之生存选择权利。但可笑的是,还是有那般人,偏偏喜在此等无谓之事上死较高下,——且此仍并非是为事者对不为事者滥加评说、却还是不为事者对为事者以“心执不智”目之。当然,退一步说,人得能于桃源般境地中悠然自得一世,肯定是好。但其亦必须得辛苦劳作以谋生存才行。又,倘是仅将存活于衣食无忧与一无所求状态下的人,便尽以陶渊明视之,亦堪称误甚。五柳先生迥别于同乡芸芸中人者,在于其心志之高洁,尤其是在于能以朴美之诗文,述此高洁之心志连同耳濡目染之一切值得讴歌之物事。彼倘无此为也,不过乃一湮灭于茫茫史海之普通辞官田舍翁而已,又何能令后世之人知晓,且将其类比说事。故尔,归根结蒂,这人似亦还得有作有为,才行。而此“陶渊明式”之作为,自又与以艺文干谒俗世乃至权贵而求眼前区区实利之作为天差地别。对此,相信一切有目者悉可睹、有心者皆能识焉。
回归于本文题旨:艺文之人,即使旷达如陶公辈,最终也是以其实在之作为,在这过往之世,留下清名。此名也,何干“彭泽宰”官阶之大小,唯以其本身品质格调,震摄征服后辈人心。与“物”并提,彼固亦称“虚”;而就其荣誉自身言之,则委是沉沉甸甸、实实在在,又何虚浮之有?
持对立艺术观却又能对对方造诣表示敬重与赏识,艺者得能若此,吾深敬之。盖此一则堪称有胸襟,二来亦属有着所谓“换位思考能力”也。此类情形往往出现于重量级人物间,如古之辛稼轩与姜白石,此两大绝然不同意趣之词家,居然能够互相敬重,往来唱酬;吾读书见此,不由喟叹再三而油然生发敬意。此何来世间酸小文人那般鸡肠鼠肚,又何似俗众所推测之文人必会相轻?彼等深知对方于所循艺路行至斯境亦当不易,以己心己况推及于人,故尔真心相重。然另有一种情形或则是:议他人之艺唯涉皮毛,表面每以套语适度言说,类似善于捏拿分寸,实则是为自家留着去路,如俗话说的“左右都跑得脱”。吾意:此深究其实,要么是不负责任之敷衍,要么,或压根儿便是不知其艺,即使要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俗语之“看山是山——非山——仍山”,固富哲思,又尤其适合于吾辈山水画者。然吾细思之,此虽佳好,但其最末一段,犹未若“是而或非”彼山更宜。盖此“或是或非”之感,更其率性,更其体现艺者一时一境之独特感觉也。观此论者,幸勿直以无谓之诡辩相视。
网络中有擅长摄影之友人与吾言道:希望得能从吾画相对自由之构图中有所汲取。吾思之:摄影与画,于此构图而言,其实还真个不易直接相通。盖摄影必立足于具体空间,纵有万般想法,且是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的时机,说到底,也得通过某一特定之视点将物象纳入;而画,或可通过现场记录,或可仅只将视象印记入脑中,一旦真动笔描绘时,则神意跃出视境之外,尽可自由自在依照物情画理组织场景,于是不受任何具体角度之制约。记得早年自己不懂此理,在南岳衡山之上,居然感叹不大好找画题。其实那便是观念之中,还希冀眼前有个现现成成的画面,在等待着自家径直“摄入”也。
静思己艺何之……
详略意趣求于宾虹、子庄间,皴染技术跃出傅、李两家外,兼谋潘、吴二公之构架造境,更体味寄萍堂神髓与大风堂气势,并旁涉如莲、秋园之纯然逸兴,由此融入一己文魄诗魂,及毕生生命体验,再另假以天然之拙笨手法,而后看看是否可以渐成独立面目。此吾画之终极所觅也,即使觅之无果,死于途中而不憾。
另,以一人之力而欲取众多大师之长,宁非痴人说梦;况其各种优长本身,亦或相互抵牾,虽欲杂揉也决不可能。吾言不过愿置身于此上好气场,受其潜移默化影响而已。画道中君子,得明此意,吾辈乃称幸甚。
绘事,究其实,终当基于感性。固然其内核或多或少亦必含理性之成份,但外壳却断不能是冷冰冰“凛然不可近”,或玄乎乎“左右不得解”的。大约此便为一般为习常所认同的艺术形式,与今之所谓“观念艺术”区别之所在。
观“85美术”三十周年回顾会略感
此事之兴起,首要意义似在于:乃是久锢之心的初醒,个性意识的萌发,不满于数十年来一以贯之的正统腔调而骤然发出的呼嘘呐喊。从温和方面说,自此即开始了“多元化”之探索;更为实质性地看,打这儿起,草泽之间,便有了无数与“官军”对垒的“山寨”——而这并非近乎于现今所谓“山寨版”之意、却倒真有些“替天行道”的意思。
首先须为文人,然后方可言为文人画。民国及前代画者与国朝现今诸多“名家大师”之分野,实在于翰墨作者自身所受文气之熏陶若何。而此“文”之于“墨”也,又岂能阻滞壅塞,当幻化为灵动通脱之气,沛沛乎流行于画作之间,由此感动观众以颐养作者。否则,沃成一股酸腐之冬烘气,更有何样嘉美可言。要之:必须将“艺文”与“性情”这二者同时品透玩深,乃可得趣味盎然之真画。
……………………………
本人谈艺系列长帖之散论部分。此公众号每期视情形依次发布数则。
二十余年间陆续写得,故尔篇幅相对较长。
吾一生所涉艺文事体庞杂。今自度时光金贵,此余生也,唯限致力于中式传统之画、文、诗、书四艺。又忖之,欲将其品透玩深,焉得不立个章法与规矩,或曰须得定下个追求之目标。故尔,在从前所拟翰墨丹青艺事标杆之外,此亦分别将其他三项依序补足。
吾之文事追求
凡有所感,皆立主旨。
涉笔成趣,郁乎文意。
取西法之严密逻辑分析与相对完整句式,得中体之约博宏深及简劲直捷感觉。俗生感遇但能触动心弦,必予捋理构架以成篇章,且是文无定法,任凭意兴发挥。
·精研艺术,细品人生··见悖于当世,遂求诸永恒··人生甚难者:尽历尘世辛苦、洞悉存世悲凉之后,依旧能够兴致勃勃且是诗意地对待生活·
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体验万千风俗人情,乃得万千诗词文句、万千翰墨画图……
江南蜕心堂:原创艺文渊薮……
扫一扫或按一按,关注“童山雷”订阅号
图片
--
FROM 106.8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