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们兄弟姐妹12人一起去看《满江红》,我全程如坐针毡,觉得就是一个剧本杀,无聊得很。如果没有当红实力明星撑着,肯定要中途弃剧。散场后,我问2个00后的弟弟,都说好看,一定会推荐朋友来看。我尝试引导他们,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如果只能二选一推荐给朋友,你会选哪个?他不肯选,说是两个不同的感觉,但是一样都很好。
对于影视剧作品的代际评价分歧,商业性和艺术性评价分歧,似乎也不是如今才有的。这一两个月脑子里一直在盘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这批30+以上的人只能消费原来70后、80后小时候钟爱的影视明星和歌手。我们这批人在批判如今的电视剧除了爱情剧拍不出有深意的东西;我们觉得TVB演员个个能打,基本上如今影视圈只有40+的演员才是会演戏的宝藏演员,新一代流量明星除了“成长型”人设,在专业性上啥也不是。
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疑问,就消费能力而言,明明我们这批人远超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为什么那些导演、编剧、经纪人,不拍迎合我们口味的作品,不推迎合我们审美的演员歌手呢?百思尚未得其解。直到今天,从我妈身上,仿佛得到一丝灵光,就想来跟大家讨论讨论。
春节回家13天了,这期间我妈从早到晚都在听一部有声书。从起床准备早饭,听到晚上给她催眠。今早洗漱的时候,发现怎么内容还是停留在我回来第2天时就在播的话题“女主怀孕了,孩子可能保不住”。好奇问了一句“这么多天了,怎么还在讲怀孕这点事儿”。老妈答曰“对,这个小说有500多章呢”。
之前跟朋友讨论过关于文学创作的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想象力经济是世界上最赚钱的经济。权游,哈利波特,盗墓笔记,指环王,无一不是如此。这些靠想象力构建的帝国,无一不帮他们的作者名利双收,经济效益甚至超过不少建立了商业帝国的人。
对想象力的渴求,或者说是默认的容忍阈值,可能是区分不同代际的巨大区别吧。对我妈而言,13天只纠结一个“怀孕”的问题,并没什么不妥,。她本身就没期待有什么意想不到的东西,他们喜欢的,或许就是他们最熟悉的,最不需要知识和认知门槛的“社会伦理”话题。反而如今当红的“爽剧”他要跟不上节奏。我的准作家朋友如果写面向50+群体的小说,也许就不用像现在这样要这么大的阅读量做贮备,不用像现在这样对故事架构和叙事结构反复推敲,不用像现在这么纠结了。
另外一极,跟着小侄子看“讲解版植物大战僵尸”,语速基本是1.3倍速播放的感觉,词汇量尤其是网络流行词汇出现密度惊人,思路也是毫无道理可循的东打一枪西打一棒。小侄子7虚岁,是最讨人嫌的年纪,但是只要给他看这个节目他能聚精会神地在那儿坐一个下午,进入自己地“入定”境界。我是真的很好奇,吸引他的,到底是植物大战僵尸呢,还是这个主播的天马行空和高密度输出呢?这个密度属于我听着觉得相当聒噪的程度,或许是我的理性思维习惯,使我已然跟不上处理那些信息导致的。
这样对比来看,我似乎理解了一点,为什么年龄越大,越被“传媒性商业”抛弃,因为我们正是那群,从想象力高需求,转向对理性和逻辑高需求的人。而,想象力是赚钱的经济,不是理性和逻辑。所以,即便我们的消费能力看似更强,传媒市场也不会试图主要从我们口袋里赚钱了,难伺候,还是一个需求的夕阳群体。。。。。。。。
伴随着我们对想象力的需求越来越淡薄,我们喜欢的那些演员、歌手,也许过不了多久,就无法在市场上赚到钱了。我是歌手,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哥哥,我是演员,也许是已是他们在公众银幕上最后的变现了。而未来,我们去消费谁呢?我们的娱乐需求该如何填充呢?这会不会就是,年纪越长,越能欣赏中国古典艺术形式的一个主要原因呢?资本不再为我们服务,产业不再为我们服务,当我们成为被抛弃的一批人,唯有自娱自乐,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至空虚,不至于虚妄处放肆。
--
FROM 117.14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