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ddessCheng程女神
我们常提的“处女座”,其实是占星意义上的星座,在我国天文学术语中,它的正式译名为“室女座”。所以,如果想当然的,将处女座同古希腊神话里的三大处女神联系到一起,那就大错特错了。
?
?
室女者,乃未出闺门之女也。由此可见,“处女”在这里指未婚女子的意思,当然,也有着字面上的处女隐喻。可惜,这仅仅出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殷切思念罢了,因为处女座的起源传说,实则是个少女“坠落”的故事。而后,星河流转,辗转团圆,四季更迭也被古希腊人赋予了悲欢合散的意义。
?
宙斯的第四任妻子是他的二姐德墨忒尔。作为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主神之一,德墨忒尔司掌谷物和大地丰饶,被奉为农业之神。她与宙斯育有一女,名为珀耳塞福涅。
珀耳塞福涅从小同母亲德墨忒尔生活在一起。虽说并不像其他兄弟姐妹般拥有固定的神界身份,但少女无邪,因貌美,也引来阿波罗、阿瑞斯等各路“大猪蹄子”的追求,为此,德墨忒尔把她养进深林。
然而,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德墨忒尔怕是怎么也没想到,我把你当兄弟,你却想做我女婿?!是的,女儿的“意中人”是她家大哥,那一天,他在一个她顾及不到的情况下出现,带着满脸虬髯,脚踏黑马战车强掳走她女儿——
这日,珀耳塞福涅和宁芙仙女们(在《荷马史诗》中是与雅典娜、阿尔忒弥斯结伴)到林间草地去摘花,被一株从未见过的漂亮水仙(Asphodel)吸引。当她伸手正要碰时,大地突然裂开——不见盖世英雄,从裂缝中冲出来的是个高大魁梧、胡子黢黑的老家伙;也没有七彩祥云,驾着的是一辆由四匹乌黑大马拉着的战车;更别提娶她了,反倒扛起来就撤……他便是冥王哈迪斯,因爱慕外甥女珀耳塞福涅而设下此诡计掳走了她。
Asphodel,常被译为水仙。《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魔药课上,斯内普教授对哈利提的第一个问题就是:“What would I get if I added powdered root of asphodel to an infusion of wormwood(如果我把水仙根粉末加入艾草浸液会得到什么)?”
图片
但关于水仙的翻译,比较常见的还是Narcissus,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纳西索斯,那位爱上自己水中倒影而溺亡的美少年。而Asphodel,只是一种形状上类似水仙的花罢了,据说它长在亡灵渡河后需经过的一片广阔的灰色平原上,有着优美的斑纹花瓣。
图片
珀耳塞福涅显然不知,就这样被哈迪斯带入冥界。
图片
19世纪英国画家沃尔特·克莱恩《珀耳塞福涅的命运》
另一边,德墨忒尔顺着珀耳塞福涅的呼救声赶来,可大地上早已无珀耳塞福涅的身影。
愤怒的德墨忒尔先去找小棉袄她爹求助,但在抢婚风潮盛行且“合理”的时代,宙斯作为主战力,显然没道理管,又或者说,这是被他默许了的。就像安东尼·弗朗索瓦·卡勒特在《德墨忒尔向宙斯寻求帮助》中所表现的,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宙斯身旁另有佳人在,所以干脆地把手一摊,不出力。
图片
18世纪法国画家安东尼·弗朗索瓦·卡勒特《德墨忒尔向宙斯寻求帮助》
德墨忒尔满心悲伤,开始四处寻找女儿,不再履行神职。这一撂挑子可不得了,大地万物渐渐一片荒芜,民间苦不聊生,也就没多余的收成可以供奉了,众神不安起来。不得已,宙斯这才站出来“和稀泥”,跟哈迪斯协议放了珀耳塞福涅,并派神使赫尔墨斯前去迎接。
就出手抢过这么一回人还要还回去,丢面子不说,想来也是不甘心的。于是哈迪斯诡计暗生,塞给珀耳塞福涅一个石榴——只要吃过冥界的食物就是冥界的人了,不能长时间离开冥界。珀耳塞福涅不知这一规定,于是,吃下去的那几颗石榴粒令她有一半多的时间可以回到母亲德墨忒尔的身边,继续做无忧少女,剩下的几个月则必须留在冥界,作为冥王之妻。
古希腊神话中,原本由宙斯同第二位妻子忒弥斯所生的时序三女神掌管季节,分别象征春、夏、秋三季。现在,珀耳塞福涅被掳,随着德墨忒尔心境的变化,出现了冬季。
珀耳塞福涅自冥界回归,预示冬去春来,每当这时德墨忒尔都会满怀欣喜,大地万物也渐渐绿意盎然,呈现一片生机勃勃之势;珀耳塞福涅不得不留在冥界的几个月,则意味着冬季将至,德墨忒尔的消沉令大地万物随之萧条沉寂……周而复始,四季开始轮回,珀耳塞福涅从此也有了一个更为人所知的名称——冥后。
为安抚德墨忒尔,宙斯把珀耳塞福涅未出嫁时的模样升上天空,形成了处女座。而珀耳塞福涅的别称科莱(Kore),在希腊语中正是“少女”之意。
图片
这段故事,同许多古希腊神话经典一样,成为后世西方艺术家们津津乐道的创作主题。像巴洛克时代,贝尼尼、鲁本斯、伦勃朗这三位大师级艺术家就都曾创作过相关作品。
图片
17世纪意大利雕塑大师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哈迪斯掳走珀耳塞福涅》
图片
17世纪荷兰绘画巨匠伦勃朗·哈尔曼松·凡·莱因《掠夺珀耳塞福涅》
图片
17世纪佛兰德斯杰出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劫掠珀耳塞福涅》
彼时正逢欧洲强权扩张,纷纷通过掠夺海外殖民地以快速累积巨富,因而在欧洲人看来,凭实力“放火打劫”没什么不对,甚至可以说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所以这时期的三位艺术家,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表现掳掠的瞬间。特别是贝尼尼那件极具肉感的大理石雕塑作品,传神地再现了冥王哈迪斯强势下的力量与少女珀耳塞福涅娇柔中的无助。正是它的完成,让当时年仅24岁的贝尼尼坐稳神坛,名动全罗马。
再之后的艺术家,则更偏爱表现后续情节。如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罗塞蒂家族那位诗画双才的艺术家,他的画作《珀耳塞福涅》便是以被掳到冥界后的珀耳塞福涅作为原型。
图片
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珀耳塞福涅》(1874)
图片
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代表画家但丁·加百利·罗塞蒂《珀耳塞福涅》(1878)
据说罗塞蒂晚年对这一主题十分热衷,先后创作了8幅作品,但现存不全。而这也是少有的以珀耳塞福涅单独形象出镜的创作。那个露出鲜红籽粒的裂口石榴,那扇流淌着光明的方口小窗,无声展露了珀耳塞福涅内心的犹疑与挣扎,本是哈迪斯剃头挑子一头热的单向奔(强)赴(拐),在这一刻变得模糊起来。
石榴果,一个并不陌生的物象,因颜色红火、内里籽多,在东西方文化中常被视作平安吉祥、繁荣丰产和姻缘美满、多子多福的佳兆,也有复活与希望的寓意。追溯到古希腊文化,石榴是赋予竞技胜利者的荣誉花环上最初的包含物之一,也是神殿立柱、祭祀礼器上常见的装饰物,冥王哈迪斯、天后赫拉以及爱与美之神阿佛洛狄忒都跟石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哈迪斯的石榴,既是一道终身无解的婚嫁契约,也隐喻着吃下石榴粒的珀耳塞福涅,此时已“身怀六甲”。
所以,德墨忒尔这位当妈的就算心里再怎么不情愿,至少表面上,到了约定的日子也得认命撒手,放女儿回夫家团聚。
从这一情节中不难看出处女座的一些特质:
纠结——处女座没有什么赌徒心、冒险梦,偏爱的也是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生活,容易被计划外的因素打乱节奏,过度思考而自困,哈迪斯和他给出的石榴便是珀耳塞福涅一成不变的平静日常中的意料之外,甚至再后来,珀耳塞福涅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存在。
谨慎——处女座喜欢可控,掌控又以了解为前提,所以好奇,却也谨慎,珀耳塞福涅吃了石榴,但只有几粒,留下回旋的余地。
双重性——处女座的极端在于断崖式的激变,可能是态度上的忽冷忽热,也可能是行事上的内外双标,就好像体内有两个真身,试图在极致的对立与冲突中找到平衡,对应了珀耳塞福涅拥有着作为女儿和作为妻子的双重身份,阳和阴的双重生活,以及生产、保护生命和带走、审判生命的双重使命,而这一切,都源于命运的跌落急转。
还有边界感——处女座处世习惯保持“安全距离”,在相熟与陌生、在意与无感之间有着明显划线,永远只对自己忠诚,就像珀耳塞福涅游走于人间与冥界,又哪边都不真正属于。
然而若从整体来看的话,珀耳塞福涅与其说是主角,倒似乎……更像个背景板般的存在。前有哈迪斯“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众目睽睽之下强抢民女”,后有德墨忒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珀耳塞福涅呢,被掳、被寻、被救, 被动技能(大雾) DeBuff三重叠加,所以,处女座是一个相当被动的星座。这种被动,不止体现在行动上,更反应在精神上。
心理学家荣格将德墨忒尔与珀耳塞福涅作为了母女关系的原型,亲密而依存,却又互相吞噬着对方的独立性。在这里,母与女同时向上和向下延展了女性的意识。
德墨忒尔无意识的爱欲将珀耳塞福涅塑造为一个永恒的春日少女,一个在母亲世界里天真无邪的少女,她为此无私奉献。宙斯的不可靠令她“寄居”于女儿身上,失去女儿便没有了任何形式的意义,并借由顽固的坚持,迫使神明赋予她占有女儿的权利。
而珀耳塞福涅,则很大程度上成了母亲的附属品,对母亲的认同和顺从使她忽略自我,变成天真,以致当哈迪斯突然靠近时只会无助求救。但同时,这种近乎瘫痪的能动性之下她又在无意识地反抗着母亲,于是,那个“完美的”“听妈妈的话的”少女“死去”,半强制半顺势地开始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天赋与才能,触发并觉醒了冥后一面——这也是处女座复杂而现实性的一面,以自我保护为前提。跨越这道坎儿,处女座才得以前进。
跟罗塞蒂同一时期的另一位英国著名画家莱顿,便是从赫尔墨斯奉命自冥界接回珀耳塞福涅的片段中汲取灵感,创作了《珀耳塞福涅的归来》,表现这对母女得以相见的瞬间。
图片
19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画派代表弗雷德里克·莱顿《珀耳塞福涅的归来》
关于“抢婚”,如果将金牛座起源中宙斯劫夺欧罗巴的故事视为“聘礼”意识的产生,代表携财物来迎娶开始渐渐取代单纯的暴力抢妻,那么,珀耳塞福涅往返于冥界与母亲身边,则寓意婚姻的秩序感,也象征了外嫁女与娘家之间牢固且不可断开的牵绊,“回娘家”的习俗便由此确立下来。
而母女两人的相会周期,不仅是农作物新一轮生长周期的开始,也意味着死亡与生命的延续。处女座便降临在谷物成熟、秋收季伊始之际。
在狮子座的个性夸耀之后,意识开始向个人转化。丰收时节的忙碌赋予了处女座天生的谦卑心态与服务精神,愿意为自己在意的和觉得有需要的人、事尽心奉献,并享受其中。同时,外界的认可是处女座最好的催化剂,“我有用”和“我被需要”的心理也是处女座逃脱不开的依赖。他们傲着,也脆着,虚荣着,又自卑着,任劳着,但……绝不任怨。
处女座可以闷声付出,却不是轻易吃闷亏的主儿。丰收之余的挑挑拣拣“赏”给处女座另一项“天赋”——挑毛病,所以分析力与鉴赏力是处女座的长处,同步被放大的,还有处女座的强迫症与掌控欲。在瑕疵挑衅、原则冲突面前,处女座这位“新嫁娘”肯定是先炸毛的那个。试想,一个妙龄少女嫁给了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大叔,那还不得像公主一样,挑挑这儿,嫌弃嫌弃那儿……不过冥王还是很爱这位新娘子的,“冥后”这个称号也是珀耳塞福涅自身表现赢得的尊称,所以说,处女座的挑毛病,并不能对事件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不过拉仇恨的,是跟自己较劲成瘾就罢了,还十二分认真地“劝诫”他人……这也是处女座时常不愿放权的主要原因,交代给别人不放心能做得比自己还好,再加上有点儿排他,所以重要的事情一定亲力亲为,占据主导者一方。
有意思的是,仰望星空,处女座在天文上所对应的室女座,实际是春季的代表星座。它的角宿一,那颗位于麦穗位置的亮星,同狮子座的五帝座一、牧夫座的大角星,构成著名的春季大三角。
这就意味着在秋冬季的夜晚它会消逝到地平线之下,那时,便是珀耳塞福涅被哈迪斯接走,带去冥界生活的日子。
图片
春季大三角
图片
珀耳塞福涅被掳是同处女座关系最为紧密的一个传说,除此之外,在另一个代表原型——阿斯翠亚身上,则突出反映着处女座行事准则中的秩序性。
阿斯翠亚是古希腊神话中早期的正义女神,通常被认为是群星之神阿斯特赖俄斯与曙光女神厄俄斯的女儿。
据说,最初的世界处于辉煌的黄金时代,人类善良单纯、安逸幸福,不用劳动也可以衣食无忧。当奥林匹斯神族战胜提坦神族,世界进入白银时代,季节逐渐分明,人类学会了劳作以抵御寒冷。这之后,青铜时代降临,开始出现战争、灾害,虽然还是虔诚地信仰天神并祷告,但是人类持续堕落,天神们抛弃人类纷纷回到天上。众神之中,只有阿斯翠亚并未对人类感到灰心。
可人类越来越变本加厉,一直到混乱无情的黑铁时代,人类贪婪无厌、背信弃义、彼此残杀,世界祸乱横行……阿斯翠亚怅然地回到天庭,最后献身,化作处女座,成为对黑铁时代不曾拥有的,纯真时光的追忆。而她手中的秤,形成了天秤座。
图片
阿斯翠亚雕像
落于爱幻想的双鱼座对宫的处女座,骨子里也天然地带着一些“理想”基因。渴望将杂乱无章的世界变得井然有序是处女座的关键特征,一切行事都是围绕这一目标而严格要求的。说他们注重秩序、逻辑、价值也好,说他们洁癖、龟毛、完美主义也罢,其实只为将这一目标具体化。不管别人怎么看,处女座的理想主义是愉悦自己,所以时常有一种在“外人”看来无法理解的执拗。但同样很现实,不会过度冒进,因为清楚自己的能力与定位。
鉴于阿斯翠亚只是拿着秤,而天秤座才是秤本身,公平公正的标准在处女座的意识里就更偏主观,在于能力、努力能否被公平衡量,并被公正对待,与审判、社会没有关系,这一点跟天秤座的工具化有很大的不同。
图片
艺术形象上,处女座常被塑造成一位手持麦穗的少女。她有着天使的翅膀,这在十二星座里是独一份,因而像纯真、完美这类十分抽象的概念,处女座看来却是特别实在的追求目标,是他们得以不断向上发展的动力。那株垂向大地的麦穗,则结合着经验的田野与智慧的果实,成就他们的潜力。
图片
弗拉姆斯蒂德星图中的处女座
图片
赫维留星图中的处女座
就如特蕾莎修女(处女座)的名言,“沉默的果实是祈祷,祈祷的果实是信仰,信仰的果实是仁爱,仁爱的果实是服务,服务的果实是和平”,处女座的心理驱动力是服务,是去改善和解决问题,以无限接近他们心目中的纯粹和完美。
只是,若这份驱动力发挥失当,就不难造成处女座那为人熟知的闷骚且拧巴的性格了。
--
FROM 36.11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