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团队抓住百亿分之一几率观测到的宇宙奇观其实来自俄废弃火箭的反光?
majer @ 2021.10.14 , 07:08 下午
去年,一支天文学家团队惊人地宣称,说他们捕捉到了有史以来最遥远的宇宙射线大爆发——名为GN-z11的星系中的伽马射线爆发。但是那道闪光--据说是来自已知的最遥远的星系--有一个更平凡的解释。两项新研究指出,那应该是一枚翻滚的、已报废的俄罗斯火箭的反射光,恰好在正确的时间进入了镜头的视野。
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的伽玛射线暴专家D. Alexander Kann评论说:"最后,我认为那纯属巧合。"他没有参与其中任何一项研究。
伽玛射线暴是宇宙中最强大的能量迸发现象。它们发生在巨大的恒星死亡并坍缩成黑洞的时刻,或者中子星等紧凑物体并入黑洞的时候。尽管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但把望远镜对准某个特定的星系时,看到这一现象的几率则非常之小。
因此,当北京大学的天文学家Linhua Jiang 和 同事声称——利用夏威夷W.M.凯克天文台的数据——发现来自GN-z11的爆发时,就更加令人惊讶了,这个星系的诞生可追溯到大爆炸后仅仅4.2亿年后。事实上,该团队本身在2020年12月报告说,捕捉到这样一个爆发的几率是100亿分之一。
这一几率,在哥本哈根大学的天文学家 Charles Steinhardt 听起来就是个flag。"你开始问,"他说,"有没有其它更可能的来源?"
人类在地球轨道上发射并留下了大量的物体,包括卫星、火箭助推器,甚至还有在太空行走中丢失的螺丝刀。多达50万个大于1厘米的金属碎片在我们头上高速飞来飞去。
魏兹曼科学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Eran Ofek曾发表过对这一现象的独立分析,他估计阳光在这些碎片上反射的闪光可能是整个夜空中每小时多达1万次的闪光的原因。他说,绝大多数是肉眼看不见的,但对于天文观测站来说,它们是可以辨别的。
鉴于这种潜在的光污染,Steinhardt和合作者前天发表在《自然 天文学》上的一项新研究中计算出,在随机的望远镜图像中发现碎片闪光的可能性在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之间。这似乎比伽马射线爆发的百亿分之一的可能性更大。如果你必须在这两个答案中选一个,是的,它们都不太可能,但是其中一个的可能性要大几百万倍。"
但是在声称的GN-z11闪光发生时,凯克天文台望远镜的路径上是否有任何已知的碎片?Adam Mickiewicz大学的天文学家Michal Michalowski和同事很快就找到了符合要求的东西:俄罗斯在2015年发射的质子火箭的废弃助推器(前天刊登在《自然·天文学》的另一篇论文)。这个物体在凯克的视野范围内通过。对他来说,这个案子已经基本结束了。要么这是一个我们从未见过的非凡发现,要么就是某些每天出现成千上万次的东西。
但是《自然·天文学》杂志也发表了Jiang团队的反驳,他们并没有承认失败。他们检查表明,靠近地球的明亮实体模仿伽马射线暴的几率是1万亿分之一,甚至更少。
"如果有这么多备用的碎片产生瞬态闪光,人们会在数据中看到很多巧合。但我们的报告里,没有一个人看到过与已知物体(如星系)重叠的卫星闪光。”
通过使用CalSky.com,一个用于确定天空中物体位置的网络工具,Jiang的团队认为在观测时,俄罗斯火箭实际上是在凯克的视野之外。不幸的是,该网站后来关闭了,这意味着没有人能够证实这一分析,Michalowski说,他的团队使用了四个不同的夜空模拟程序,每个程序都显示火箭在望远镜的视野范围内经过。
其他科学家也对数据提出异议。没有参与任何论文的安达卢西亚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天文学家Christina Thone说,这些数据很弱,而且有噪音,缺乏代表不同元素存在的光的明显特征。
Jiang将糟糕的数据质量归因于极端距离。为了寻求佐证,他在其他天文台的档案中搜索,看看当时是否有对这块特定的天空进行训练的望远镜,但没有发现任何东西。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distant-cosmic-explosion-was-actually-russian-space-junk-new-studies-argue
打赏
赞一个 (7)
PREV : 2700年前的大便揭示 铁器时代的欧洲人就对蓝奶酪和啤酒喜爱有加
NEXT : 听说过模拟禁食饮食FMD吗?
[ 上 ] [ 下 ]
帝國主義 @ 2021-10-14 19:44:405050900
太空垃圾太多,這可能是100年后的財富密碼。大家記好。
[举报]OO [128] XX [7] 吐槽 [1]
x @ 2021-10-14 20:04:115050915
哈哈 要是江林华同学当时找隔壁搞空间碎片监测的随便问问 说不定能发两篇nature
[举报]OO [54] XX [4] 吐槽 [0]
depo @ 2021-10-14 20:07:195050916
存在可证伪就是科学
[举报]OO [58] XX [3] 吐槽 [0]
Robot @ 2021-10-14 21:03:085050955
又是一个隔壁微波炉的故事么?
[举报]OO [22] XX [0] 吐槽 [0]
Longer @ 2021-10-15 01:20:095051123
祖国科研水平越来越高了,开心
[举报]OO [20] XX [29] 吐槽 [2]
原版时辰 @ 2021-10-15 09:14:385051236
这就是为啥哈勃这种太空望远镜和月基望远镜这么重要了
[举报]OO [17] XX [0] 吐槽 [0]
Fourcks_NL @ 2021-10-15 09:25:385051247
太空垃圾越来越多,最后可能会成为一个膜一样的存在,把所有试图进入外空间设备撞个稀烂增加太空垃圾数量。人类会被自己锁在地球。
[举报]OO [15] XX [2] 吐槽 [0]
eggggg @ 2021-10-15 10:02:085051287
星链牛鼻
[举报]OO [2] XX [5] 吐槽 [0]
乔治.佛洛依德 @ 2021-10-15 11:19:155051349
日常黑苏
[举报]OO [2] XX [5] 吐槽 [0]
starving @ 2021-10-15 15:19:335051590
发现可能为100亿分之一,模仿几率是1万亿分之一,从这语气我推断该团队首脑百分之100亿是石神千空
[举报]OO [5] XX [1] 吐槽 [0]
bayman @ 2021-10-15 15:29:495051613
100亿分之一。
这一几率,在哥本哈根大学的天文学家 Charles Steinhardt 听起来就是个flag
[举报]OO [6] XX [0] 吐槽 [0]
斐斯太洛溪 @ 2021-10-15 16:47:255051722
这有几个标准差了?
[举报]OO [0] XX [0] 吐槽 [0]
XING1 @ 2021-10-15 18:03:055051775
百亿分之一不可能被观测到吧
[举报]OO [0] XX [0] 吐槽 [0]
hhh @ 2021-10-16 00:27:375052081
是不是故意的?
[举报]OO [0] XX [0] 吐槽 [0]
--
FROM 171.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