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简单 就是不同高度、方位角的几十颗星按照某个顺序拍一个遍 这样每颗星都有理论位置和望远镜真实位置两个量 然后通过算法把这些改正量在全天方向插值 输入mount的控制软件 这样在跟踪的时候 mount就会根据不同的位置自动修正ra dec 提高跟踪精度
【 在 miller (人在旅途)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解释一下指向模型不?稍微搜了一下,大型望远镜要做这个,似乎和业余爱好者关系不大啊。
: 【 在 AB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真正做观测的话 不只是mount本身 还有镜筒的重力弯沉 热胀冷缩等 都会影响跟踪精度 所以如果想在成像上push to the limit 一年起码要做两次指向模型
: : --
--
FROM 159.22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