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汽车后服(AutoService)|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下页
|
尾页
|
1/2
|
转到
主题:关于轮间限滑
楼主
|
lixin7895123
|
2014-04-13 22:06:38
|
展开
为什么很多非城市SUV的四驱车型都没有机械的轮间限滑?很贵吗?
普拉多也不是全有,有的车型只有电子刹车辅助。
不就是把开放式差速器换成伊顿差速器吗?哈弗H5加个锁也没几千啊?
是定位问题?成本问题?还是技术问题?
--
FROM 166.111.64.*
2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3 23:17:58
|
展开
但是电子限滑的实现效果差异很大啊,有的就能过交叉轴,有的就是渣渣,既然实现效果不好,为什么不装伊顿差速器呢
而且现在一辆车动不动就三五十万,相比起来伊顿差速器的成本应该比例不大啊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轮间限滑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机械差速锁、托森差速器、伊顿差速器、电子限滑差速器等等
: 除了机械差速锁,后三种限滑差速器技术都不需要驾驶员干预,而托森差速器成本最高,电子限滑差速器成本最低——直接利用原有开放式差速器和ESP系统,增加几个传感器,修改控制算法,即可以实现限滑
: 电子限滑差速器在越野场合表现还不错,最终著名的就是三菱的M-ASTC
: ...................
--
FROM 123.126.50.*
4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08:56:28
|
展开
thx very much!
不过还是不太能理解,一个伊顿差速锁成本也就四千,两个锁再加各种成本方方面面加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是个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明可以用少量成本增加获得很好的效果提升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电子限滑,有实力的厂家可以自己搞,不用受制于人,而且电子限滑采用开放式差速器,机械部分与非电子限滑的一模一样
: 伊顿差速器需要采购,成本肯定高啊
:
--
FROM 166.111.64.*
7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09:14:49
|
展开
哦,原来还有这个原因,那应该是因为这个了
【 在 kobelj 的大作中提到: 】
: 起来一辆车也就加价两万,就按加价三万算,对于一辆普拉多、XC60的价格根本不是个
: 事,效果又比电子限滑的效果好,何必为了不受制于人而自己开发电子限滑呢,明明可以
: 用少量成本增加获得很好的效果提升
: ...................
--
FROM 166.111.64.*
21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14:45:44
|
展开
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难道真是控制算法的区别?是软件的区别?是码农的区别?
如果没有硬件差异,那通过刷机更新算法岂不是能使二三十万的车也具有过交叉轴的能力?
那就是说不是车企不能做到,而是不愿意做到?是定位问题?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奔驰的4MATIC、宝马的xDrive(不含X6)、三菱的M-ASTC,都是靠电子限滑差速器来实现轮间限滑
: 原理都一样——传感器检测轮速、方向盘转角、横向加速度等等信息,ECU软件控制限滑介入,利用ABS制动独立车轮——应该是控制算法决定限滑效果
:
--
FROM 166.111.64.*
22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14:46:36
|
展开
一直搞不明白这个问题,电子限滑效果差异真的很大
【 在 woodguy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偶尔烂路的suv,不带任何机械锁的电子式限滑差速是最安全经济实用的选择。
: 但不理解的是,奔驰g系的电子限滑,一把锁都不锁,轻松过交叉轴,开放轮的打滑很轻微,而大部分不带机械锁,20万左右的suv,包括神车,过交叉轴时那个难看费力。
: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么大的差异?都像g系那样,大部分民用四驱完全不需要机械锁了啊
--
FROM 166.111.64.*
24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15:05:43
|
展开
http://www.autohome.com.cn/tech/201103/170764-2.html
可是在这个测试里,2.7的和4.0非VX NAVI车型的普拉多都是只有电子限滑,但是前者用低速四驱也过不去对角滑轮,后者低速四驱能过去啊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真的交叉轴G不锁是过不去的,但G的悬挂行程比普通车要长得多,其他车形成交叉轴的地形,G系四轮都能抓地,当然轻松过去
: 真的上了对角开放滑轮的架子,不锁两把锁是绝对没戏的
--
FROM 166.111.64.*
33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15:32:13
|
展开
那不就high了,奥迪能做到别家肯定也能做到,那以后但凡是个带中央差速锁的全时四驱不是都能过交叉轴了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奥迪的Q5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款Q5无法通过带坡交叉轴测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zOTI5Njcy.html
),后来改进了设计,新款8AT的Q5就没什么问题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zMDMyODYw.html
,还是带坡滚轮那种比较严格的测试)
:
--
FROM 166.111.64.*
34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15:33:02
|
展开
不对,中央差速锁是不是也不必须了,电子限滑秒全家?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奥迪的Q5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款Q5无法通过带坡交叉轴测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zOTI5Njcy.html
),后来改进了设计,新款8AT的Q5就没什么问题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zMDMyODYw.html
,还是带坡滚轮那种比较严格的测试)
:
--
FROM 166.111.64.*
38楼
|
lixin7895123
|
2014-04-14 15:40:17
|
展开
效果不好,可以改进软件嘛
电子限滑是万金油吗?以后是个车都能通过电子限滑过对角滑轮?
【 在 frankrick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看法,三菱帕杰罗的M-ASTC限滑效果最好,大众途观的效果最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yNTY2MDc2.html
)
:
--
FROM 166.111.64.*
下页
|
尾页
|
1/2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