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CTCC今年至少俩俱乐部车队用新飞度
你这人真是令人捉急,知之为知之,请教个问题上来就我得冠军的时候怎么怎么样,再问几句细的就开始说相声……
【 在 zero4 (Super7 (ss))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吧 觉得没支持就没支持吧
: 现在弄得我也觉得5050大法好了 以后大家配重记得往车头和 车尾加啊
--
FROM 42.120.75.*
我挺想看看一个全面的拐弯轮胎受力分析图的,回头搜搜看
我不同意的不是质量是否集中的问题,我觉得转动惯量根本不用拿来说事儿,如果质量集中是大家追求的目标,那么也不是为了追求减小转动惯量,但是我还没仔细画过图考虑,我也很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想错了不过zero4的所有回答都没能解答我的疑问,基本上就是乌云密布要下雨,所以雨伞是圆的这么个套路……
ps刚搜了一下f1的weight distribution, fia给了标准值The standardised distribution of 45.5-46.7 percent front, 53.3-54.5 rear
【 在 puzzy (H3D~pbook) 的大作中提到: 】
: 唉?我觉着zero4 的主要观点就是跑车为啥尽量做成MR的观点吧。 也是改装尽量要做到的。
: 质量尽可能都堆到重心去。如果有可能,重心尽量靠前后2轮中间
: 车辆拐弯的原理是前后2轮胎偏滑角造成橡胶扭曲,扭矩差造成的旋转力矩。相同的力矩下,相同的车长度,车子质量多集中在中心,比质量集中在两头更容易转向。
: ...................
--
FROM 42.120.75.*
我主要是想搞清楚车子怎么拐弯的
@cybereagle来分析分析?
【 在 gaosencc (高森|凹凸贞洁党) 的大作中提到: 】
: zero的观点无误,但重量集中跟50:50并不矛盾,他举了很多例子想要证明50:50是徒劳的,这些例子也恰巧支撑了重量分布有时刻意不做成50:50的好处。但是,依然无法反驳50:50在特定条件下的必要性,特别是对fr车型而言。eamon主要是对这方面存有疑义。事实上,对于zero4驾驶
: 现在需要有人解释一下50:50的运用场合,以及它不适用的场合(关于不适用,我想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
: 另外nismo gtr lmp1的配重,似乎还没有消息表明是极端性的前9后1吧?毕竟这车后轮还有俩电机,实际上绝不仅仅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ff。
: ...................
--
FROM 42.120.75.*
转动惯量相比惯性力要小太多了啊我的疑问是
转动惯量和惯性力又不是一码事
【 在 NikkorNOCT (野猪囧大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样尺寸同样重量,质量集中的转动惯量显然要小啊……所以这不是一回事儿么其实
--
FROM 42.120.75.*
严格说不是转动惯量,是客服转动惯量的虚拟力
这玩意跟惯性力是一码事吗,我有点糊涂了
总之,转弯时速度越快半径约小转弯加速度也就更大,惯性力也就更大
同样车辆旋转的角速度也就越大,这个转动惯性力也就越大这没问题
接下来的话题就超出中学范围了我就想不清楚了:这俩玩意儿在数学上是一个东西吗
【 在 NikkorNOCT (野猪囧大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是一码事,量纲都不一样……
: 但是极坐标系下的惯性力难道不是和转动惯量成正比吗……
--
FROM 42.120.75.*
呃我想明白了,傻×你说得很对,我的确错了
转动惯量就是变成极坐标
【 在 NikkorNOCT (野猪囧大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当然不是一码事,量纲都不一样……
: 但是极坐标系下的惯性力难道不是和转动惯量成正比吗……
--
FROM 42.120.75.*
我一时脑抽筋没转过弯来
【 在 NikkorNOCT (野猪囧大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道不是向心加速度=角加速度×半径吗……
: 以及你到底是想说啥啊……车越轻直线加速度就越大,转动惯量越小角加速度就更大,这俩某种意义上是一码事儿吧……
--
FROM 42.120.75.*
质量和转动惯量
动量和角动量
侧向加速度和角速度变化率
惯性力和克服转动惯量的虚拟力
这些都是一码事
我太弱了
【 在 puzzy (H3D~pbook) 的大作中提到: 】
: 咳咳。。。。。我只有初中水平。。。你是在说质量做直线运动和转动的情况,算起来都差不多的意思么?
--
FROM 42.120.75.*
不是,我纯粹是脑抽抽没想明白
【 在 NikkorNOCT (野猪囧大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过确实50/50和质量集中没啥相关性……所以你和zero4其实根本就在说同一件事吧……
--
FROM 42.120.75.*
我是发现电流都是复变函数
【 在 NikkorNOCT (野猪囧大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话说我第一次隐约感到物理的美就是中学时候突然发现直角坐标系和极坐标系的基本运动公式都长得几乎一模一样……
--
FROM 42.12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