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社区手机版
首页
|版面-汽车后服(AutoService)|
新版wap站已上线
返回
首页
|
上页
|
3/3
|
转到
主题:熊猫改赛车和熊猫杯是咋回事?
179楼
|
leemaverick
|
2013-04-03 21:30:52
|
展开
恩,这种离合寿命很短呢,而且路上开让人很崩溃嘿嘿。
传几个照片,3到6 puck。
【 在 puzzy 的大作中提到: 】
: 提醒我了。我查查去
: 飞轮没换
:
--
修改:leemaverick FROM 24.131.123.*
FROM 24.131.123.*
185楼
|
leemaverick
|
2013-04-04 00:06:44
|
展开
重量小是一个方面。
另一个方面是接触面积小,所以很容易一下就连接上,不打滑。前面p叔说的应该就是这个了,要不就是分开要不一下就接上了,没有像full face离合因为面积大到所以从分开到完全不打滑连接那种中间缓冲连接的过程。
我觉得我好像没解释好。。。
【 在 NikkorNOC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看起来摩擦面积很小,到底是啥原理呢……单纯只是为了小转动惯量么
--
FROM 24.131.123.*
187楼
|
leemaverick
|
2013-04-04 00:23:04
|
展开
我的理解是因为力是一样大的(来自pressure plate),面积小单位面积的pressure就更强了所以抓住的那一下抓得更稳。
当然加上接触地方这种puck clutch用的摩擦材料不同。普通的clutch不用这么强材料因为有时候需要打滑。
我觉得你想的是反的,因为跟轮胎情况不同的是,离合连接上以后就不会打滑了,不是考虑需要克服多少摩擦力来避免打滑;离合的问题是从不接触到接触的过程,接触的那一刹那单位面积pressure更大就立刻grab了。
我还是没解释清楚,让我想想怎么写啊。
【 在 NikkorNOC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呢。。。按说接触面积小才容易打滑吧,类似窄胎和宽胎的情况。。
--
FROM 24.131.123.*
188楼
|
leemaverick
|
2013-04-04 00:25:25
|
展开
你想的是两个面已经接触以后再发生打滑的情况,确实是接触面积越大越不容易打滑;另一个情况是从不接触到接触,接触面积越小越容易连接上同步。
我表达能力太差了。。。
【 在 NikkorNOC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啥呢。。。按说接触面积小才容易打滑吧,类似窄胎和宽胎的情况。。
--
FROM 24.131.123.*
194楼
|
leemaverick
|
2013-04-04 03:32:08
|
展开
是不是可以理解成从踩下离合(飞轮转,离合不转,分离)到放开立刻(飞轮离合结合同速度转)这个过程,puck的这种离合因为接触面积小所以需要克服的阻力更小?
摩擦力这个其实很复杂啊。我觉得是很微观的东西,微观的凹凸起决定作用。本身puck离合摩擦系数更大,加上压强也更大,摩擦力我觉得也更大。克服飞轮和离合的相对运动更容易。
不知道说得对不对。
【 在 NikkorNOCT 的大作中提到: 】
: 唔,你的意思是压强大,材料摩擦系数大,所以打滑到结合的中间部分斜率更大,于是可以更快结合么?
--
FROM 69.161.253.*
210楼
|
leemaverick
|
2013-04-04 08:54:44
|
展开
不是齿轮呢。是靠飞轮和离合之间摩擦力让这两个东西转速一样。
【 在 eamo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意思是离合相当于齿轮?我找个离合片的图看看。。。
--
FROM 24.131.123.*
首页
|
上页
|
3/3
|
转到
选择讨论区
首页
|
分区
|
热推
BYR-Team
©
2010.
KBS Dev-Team
©
2011
登录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