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哪位兄弟了解菲翔这个车?菲亚特的双离合会不会和大众一样有问
RT
看到干式双离合心惊胆战,知道的兄弟给说说呗。
--
FROM 118.212.192.*
目前看吧,干式双离合就是不靠谱,而不靠谱在于动力中断。
控制肯定有失效的时候,或者说是失误。如果是单离合器,那么可以再重复一次,或者修正一下,很快就挂上挡,一般感觉不出来换挡有什么问题,并且,单离合器的控制逻辑要简单多了。
而双离合器,不可以同时挂挡(A挡位和B挡位的齿轮或同步器同时啮合,两个离合器也同时结合),同时挂挡,变速箱或离合器就废了,所以,在失效或失误的时候,离合器保持空挡——这也是该系统最优的故障安全方案。
我倒是觉得现在双离合控制方案做的是不是有明显缺陷,就是两组没有主从之分。如果1挡3挡5挡和倒挡分一组,这组有优先级,另一组看这组的脸色,是不是就解决问题了。@touba
--
FROM 111.194.229.*
机械结构做一个互斥锁也不行么?机械小白,瞎说,还请指教。
具体到菲亚特的双离合,有大牛能给指出是否存在大众dsg那样的过热引起的死亡闪烁?网上查到菲翔的双离合似乎在国外有应用过几年了,有出现大面积的故障报告吗,有明白的兄弟也给说说啊。
【 在 zhongyuemin (爸的A515妈的X1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看吧,干式双离合就是不靠谱,而不靠谱在于动力中断。
: 控制肯定有失效的时候,或者说是失误。如果是单离合器,那么可以再重复一次,或者修正一下,很快就挂上挡,一般感觉不出来换挡有什么问题,并且,单离合器的控制逻辑要简单多了。
: 而双离合器,不可以同时挂挡(A挡位和B挡位的齿轮或同步器同时啮合,两个离合器也同时结合),同时挂挡,变速箱或离合器就废了,所以,在失效或失误的时候,离合器保持空挡——这也是该系统最优的故障安全方案。
: ...................
--
FROM 118.212.192.*
菲翔貌似本地化的零件并不多。大众的DSG最主要集中在国产化的零件上。听说菲翔这个车的动力性能很强,办公室有两个人准备入手这车,上周他们去试了。
【 在 yziz (ziz) 的大作中提到: 】
: RT
: 看到干式双离合心惊胆战,知道的兄弟给说说呗。
--
FROM 175.1.19.*
好吧,明天去4s看看。
不得不服大众的号召力,生生毁了双离合的声誉。
【 在 Red8 (I love Vapor) 的大作中提到: 】
: 菲翔貌似本地化的零件并不多。大众的DSG最主要集中在国产化的零件上。听说菲翔这个车的动力性能很强,办公室有两个人准备入手这车,上周他们去试了。
--
FROM 111.193.213.*
单离合器的控制,可以认为是AMT么?控制是简单了,但动力中断没有解决。AMT也基本上解决不了动力中断,除了DTI的控制方法。
干式双离合器过热会将信息传递给TCU,进而进入跛行模式(limp-home),动力传递受限。而受国内路况、干式离合器的摩擦材料和油特性,过热几乎无法避免。
还有就是硼结晶问题,由于过热环境下,干式离合器的摩擦材料与变速器油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的,同样会被传感器测量到转速的偏差,进而判断出是否出现故障,是否进入跛行。
在么有发动机扭矩的情况下的换挡,在换挡过程中可以出现同时挂档(Poweroff-upshift,也就是自动变速器松油门升档)。
【 在 zhongyuem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目前看吧,干式双离合就是不靠谱,而不靠谱在于动力中断。
: 控制肯定有失效的时候,或者说是失误。如果是单离合器,那么可以再重复一次,或者修正一下,很快就挂上挡,一般感觉不出来换挡有什么问题,并且,单离合器的控制逻辑要简单多了。
: 而双离合器,不可以同时挂挡(A挡位和B挡位的齿轮或同步器同时啮合,两个离合器也同时结合),同时挂挡,变速箱或离合器就废了,所以,在失效或失误的时候,离合器保持空挡——这也是该系统最优的故障安全方案。
: ...................
--
FROM 124.237.183.*
干式离合器,不应该接触到变速器油吧。
【 在 cq20981919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离合器的控制,可以认为是AMT么?控制是简单了,但动力中断没有解决。AMT也基本上解决不了动力中断,除了DTI的控制方法。
: 干式双离合器过热会将信息传递给TCU,进而进入跛行模式(limp-home),动力传递受限。而受国内路况、干式离合器的摩擦材料和油特性,过热几乎无法避免。
: 还有就是硼结晶问题,由于过热环境下,干式离合器的摩擦材料与变速器油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的,同样会被传感器测量到转速的偏差,进而判断出是否出现故障,是否进入跛行。
: ...................
--
FROM 114.249.37.*
请百度 硼结晶问题
【 在 zhongyuemin 的大作中提到: 】
: 干式离合器,不应该接触到变速器油吧。
--
FROM 124.237.183.*
这么麻烦啊。要不还是液力变矩器吧。为啥现在都不爱用液力变矩器了呢?
【 在 cq20981919 (qqcq)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离合器的控制,可以认为是AMT么?控制是简单了,但动力中断没有解决。AMT也基本上解决不了动力中断,除了DTI的控制方法。
: 干式双离合器过热会将信息传递给TCU,进而进入跛行模式(limp-home),动力传递受限。而受国内路况、干式离合器的摩擦材料和油特性,过热几乎无法避免。
: 还有就是硼结晶问题,由于过热环境下,干式离合器的摩擦材料与变速器油产生化学反应引起的,同样会被传感器测量到转速的偏差,进而判断出是否出现故障,是否进入跛行。
: ...................
--
FROM 125.42.120.*
说不上是不爱用液力变矩器,AT目前来说绝大多数仍然是以使用液力变矩器为主。
简单说下DCT产生的背景。
想当初,在6AT还是国外保密技术的时候,几大主要变速器厂商爱信、哥特拉克、采埃孚、Jatco、摩比斯以及自己生产变速器的大众、本田等在6AT的升级产品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国际市场美国是AT为主、欧洲是MT、日本是CVT。市场决定了大众、哥特拉克等AMT、MT上的坚持,美国三大以及爱信坚持走AT,也就是8AT。
大众在他的300Nm区间内选择了DCT,一种可以说是两个AMT的自动变速器,而爱信成功的研发出8AT搭载在雷克萨斯上。
8AT的油耗和舒适性以及高扭矩(一般可达到900NM)要好于DCT。DCT毕竟销售不过10年,仅仅在500Nm湿式下获得成功,这也是为什么欧洲主要厂商的高档车除了布加迪威龙都是MT、AMT、AT了,扭矩不够啊。
目前只是市场上DCT比较火罢了,AT仍然是自动变速器的主流,液力变矩器也不是没人用。
【 在 upndow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么麻烦啊。要不还是液力变矩器吧。为啥现在都不爱用液力变矩器了呢?
:
--
FROM 27.18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