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是设计差,而是很多时候都没设计没匹配。有也是只走走过场,大部分件都是装上去就用了。少部分系统比较复杂的,可能会做一些耐久测试,但做得也不够。
2)零部件整合到整车上之后,失效分析做得太少太少太少。。。。。。做得也太假太假太假。。。。从我的经验看,很多零件的失效都是应用问题,而非零件质量问题。(比如传感器线束还能有大批被抻断、或者进水等非常低级的问题)
3)对全球采购的(大)零件,成本没优势,只能死命压一些(小)件的成本,别人不敢用的供应商,咱就敢用。
结果是,对国内自主品牌来说,零件的失效率到200ppm水平,质量工程师就爽死了,认为不用管了,很多件都是在2000ppm左右。(日本两田的要求基本上是10 ~ 20ppm)。
上次我看到一个主流的自主品牌,质量目标是,千车修车率为150还是200,我忘了具体值,震惊至死。
【 在 diruoy (雨天)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因为用料差,还是设计差?
--
修改:what FROM 113.204.36.*
FROM 113.20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