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玩意其实很麻烦,比如前几年F1改规则为了减小轮胎摩擦力,让厂商故意加花纹,而且那些花纹不是用来排水的是特意为了减小接触面积来减小摩擦力。但是那些胎配方跟光头胎是一样的,所以哪怕有那花纹,其实还是slick。 是不是翻译成光头我觉得就讲不清楚啦。
R compound/semi slick这些胎,用的材料跟光头胎已经很接近了,但是为了街道合法化,所以要加排水槽花纹,而且treadwear有一定要求,一般是在60-100,所以轮胎配方还是没有slick那么软那么粘,因为为了满足要求让轮胎更耐磨一点做了些改进.有人总结了一下这些胎包括Toyo R888, Brigestonee RE55S, Nitto NT01, Pirelli Corsa, Dunlop DZ03G, Yokohama A050等等。
再下面就是EXTREME SUMMER PERFORMANCE TYRES,这些胎最近出的几款其实很牛逼了,比早些年的semi slick其实还要牛逼,而且更耐磨更适合街上开。treadwear一般是160-220之间。一些例子包括 Kumho KU36, Toyo R1R, Nitto NT05, Bridgestone RE11, Falken RT615, Yokohama AD08, Yokohama A13等等.
这几年轮胎技术进步很大,纯粹看是不是光的,或者只看材料叫成热熔半热熔,好像都不太行了。要综合起来看。
【 在 KevinHeart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full slick 就是全光啦?
: 我一直以为全光只是胎纹而已,原来材料也有区别
:
--
FROM 24.1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