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写流言终结者的人就是猪头,根本就不懂汽车是怎么刹车的
另外,怠速和带档节气门关闭这两种情况比较,带档刹车时助力大一些,但差别不是太大。哪位搞这方面的大侠拿个数据来看看,就比较明晰了。
【 在 BikeTrial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人家的结论也没大错。
: 急刹车只要踩到底,踩出ABS后,空档和带着档刹车效果是一样的,原文里说的7cm的差别应该就是从开始制动到踩出ABS的这段很短的时间造成的。
: 最关键是,带档刹车是个负反馈,只要车还在动,发动机就还在转,刹车助力就还有。空档刹车,万一(虽然很低概率)发动机熄火了,一两脚之后制动助力就没了。这属于特殊情况,所以流言终结者未予考虑。
: ...................
--
FROM 210.13.84.130
欧洲的驾车教材是离合一起踩的
--
FROM 125.34.41.*
这种情况一脚刹车踩到熄火,比同时离合刹车熄火的可能性大的多。
【 在 BikeTrialer (我只有一句话)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人家的结论也没大错。
: 急刹车只要踩到底,踩出ABS后,空档和带着档刹车效果是一样的,原文里说的7cm的差别应该就是从开始制动到踩出ABS的这段很短的时间造成的。
: 最关键是,带档刹车是个负反馈,只要车还在动,发动机就还在转,刹车助力就还有。空档刹车,万一(虽然很低概率)发动机熄火了,一两脚之后制动助力就没了。这属于特殊情况,所以流言终结者未予考虑。
: ...................
--
FROM 27.17.123.*
不容易,我有一次时速10公里急刹车还是先刹后离的,车是嘎吱一下就停了,也没熄火
如果是速度很高的时候,从急刹到停车好几秒呢,足够考虑要不要并线要不要换挡要不要离合的问题了
【 在 Quan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情况一脚刹车踩到熄火,比同时离合刹车熄火的可能性大的多。
:
--
FROM 114.243.202.*
有没有单向阀?
助力泵可以自己保持一定的真空吧。
【 在 TATRA 的大作中提到: 】
: 集成在刹车总泵上的真空助力泵真没有单独的气罐,至少现在绝大多数车没有
:
--
FROM 114.252.153.*
单向阀那是一定要有的,一般就装在连接进气歧管和真空助力器的那根管子当中
【 在 zhongyuemin (爸的A515妈的X1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单向阀?
: 助力泵可以自己保持一定的真空吧。
--
FROM 221.222.125.*
那就是说,第一脚刹车的助力跟进气歧管的真空度没什么关系了?
【 在 TATRA 的大作中提到: 】
: 单向阀那是一定要有的,一般就装在连接进气歧管和真空助力器的那根管子当中
:
:
--
FROM 114.252.153.*
请问是欧洲哪过的?
我刚拿了法国的驾照,不管是交规教材还是教练从来没这么说过。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欧洲的驾车教材是离合一起踩的
--
FROM 194.250.98.*
老大,DFCO的时候map能比怠速(关空调)低多少?我印象中是要低一些,大概能有十来kpa的差异.怠速时候的真空度也已足够抱死了吧,再低用处貌似也不大
不过考虑到开空调map上升较多,另外踩下离合器后不排除意外熄火的情形,再有考虑到如果在高原环境大气压力下降严重,不踩似乎要更可信赖一点.
对了,记得ADAC有过相关的测试,最后建议离合刹车同时踩.具体细节忘了
【 在 TATRA (托托) 的大作中提到: 】
: 集成在刹车总泵上的真空助力泵真没有单独的气罐,至少现在绝大多数车没有
--
FROM 90.210.88.*
刹车力度大小跟刹车踏板踩的深度直接相关,跟真空助力间接相关.因为刹车踏板跟制动总泵活塞机械连接,活塞压缩刹车油产生制动压力。而真空助力只不过帮助驾驶员踩下刹车,所以真空助力不足的时候,会感觉刹车偏硬。刹车偏软产生的原因是刹车盘过度磨损,跟真空助力无关。
车托之家的解释毫无说服力,但是好奇的是他的试验结果,有点费解。我的理解是发动机制动肯定是有效果的,问题是发动机块熄火时会往前冲,原因是发动机管理系统会有一个防熄火程序,在快熄火时会多喷油。由此导致了总的刹车距离差不多。但是因为这个防熄火程序,他的介入(突然的加速度)会使得可能的碰撞更加猛烈,所以对安全不利。所以最好的办法依然时尽量挂挡刹车(技术好的可以用降档刹车,前提是对自己有足够信心),快熄火时踩离合。
另外,法国的驾校在下面说法是统一的(朋友在巴黎附近5,6个驾校学车讨论结果):绝对不能空档行车和制动,否则路考必挂(拐弯时一档可半离合,二档抖动时必须降到一档);城市行车时,遇红灯降到二档刹车到发动机抖动,踩离合到停,不需要挂一档。
--
修改:moliye FROM 194.250.98.*
FROM 194.25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