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1日《反垄断法》正式实施后,一场围绕分网并网的暗战展开了。
“早就应该修改了”,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再次对《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了质疑。
与苏晖站在同一战线的还有500家曾集体上书的经销商,他们也提出要求对《办法》进行改善。在《反垄断法》出台后,“苏晖们”再次向理财周报记者强调了《办法》与有关垄断协议、市场支配地位、经营者集中等反垄断精神有悖。
分并网难题
“由于2005年实施《办法》缺乏细则,导致国外公司通过将国产车和进口车并网销售,加大了对销售网络的控制。合资企业内中方在销售上话语权缺失,现在有必要进行完善。”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司长王琴华此前曾在公开场合承认了《办法》的不足之处。
《办法》中争议的核心是品牌授权和进口汽车、国产汽车并网销售。“正是由于并网销售,直接导致了许多合资企业内中方对销售渠道的失控,”苏晖毫不忌讳地向记者指出,“并网销售之后,外方可以低成本快速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销售网络,同时由于外方一直在产品、技术以及零部件采购上有所控制,在获得销售权后,就完全控制进口车,甚至是合资品牌销售的各个环节,不符合市场竞争规则。”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在合资车企层面,分网和并网的问题与跨国公司的多品牌战略不无关系。从品牌上来讲,很多汽车公司都是按不同品牌搭建不同的销售渠道,将原来混在同一渠道的各品牌各自提炼出来,或者将引进的新品牌单建销售渠道,以强化品牌概念。如上海通用旗下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和萨博四大品牌,在销售网络上,早前别克的单一销售网络已经分化为四个销售渠道,并分别赋予其不同的品牌使命。与上海通用相比,大众品牌的分网销售则是出于两个合资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
目前,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奥迪、东风雪铁龙和北京奔驰等的经销店都已经出现并网销售的现象。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进口雪铁龙C4、C5目前就在东风雪铁龙4S店并网销售,另外4S店还可以接受C6订单。东风雪铁龙华东商务代表处商务经理李晓峰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进口雪铁龙和东风雪铁龙的并网,不仅提高雪铁龙在国内的整体品牌形象,并且能够促进东风雪铁龙国产车的销售。”另外,在上海通用、一汽大众奥迪和北京奔驰等的展厅里,也是国产车和进口车一起卖的。
“实际情况是,正在实施的《办法》,在并网销售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业内专家谢卫列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2006、2007两年,进口车以平均每年高达20%以上的速度增长,但预期中的价格下降却并没有出现,消费者并没有享受到WTO之后关税下调的优惠,因为定价权等都在厂家手中。”
分并网冲动
有质疑分并网的,也有忙着分并网的。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一汽红旗就在谋划并网奔腾。“红旗与奔腾的销售并网计划正在积极的推进过程中,最快可能会在一两个星期后宣布合并结果。”一汽轿车的消息人士透露。
在红旗和奔腾销售并网之后,一汽轿车公司(000800.SZ)的战略框架也将进行相应调整,其旗下一汽红旗汽车销售公司将所有子公司变成孙公司,成为一汽轿车销售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该公司此前只负责奔腾品牌的销售工作。
这种销售网络变化的模式并非一汽首创。早在2005年初,奇瑞的销售网络在大规模扩张后,并没有呈现出一个秩序井然的景象。相反,当渠道迅速铺开时,经销商队伍却一片混乱。当时新任的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于是就大刀阔斧地对奇瑞的销售网络进行了改革,他将QQ、风云、旗云、东方之子和瑞虎几大品牌分别交给不同的经销商,并让他们互为代理。
“我们首先要让经销商赚钱。这种分网销售的模式,意在大家各取所长,你卖这个车有经验就卖这个车,大家分开,这样价格战就不打了,经销商很快就赚了钱,用户感觉实惠了。”李峰向记者解释了当时建立分网销售模式的初衷。
“其实分网还是并网都无所谓,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现在很多地方的网络在做整合,也有重新分开的。发展是硬道理,让经销商赚钱,让市场去发展,让产品满意度提高,这才是唯一的标准。”李峰表示。
《反垄断法》实施了,只是游戏规则发生了细微变化而已。
--
FROM 221.21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