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Fri Dec 12 18:18:50 2008) 提到:
我说测试都很好
实际上不禁撞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他说
有很结实的日本车。
不是很同意我的观点
呵呵
☆─────────────────────────────────────☆
jackcode (jack is back) 于 (Fri Dec 12 21:04:14 2008) 提到:
没有开过
没有撞过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nightfog (不能说的秘密) 于 (Fri Dec 12 23:49:20 2008) 提到:
不用讨论,晚饭路过凤凰城的时候看到一个帕萨特追了一个civic
帕萨特前面有一个10cm的凹陷,civic后备箱进去一个至少40cm的大坑,后备箱算是彻底废了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Toldman (百度有啊) 于 (Fri Dec 12 23:52:46 2008) 提到:
记得当时实习的时候某工程师说德系车的车身板厚7mm+,日系车7mm-
【 在 nightfog (不能说的秘密)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讨论,晚饭路过凤凰城的时候看到一个帕萨特追了一个civic
: 帕萨特前面有一个10cm的凹陷,civic后备箱进去一个至少40cm的大坑,后备箱算是彻底废了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00:01:07 2008) 提到:
7mm只有中重卡上才用啊
【 在 Toldman (百度有啊)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当时实习的时候某工程师说德系车的车身板厚7mm+,日系车7mm-
☆─────────────────────────────────────☆
Toldman (百度有啊) 于 (Sat Dec 13 00:02:38 2008) 提到:
嗯嗯,受教了~~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7mm只有中重卡上才用啊
☆─────────────────────────────────────☆
carter1984 (carter1984) 于 (Sat Dec 13 00:22:52 2008) 提到:
BMW和Benz确实是非常经撞的
但帕萨特君威与雅阁凯美瑞这类相比,在低速时(30公里以下),前者确实更耐撞些,主要是前保险杠的设计思路不太一样,但B6已经有向后者靠拢的趋势,我想主要是考虑到行人保护的因素吧
高速时(50公里以上),没有明显证据证明两者谁更耐撞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zihanking (子涵) 于 (Sat Dec 13 02:42:49 2008) 提到:
就知道会有日本车拖儿
【 在 carter1984 (carter1984) 的大作中提到: 】
: BMW和Benz确实是非常经撞的
: 但帕萨特君威与雅阁凯美瑞这类相比,在低速时(30公里以下),前者确实更耐撞些,主要是前保险杠的设计思路不太一样,但B6已经有向后者靠拢的趋势,我想主要是考虑到行人保护的因素吧
: 高速时(50公里以上),没有明显证据证明两者谁更耐撞
☆─────────────────────────────────────☆
handsomex (潇潇细雨) 于 (Sat Dec 13 05:49:45 2008) 提到:
mid-size vs compact size.
拜托好歹用jetta vs civic或者passat vs accord才讨论好么。
【 在 nightfog (不能说的秘密)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讨论,晚饭路过凤凰城的时候看到一个帕萨特追了一个civic
: 帕萨特前面有一个10cm的凹陷,civic后备箱进去一个至少40cm的大坑,后备箱算是彻底废了
☆─────────────────────────────────────☆
JonBarry (被挂牌出售) 于 (Sat Dec 13 09:49:30 2008) 提到:
同意。而且反正国内不管日本欧洲的车型,合资后生产的车是两回事。上海通用要求用钢材的硬度远比日产丰田要求的还低,但奇瑞准备出口的那几个新项目的钢材比上述都要高很多,因为他们要满足欧美法规么。在中国么,我觉得都差不多。
【 在 handsomex (潇潇细雨) 的大作中提到: 】
: mid-size vs compact size.
: 拜托好歹用jetta vs civic或者passat vs accord才讨论好么。
☆─────────────────────────────────────☆
JonBarry (被挂牌出售) 于 (Sat Dec 13 09:54:43 2008) 提到:
恩,低速的时候欧美车都要考虑行人保护的。高速的话,和保险杠本身的刚度关系就不是那么大了。低速主要要满足吸能保护发动机,满足行人保护。还有就是设计时本身给的变形空间大不大,如果很小的话,只能选择更大强度的超强钢,低速碰撞的时候变形看起来就还好。如果设计空间大,钢材软些,同样满足要求,就是看来撞的烂些。
【 在 carter1984 (carter1984) 的大作中提到: 】
: BMW和Benz确实是非常经撞的
: 但帕萨特君威与雅阁凯美瑞这类相比,在低速时(30公里以下),前者确实更耐撞些,主要是前保险杠的设计思路不太一样,但B6已经有向后者靠拢的趋势,我想主要是考虑到行人保护的因素吧
: 高速时(50公里以上),没有明显证据证明两者谁更耐撞
☆─────────────────────────────────────☆
nightfog (不能说的秘密) 于 (Sat Dec 13 10:55:28 2008) 提到:
没办法,要是专门找这俩撞的话恐怕你得出钱了。
咱是赶上啥撞就说啥
【 在 handsomex (潇潇细雨) 的大作中提到: 】
: mid-size vs compact size.
: 拜托好歹用jetta vs civic或者passat vs accord才讨论好么。
☆─────────────────────────────────────☆
Hold (厚德载物) 于 (Sat Dec 13 11:23:38 2008) 提到:
jetta和civic不是一个年代的车,要比也应该是速腾 vs civic比较合适,价格也差不多
【 在 handsomex (潇潇细雨) 的大作中提到: 】
: mid-size vs compact size.
: 拜托好歹用jetta vs civic或者passat vs accord才讨论好么。
☆─────────────────────────────────────☆
wjouqd (lost in peking) 于 (Sat Dec 13 11:28:33 2008) 提到:
前天开会跟老板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以前是做车体设计的,说曾经把欧美日的车解体比较过,实际上钢板厚度没有差别,测试结果也大同小异。偶不是纯技术人员,辩不过他。慢慢的也相信日系车其实没那么脆弱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guoqi (一天一点爱恋) 于 (Sat Dec 13 11:38:37 2008) 提到: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日本人多,再好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60公里的。我们在冲绳的,一条贯穿全岛的
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限速60。日本崇尚节能,路上跑的多数是1.0以下的小排量
车。所以按照这样的理念设计出来的车肯定是皮薄的,安全测试的碰撞速度肯定是
低速的,而且更注重对行人的保护。 因此按这种理念设计出来的车是符合日本国情的。
而按照这样的理念设计出来的车,在中国使用的话,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xahuer (摩杰座) 于 (Sat Dec 13 11:46:24 2008) 提到:
re,中卡上多数都是6+5,重卡是8+5,个别牵引头8+5+5(局部)
我说的是车架,车身远没那么厚。。。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7mm只有中重卡上才用啊
☆─────────────────────────────────────☆
bobofei (bobo|勇敢一点) 于 (Sat Dec 13 11:49:11 2008) 提到:
为啥安全测试碰撞就是低速的?
难道这个碰撞也考虑国情?
【 在 guoqi (一天一点爱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日本人多,再好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60公里的。我们在冲绳的,一条贯穿全岛的
: 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限速60。日本崇尚节能,路上跑的多数是1.0以下的小排量
: ...................
☆─────────────────────────────────────☆
what (休息一会) 于 (Sat Dec 13 12:00:24 2008) 提到:
日本0.6L及以下的汽车保有量>250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三分一。
考虑到有这么多的大排量商用车,这个占有率简直是难以想象。
【 在 guoqi (一天一点爱恋)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日本人多,再好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60公里的。我们在冲绳的,一条贯穿全岛的
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限速60。日本崇尚节能,路上跑的多数是1.0以下的小排量
车。所以按照这样的理念设计出来的车肯定是皮薄的,安全测试的碰撞速度肯定是
低速的,而且更注重对行人的保护。 因此按这种理念设计出来的车是符合日本国情的。
而按照这样的理念设计出来的车,在中国使用的话,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Heston (Neo) 于 (Sat Dec 13 12:32:01 2008) 提到:
扯,日本为美国市场设计、在美国制造的车哪?
难道傻到按日本国内的路况设计?
【 在 guoqi (一天一点爱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日本人多,再好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60公里的。我们在冲绳的,一条贯穿全岛的
: 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限速60。日本崇尚节能,路上跑的多数是1.0以下的小排量
: ...................
☆─────────────────────────────────────☆
what (休息一会) 于 (Sat Dec 13 12:59:45 2008) 提到:
日本的车在美国其实挺受欢迎,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即便是三大汽车巨头,也不得不经常拿日本车做benchmark。我们要多思考别人的长处,毕竟,每个买车的人都有他的理由,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日本车?总不能说买车的人傻吧?
拿前几天的例子来说,某厂家拿威驰来做对比测评,主要针对动力系统这边,发现这个车好象各子系统也不怎么样啊,蓄电池用最小的,发动机噪音在几辆测评车里最大,驾驶性细节最差,机舱内布置也不美观,操控性也差不多最差,覆盖件也差不多最薄。(另外的对比车有三个,排量差不多,价格都比威驰便宜)
但是,坐到车里,正常驾驶,在各方面你却挑不出什么特别的毛病。坐起来舒服,离合刹车档位都挺好使,怠速震动最小,开起来还省油省心,车内噪音也小,不怎么出小毛病。也许这些就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吧。
【 在 Heston (Neo) 的大作中提到: 】
扯,日本为美国市场设计、在美国制造的车哪?
难道傻到按日本国内的路况设计?
【 在 guoqi (一天一点爱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日本人多,再好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60公里的。我们在冲绳的,一条贯穿全岛的
: 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限速60。日本崇尚节能,路上跑的多数是1.0以下的小排量
: ...................
☆─────────────────────────────────────☆
Heston (Neo) 于 (Sat Dec 13 13:16:24 2008) 提到:
就是啊,日本人在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独领风骚,
不研究日本人的长处,成功的要素,为自己的经营提供参考,
一个劲挑日本人的缺点,对自己有啥好处?
真是脑子秀逗了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的车在美国其实挺受欢迎,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即便是三大汽车巨头,也不得不经常拿日本车做benchmark。我们要多思考别人的长处,毕竟,每个买车的人都有他的理由,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日本车?总不能说买车的人傻吧?
: 拿前几天的例子来说,某厂家拿威驰来做对比测评,主要针对动力系统这边,发现这个车好象各子系统也不怎么样啊,蓄电池用最小的,发动机噪音在几辆测评车里最大,驾驶性细节最差,机舱内布置也不美观,操控性也差不多最差,覆盖件也差不多最薄。(另外的对比车有三个,排
: 但是,坐到车里,正常驾驶,在各方面你却挑不出什么特别的毛病。坐起来舒服,离合刹车档位都挺好使,怠速震动最小,开起来还省油省心,车内噪音也小,不怎么出小毛病。也许这些就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吧。
: ...................
☆─────────────────────────────────────☆
milanny (New year, New life) 于 (Sat Dec 13 13:20:59 2008) 提到:
奇瑞的托儿啊
【 在 JonBarry (被挂牌出售)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而且反正国内不管日本欧洲的车型,合资后生产的车是两回事。上海通用要求用钢材的硬度远比日产丰田要求的还低,但奇瑞准备出口的那几个新项目的钢材比上述都要高很多,因为他们要满足欧美法规么。在中国么,我觉得都差不多。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14:46:02 2008) 提到:
你是钢厂的?
钢材一般不用硬度表征,而用强度和弹性模量来表征性能。
而且,一辆车上,不同的件,所用的钢材是不一样的,有n个牌号。强度差的,100多MPa,好的,3,400MPa,还有更高的,嘿嘿
【 在 JonBarry (被挂牌出售)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而且反正国内不管日本欧洲的车型,合资后生产的车是两回事。上海通用要求用钢材的硬度远比日产丰田要求的还低,但奇瑞准备出口的那几个新项目的钢材比上述都要高很多,因为他们要满足欧美法规么。在中国么,我觉得都差不多。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14:47:17 2008) 提到:
我就梦想开一辆排量0.6以下,极省地方极省油极便宜的山寨车…………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0.6L及以下的汽车保有量>250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三分一。
: 考虑到有这么多的大排量商用车,这个占有率简直是难以想象。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
☆─────────────────────────────────────☆
qsasl () 于 (Sat Dec 13 14:51:44 2008) 提到:
完全不同的防撞技术,根本就没有谁优谁劣的概念
日本车确实皮软。但是皮软的实质是考虑到了撞击时候通过缩进减小碰撞的能量。这个和典型的德系车的刚性抗撞击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向
并不严重的撞击,日系车面目全非,德系车外形基本保有得很不错,这个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在严重的撞击下,配合上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德系车对于人的保护效果并不一定比日系车好。日系车因为形变更大,造成卡住乘客等等的可能性肯定会更高。但是德系车在碰撞瞬间对乘客产生的刚性冲击远大于日系车。这种冲击同样致命。相同价位的车型的单次碰撞测试来说,我并没有见到在猛烈撞击下德系车比日系车对人体的保护性更好的统计数据
但是如果遇上连环撞车,那么就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了。德系车对于人体的保护性要好得多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14:51:47 2008) 提到:
我们研究过一款日本车,全球销量还挺大
我们做了它的门下垂试验,前后门都做了,结果下垂量极大,远超过我们的设计标准。
结果我们怀疑两个原因
一个是我们把车给拆坏了
另外一个是小日本出口到中国的车,糊弄我们
但我后来怀疑小日本的设计标准就是那样的,我们的标准高了。
遗憾的是,我们还没有测试出他们每个零件所用钢板的牌号和强度。
【 在 wjouqd (lost in pek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天开会跟老板讨论过这个问题,他以前是做车体设计的,说曾经把欧美日的车解体比较过,实际上钢板厚度没有差别,测试结果也大同小异。偶不是纯技术人员,辩不过他。慢慢的也相信日系车其实没那么脆弱
☆─────────────────────────────────────☆
mvdk (每天都是历史) 于 (Sat Dec 13 17:02:01 2008) 提到:
去看看lexus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what (休息一会) 于 (Sat Dec 13 17:22:34 2008) 提到:
这种车有的是,两轮或三轮摩托。
再想新潮一点的话,就买个沙滩车。哈哈。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就梦想开一辆排量0.6以下,极省地方极省油极便宜的山寨车…………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0.6L及以下的汽车保有量>250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三分一。
: 考虑到有这么多的大排量商用车,这个占有率简直是难以想象。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18:14:06 2008) 提到:
说漏了
一定要4轮的,不然操控感觉太差了,咔咔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车有的是,两轮或三轮摩托。
: 再想新潮一点的话,就买个沙滩车。哈哈。
: 我就梦想开一辆排量0.6以下,极省地方极省油极便宜的山寨车…………
: ...................
☆─────────────────────────────────────☆
i3721pp (pippen马拉投资.剩者为王) 于 (Sat Dec 13 19:13:18 2008) 提到:
0.6的车,为啥国内见不到呢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0.6L及以下的汽车保有量>250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三分一。
: 考虑到有这么多的大排量商用车,这个占有率简直是难以想象。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
☆─────────────────────────────────────☆
axe (一只板斧不足以荡平天下啊) 于 (Sat Dec 13 19:25:42 2008) 提到:
前两天看到QQ VS 雅格,,,,,,QQ右前碰到雅格左前
【 在 handsomex (潇潇细雨)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13 05:49:45 2008), 站内
:
: mid-size vs compact size.
: 拜托好歹用jetta vs civic或者passat vs accord才讨论好么。
:
: 【 在 nightfog (不能说的秘密)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不用讨论,晚饭路过凤凰城的时候看到一个帕萨特追了一个civic
: : 帕萨特前面有一个10cm的凹陷,civic后备箱进去一个至少40cm的大坑,后备箱算是彻底废了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92.12.90.*]
☆─────────────────────────────────────☆
axe (一只板斧不足以荡平天下啊) 于 (Sat Dec 13 19:27:42 2008) 提到:
en,要比,就拿同样的车型比,国内和国外卖的是否一样
【 在 Heston (Neo)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13 13:16:24 2008), 站内
:
: 就是啊,日本人在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独领风骚,
: 不研究日本人的长处,成功的要素,为自己的经营提供参考,
: 一个劲挑日本人的缺点,对自己有啥好处?
: 真是脑子秀逗了
:
: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 日本的车在美国其实挺受欢迎,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即便是三大汽车巨头,也不得不经常拿日本车做benchmark。我们要多思考别人的长处,毕竟,每个买车的人都有他的理由,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日本车?总不能说买车的人傻吧?
: : 拿前几天的例子来说,某厂家拿威驰来做对比测评,主要针对动力系统这边,发现这个车好象各子系统也不怎么样啊,蓄电池用最小的,发动机噪音在几辆测评车里最大,驾驶性细节最差,机舱内布置也不美观,操控性也差不多最差,覆盖件也差不多最薄。(另外的对比车有三个,排
: : 但是,坐到车里,正常驾驶,在各方面你却挑不出什么特别的毛病。坐起来舒服,离合刹车档位都挺好使,怠速震动最小,开起来还省油省心,车内噪音也小,不怎么出小毛病。也许这些就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吧。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114.243.127.*]
☆─────────────────────────────────────☆
axe (一只板斧不足以荡平天下啊) 于 (Sat Dec 13 19:27:57 2008) 提到:
自己做吧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13 14:47:17 2008), 站内
:
: 我就梦想开一辆排量0.6以下,极省地方极省油极便宜的山寨车…………
: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 日本0.6L及以下的汽车保有量>250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三分一。
: : 考虑到有这么多的大排量商用车,这个占有率简直是难以想象。
: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 ...................
:
: --
: 在我认识的mm中间,使用ThinkPad的mm们,都是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富有内涵,追求
: 生活品质,对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对人生规划有主见,渴望同时拥有成功的事业和美满的家
: 庭,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新女性。她们也认为ThinkPad的品质符合自身的气质,同
: 时也积极地向与她们拥有相同人生见解的女性朋友们推荐ThinkPad。在我认识的gg中间,使
: 用ThinkPad的gg们,更是拥有坚韧的毅力、宽广的胸怀和高山大海般的气魄。他们具有远见
: 卓识和强烈的进取心,乐意迎接挑战,意欲成为未来社会之中坚。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18.22.74.*]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19:36:34 2008) 提到:
现在没精力,而且水平还不够
过几年,还真有可能,hoho
我要造个山寨版的小SUV
【 在 axe (一只板斧不足以荡平天下啊) 的大作中提到: 】
: 自己做吧
☆─────────────────────────────────────☆
axe (一只板斧不足以荡平天下啊) 于 (Sat Dec 13 19:43:39 2008) 提到:
志向xbt,不过我挺你,哈哈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没精力,而且水平还不够
: 过几年,还真有可能,hoho
: 我要造个山寨版的小SUV
: ...................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Sat Dec 13 20:42:02 2008) 提到:
你说的是工字钢的厚度吧.....
0.8mm是标称厚度吧.
【 在 Toldman (百度有啊)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当时实习的时候某工程师说德系车的车身板厚7mm+,日系车7mm-
☆─────────────────────────────────────☆
CarlosTevez (啃不上好白菜要从自身找原因!要改!) 于 (Sat Dec 13 20:43:23 2008) 提到:
我帮你们做,
兼个职,赚点钱花
呵呵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研究过一款日本车,全球销量还挺大
: 我们做了它的门下垂试验,前后门都做了,结果下垂量极大,远超过我们的设计标准。
: 结果我们怀疑两个原因
: ...................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Sat Dec 13 20:49:54 2008) 提到:
但好像0.6以下的,不少都带T?我想象的。
有个日本哥们,有辆0.6的三菱.....我问他带不带T,他说带。
我怀疑他没听懂我讲的英文,或者他根本不知道turbo 是啥意思。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0.6L及以下的汽车保有量>2500万辆,占汽车总保有量的三分一。
: 考虑到有这么多的大排量商用车,这个占有率简直是难以想象。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
☆─────────────────────────────────────☆
elep0 (大象 Old Days) 于 (Sat Dec 13 20:51:29 2008) 提到:
小排量增压
号称Suzuki的看家技术啊
到现在还不愿意 拿到中国来
【 在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好像0.6以下的,不少都带T?我想象的。
: 有个日本哥们,有辆0.6的三菱.....我问他带不带T,他说带。
: 我怀疑他没听懂我讲的英文,或者他根本不知道turbo 是啥意思。
: ...................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Sat Dec 13 20:51:52 2008) 提到:
车上还有比Q235差的?
08F ?
...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是钢厂的?
: 钢材一般不用硬度表征,而用强度和弹性模量来表征性能。
: 而且,一辆车上,不同的件,所用的钢材是不一样的,有n个牌号。强度差的,100多MPa,好的,3,400MPa,还有更高的,嘿嘿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Sat Dec 13 20:54:58 2008) 提到:
QQ,
我认为,现在的QQ1.1,比夏利好。
京H号牌的qq,跟京L号牌的qq放在一起,看出来,奇瑞的品质明显提高了。
你搞个A1或者QQ6 1.1,不都挺好的么?
没有内部员工价?
神龙那边,富康爱丽舍好多阿,还有毕加索塞纳等等。
奇瑞我还没去过。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梦想开一辆排量0.6以下,极省地方极省油极便宜的山寨车…………
☆─────────────────────────────────────☆
elep0 (大象 Old Days) 于 (Sat Dec 13 20:55:43 2008) 提到:
有员工价那一批 ms 试产
哈哈
【 在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QQ,
: 我认为,现在的QQ1.1,比夏利好。
: 京H号牌的qq,跟京L号牌的qq放在一起,看出来,奇瑞的品质明显提高了。
: ...................
☆─────────────────────────────────────☆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于 (Sat Dec 13 20:57:23 2008) 提到:
我见过最小排量的是云雀,0.7排量
【 在 i3721pp (pippen马拉投资.剩者为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0.6的车,为啥国内见不到呢
☆─────────────────────────────────────☆
CarlosTevez (啃不上好白菜要从自身找原因!要改!) 于 (Sat Dec 13 21:01:40 2008) 提到:
Q235的延伸率一般
形状复杂些的零件用Q235出不来
不过说,你说的这两个牌号
这些年来,乘用车上已经很少用了
【 在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车上还有比Q235差的?
: 08F ?
: ...
☆─────────────────────────────────────☆
elep0 (大象 Old Days) 于 (Sat Dec 13 21:04:31 2008) 提到:
云雀不是0。6的嘛?
【 在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见过最小排量的是云雀,0.7排量
☆─────────────────────────────────────☆
Ext (Ext) 于 (Sat Dec 13 21:05:36 2008) 提到:
这个观点看到了N遍了,死活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在高速碰撞下会有你说的这个问题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完全不同的防撞技术,根本就没有谁优谁劣的概念
: 日本车确实皮软。但是皮软的实质是考虑到了撞击时候通过缩进减小碰撞的能量。这个和典型的德系车的刚性抗撞击是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向
: 并不严重的撞击,日系车面目全非,德系车外形基本保有得很不错,这个是毫无争议的。但是在严重的撞击下,配合上安全气囊和安全带,德系车对于人的保护效果并不一定比日系车好。日系车因为形变更大,造成卡住乘客等等的可能性肯定会更高。但是德系车在碰撞瞬间对乘客产生
: ...................
☆─────────────────────────────────────☆
hongtuzhang () 于 (Sat Dec 13 21:09:26 2008) 提到:
各有千秋吧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Luker (Lurker@zerg) 于 (Sat Dec 13 21:25:38 2008) 提到:
品质降低了吧。我有个亲戚当时买了第一批的QQ1.1,基本上没出过毛病。
降价后的QQ就不行了
【 在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QQ,
: 我认为,现在的QQ1.1,比夏利好。
: 京H号牌的qq,跟京L号牌的qq放在一起,看出来,奇瑞的品质明显提高了。
: ...................
☆─────────────────────────────────────☆
alongbow (时光倒流) 于 (Sat Dec 13 21:32:22 2008) 提到:
QQ早期的品质不咋样啊。还是后来出的好
【 在 Luker (Lurker@zerg) 的大作中提到: 】
: 品质降低了吧。我有个亲戚当时买了第一批的QQ1.1,基本上没出过毛病。
: 降价后的QQ就不行了
☆─────────────────────────────────────☆
carter1984 (carter1984) 于 (Sat Dec 13 22:08:27 2008) 提到:
多谢您瞧得起哦:)
【 在 zihanking (子涵) 的大作中提到: 】
: 就知道会有日本车拖儿
☆─────────────────────────────────────☆
carter1984 (carter1984) 于 (Sat Dec 13 22:10:29 2008) 提到:
J-NCAP的标准可不低啊
【 在 guoqi (一天一点爱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日本人多,再好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60公里的。我们在冲绳的,一条贯穿全岛的
: 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限速60。日本崇尚节能,路上跑的多数是1.0以下的小排量
: ...................
☆─────────────────────────────────────☆
carter1984 (carter1984) 于 (Sat Dec 13 22:12:57 2008) 提到:
赞一下:)
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才是发展汽车工业比较好的态度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的车在美国其实挺受欢迎,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即便是三大汽车巨头,也不得不经常拿日本车做benchmark。我们要多思考别人的长处,毕竟,每个买车的人都有他的理由,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日本车?总不能说买车的人傻吧?
: 拿前几天的例子来说,某厂家拿威驰来做对比测评,主要针对动力系统这边,发现这个车好象各子系统也不怎么样啊,蓄电池用最小的,发动机噪音在几辆测评车里最大,驾驶性细节最差,机舱内布置也不美观,操控性也差不多最差,覆盖件也差不多最薄。(另外的对比车有三个,排量差不多,价格都比威驰便宜)
: 但是,坐到车里,正常驾驶,在各方面你却挑不出什么特别的毛病。坐起来舒服,离合刹车档位都挺好使,怠速震动最小,开起来还省油省心,车内噪音也小,不怎么出小毛病。也许这些就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吧。
: ...................
☆─────────────────────────────────────☆
carter1984 (carter1984) 于 (Sat Dec 13 22:15:52 2008) 提到:
汽研所里的那辆小绿车?
挺不错的啊,就是噪声有点大]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就梦想开一辆排量0.6以下,极省地方极省油极便宜的山寨车…………
☆─────────────────────────────────────☆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于 (Sat Dec 13 22:23:04 2008) 提到:
我去过日本,去的名古屋,和你的感觉差别很大。
当然一同去的还有留学日本很久的兄弟,到的第一天他就高速我:在这里千万别闯红绿
灯,日本人开车过路口是绝对不减速的,而且要注意右行。
日本车速绝对不慢,哪怕在市内,车速也足有80-100,过路口也是呼啸而过。
日本车耐撞不耐撞,我认为还是要看品牌,要看档次。
丰田全系都比较安全,从一般的toyota到LEXUS。
日产的低端车比较不结实,比如说TIDDA,但高级点的Bluebird就较之结实很多,当然高
端品牌“无限”也应该比较结实。
本田车,近几年的几款accord和小车fit都比较不结实,但老款ACCORD,以及高端品牌A
cura还是相当结实的。
日系车,结实不结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兴趣可以上EURO NCAP:
http://www.euroncap.com/home.aspx【 在 guoqi (一天一点爱恋)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一个常常被车迷们用来争吵的话题。其实如果分别去一次日本和美国,就全都明白了。
: 日本人多,再好的高速公路,也有限速60公里的。我们在冲绳的,一条贯穿全岛的
: 高速公路,路况极好,但限速60。日本崇尚节能,路上跑的多数是1.0以下的小排量
: ...................
☆─────────────────────────────────────☆
carter1984 (carter1984) 于 (Sat Dec 13 22:24:44 2008) 提到:
人能承受的加速度是有限度的,不降低碰撞加速度的话,就算车不坏人也得死
【 在 Ext (Ex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观点看到了N遍了,死活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在高速碰撞下会有你说的这个问题
☆─────────────────────────────────────☆
nsx (Guten Tag) 于 (Sat Dec 13 22:37:44 2008) 提到:
城里车速80-100你是测量过的么?路边行人的感觉真的不那么准确的
哪个车结实还是不结实,你是怎么得到的数据呢?
【 在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过日本,去的名古屋,和你的感觉差别很大。
: 当然一同去的还有留学日本很久的兄弟,到的第一天他就高速我:在这里千万别闯红绿
: 灯,日本人开车过路口是绝对不减速的,而且要注意右行。
: ...................
☆─────────────────────────────────────☆
bishop (象--Pray for China) 于 (Sat Dec 13 22:50:27 2008) 提到:
美国高速死亡率统计结果刚好跟你的感觉相反.
在北美销量最好的两田的4种车型当中: civic, accord, corolla, camry
本田的安全性要比丰田的好不少.
本田的车祸死亡率已经很接近德国车了,但丰田的还有些差距.
(当然这个统计没有考虑车辆高速里程的比例,因此高速开得比较少的civic和
corolla比较占便宜).
当然同为toyota旗下的lexus的安全性很好,但这个车其实跟德系车很像了.
动力和车重方面都跟宝马3系类似,安全性的提高显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 在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过日本,去的名古屋,和你的感觉差别很大。
: 当然一同去的还有留学日本很久的兄弟,到的第一天他就高速我:在这里千万别闯红绿
: 灯,日本人开车过路口是绝对不减速的,而且要注意右行。
: ...................
☆─────────────────────────────────────☆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于 (Sat Dec 13 22:53:01 2008) 提到:
看危机到生命的多少来评判,可能有些车安全,但维修成本比较高而已。
这个从售后看,或从撞车实例看,
比如 丰田进入中国多少年,可没出过ACCORD等的事故。
ACCORD的图片,GOOGLE一把就知道了。
【 在 nsx (Guten 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城里车速80-100你是测量过的么?路边行人的感觉真的不那么准确的
: 哪个车结实还是不结实,你是怎么得到的数据呢?
☆─────────────────────────────────────☆
nsx (Guten Tag) 于 (Sat Dec 13 22:57:15 2008) 提到:
丰田没出过和雅阁解体类似的事故是不可能的,雅阁那样的事故照片,其实不能说明任何事情:不公布事故发生时候的车速、碰撞现场的其他信息,就一张图片。
12月11号在宝马中国的楼下500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320解体,我觉得什么都不能说明
【 在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危机到生命的多少来评判,可能有些车安全,但维修成本比较高而已。
: 这个从售后看,或从撞车实例看,
: 比如 丰田进入中国多少年,可没出过ACCORD等的事故。
: ...................
☆─────────────────────────────────────☆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于 (Sat Dec 13 22:57:49 2008) 提到:
你的死亡统计规律 是官方的吗?
我随便搜了一个:
丰田再次成为大赢家,包括雷克萨斯在内独揽6席,宝马、奔驰、本田各占2位,英菲尼
迪和奥迪也各有一款车型入围。
您正在看的文章来自TOP吴江论坛
http://bbs.topwj.com,原文地址:
http://bbs.topwj.com/read.php?tid=135
http://bbs.topwj.com/read-topwj-tid-135.html
【 在 bishop (象--Pray for 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高速死亡率统计结果刚好跟你的感觉相反.
: 在北美销量最好的两田的4种车型当中: civic, accord, corolla, camry
: 本田的安全性要比丰田的好不少.
: ...................
☆─────────────────────────────────────☆
keel (龙骨) 于 (Sat Dec 13 22:58:48 2008) 提到:
感觉日本人都是对安全这词儿敏感到有点神经质的国民
但是,在日本从没人说或是觉得日本车不安全。
不知道除了中国以外,美国或者欧洲是不是也有日本车不安全的言论?
【 在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过日本,去的名古屋,和你的感觉差别很大。
: 当然一同去的还有留学日本很久的兄弟,到的第一天他就高速我:在这里千万别闯红绿
: 灯,日本人开车过路口是绝对不减速的,而且要注意右行。
: ...................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23:01:05 2008) 提到:
这个死亡率没有意义
不同的品牌、车型的用户群是不一样的
买Lexus的,都是相对低调的人,开车更温和,买BMW的,更在乎驾驶乐趣,容易开快车,容易死亡……
所以这个死亡率没法比
【 在 bishop (象--Pray for 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高速死亡率统计结果刚好跟你的感觉相反.
: 在北美销量最好的两田的4种车型当中: civic, accord, corolla, camry
: 本田的安全性要比丰田的好不少.
: ...................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at Dec 13 23:01:40 2008) 提到:
美国人有说日本车不安全的,hoho
【 在 keel (龙骨) 的大作中提到: 】
: 感觉日本人都是对安全这词儿敏感到有点神经质的国民
: 但是,在日本从没人说或是觉得日本车不安全。
: 不知道除了中国以外,美国或者欧洲是不是也有日本车不安全的言论?
: ...................
☆─────────────────────────────────────☆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于 (Sat Dec 13 23:19:08 2008) 提到:
那弱考一下你:宝马中国是哪个楼? 距离那个楼500米的位置是什么位置,很是好奇。
:)
上外面坛子多了,发现很多东西都有待考证。
【 在 nsx (Guten 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丰田没出过和雅阁解体类似的事故是不可能的,雅阁那样的事故照片,其实不能说明任何事情:不公布事故发生时候的车速、碰撞现场的其他信息,就一张图片。
: 12月11号在宝马中国的楼下500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320解体,我觉得什么都不能说明
☆─────────────────────────────────────☆
bishop (象--Pray for China) 于 (Sat Dec 13 23:19:15 2008) 提到:
当然是官方的.
仔细看了你的那个链接,其实那个文章用的数据跟我看到的是同一个.
不过作者只看到了最开头的统计数据,根本就没去关心丰田卖得最多的
corolla和camry的统计.你看那些上榜的丰田车不是SUV,就是lexus的.
但要讨论丰田车的安全性时,还是要看他的最普遍的车吧.
【 在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死亡统计规律 是官方的吗?
: 我随便搜了一个:
: 丰田再次成为大赢家,包括雷克萨斯在内独揽6席,宝马、奔驰、本田各占2位,英菲尼
: ...................
☆─────────────────────────────────────☆
AeroX (..) 于 (Sat Dec 13 23:27:05 2008) 提到:
re
把出事时的速度说清楚 才好比较
【 在 nsx (Guten 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丰田没出过和雅阁解体类似的事故是不可能的,雅阁那样的事故照片,其实不能说明任何事情:不公布事故发生时候的车速、碰撞现场的其他信息,就一张图片。
: 12月11号在宝马中国的楼下500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320解体,我觉得什么都不能说明
☆─────────────────────────────────────☆
nightfog (剩蛋休假组局滑雪温泉报名从速) 于 (Sat Dec 13 23:33:46 2008) 提到:
11号啥时候的事儿?要是方圆500米我应该能看到啊
【 在 nsx (Guten Ta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丰田没出过和雅阁解体类似的事故是不可能的,雅阁那样的事故照片,其实不能说明任何事情:不公布事故发生时候的车速、碰撞现场的其他信息,就一张图片。
: 12月11号在宝马中国的楼下500米远的地方就有一个320解体,我觉得什么都不能说明
☆─────────────────────────────────────☆
turboworm (worm) 于 (Sun Dec 14 00:02:14 2008) 提到:
其实,你楼上提出的问题是,你楼上的楼上忽视了日本品牌在日本、欧洲、美国产品线的巨大差异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的车在美国其实挺受欢迎,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即便是三大汽车巨头,也不得不经常拿日本车做benchmark。我们要多思考别人的长处,毕竟,每个买车的人都有他的理由,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日本车?总不能说买车的人傻吧?
: 拿前几天的例子来说,某厂家拿威驰来做对比测评,主要针对动力系统这边,发现这个车好象各子系统也不怎么样啊,蓄电池用最小的,发动机噪音在几辆测评车里最大,驾驶性细节最差,机舱内布置也不美观,操控性也差不多最差,覆盖件也差不多最薄。(另外的对比车有三个,排量差不多,价格都比威驰便宜)
: 但是,坐到车里,正常驾驶,在各方面你却挑不出什么特别的毛病。坐起来舒服,离合刹车档位都挺好使,怠速震动最小,开起来还省油省心,车内噪音也小,不怎么出小毛病。也许这些就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吧。
: ...................
☆─────────────────────────────────────☆
nsx (Guten Tag) 于 (Sun Dec 14 00:08:26 2008) 提到:
霄云路上那个加油站,那个报道里就说深夜
【 在 nightfog (剩蛋休假组局滑雪温泉报名从速) 的大作中提到: 】
: 11号啥时候的事儿?要是方圆500米我应该能看到啊
☆─────────────────────────────────────☆
qsasl () 于 (Sun Dec 14 00:22:35 2008) 提到:
想想鸡蛋扔地上和扔棉花堆里的区别吧
德系车在高速撞击的时候,如果栓了安全带,可能直接导致肋骨断裂。如果不栓安全带安全气囊又弹出了,可能导致颈部断裂
【 在 Ext (Ext)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观点看到了N遍了,死活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在高速碰撞下会有你说的这个问题
☆─────────────────────────────────────☆
qsasl () 于 (Sun Dec 14 00:28:14 2008) 提到:
我开lexus的,也有朋友开BMW
lexus的卖点明显不在高速性能上。丰田的整车实力外加日系厂商的电子实力,在配置上几乎秒杀BMW。但是显然在高速运动中,尤其是高速弯道中,lexus的实力还是和BMW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感觉就是飘的
买lexus的人一般都是不怎么追求速度的人,追求速度的人都去买BMW去了。lexus的高速撞击的基数就比BMW小不少,自然从数据上来说要“安全”得多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死亡率没有意义
: 不同的品牌、车型的用户群是不一样的
: 买Lexus的,都是相对低调的人,开车更温和,买BMW的,更在乎驾驶乐趣,容易开快车,容易死亡……
: ...................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01:18:30 2008) 提到:
很多保险杠是 橡皮的,塑料的。。。。
【 在 JonBarry (被挂牌出售) 的大作中提到: 】
: 恩,低速的时候欧美车都要考虑行人保护的。高速的话,和保险杠本身的刚度关系就不是那么大了。低速主要要满足吸能保护发动机,满足行人保护。还有就是设计时本身给的变形空间大不大,如果很小的话,只能选择更大强度的超强钢,低速碰撞的时候变形看起来就还好。如果设计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01:20:21 2008) 提到:
关键是钢铁材料强度级别
同样厚度的,
1500MPa的
和580Mpa的
差别很大
【 在 xahuer (摩杰座)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13 11:46:24 2008), 站内
:
: re,中卡上多数都是6+5,重卡是8+5,个别牵引头8+5+5(局部)
: 我说的是车架,车身远没那么厚。。。
: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 7mm只有中重卡上才用啊
:
: --
:
: ※ 修改:·xahuer 于 Dec 14 00:14:00 2008 修改本文·[FROM: 59.108.39.*]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59.108.39.*]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01:22:17 2008) 提到:
这是优点还是缺点?
把所有优质配件堆垛在一起
和所有一般部件堆垛在一起
那个技术含量高?
【 在 what (休息一会) 的大作中提到: 】
: 日本的车在美国其实挺受欢迎,并且越来越受欢迎,即便是三大汽车巨头,也不得不经常拿日本车做benchmark。我们要多思考别人的长处,毕竟,每个买车的人都有他的理由,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日本车?总不能说买车的人傻吧?
: 拿前几天的例子来说,某厂家拿威驰来做对比测评,主要针对动力系统这边,发现这个车好象各子系统也不怎么样啊,蓄电池用最小的,发动机噪音在几辆测评车里最大,驾驶性细节最差,机舱内布置也不美观,操控性也差不多最差,覆盖件也差不多最薄。(另外的对比车有三个,排
: 但是,坐到车里,正常驾驶,在各方面你却挑不出什么特别的毛病。坐起来舒服,离合刹车档位都挺好使,怠速震动最小,开起来还省油省心,车内噪音也小,不怎么出小毛病。也许这些就是消费者选择它的原因吧。
: ...................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01:23:48 2008) 提到:
我这里有各个客户采用的钢板类型和参数
熟悉的有风神
呵呵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研究过一款日本车,全球销量还挺大
: 我们做了它的门下垂试验,前后门都做了,结果下垂量极大,远超过我们的设计标准。
: 结果我们怀疑两个原因
: ...................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01:24:36 2008) 提到:
现实中是不可避免
的
实测对碰中
倒是意义不大
【 在 axe (一只板斧不足以荡平天下啊)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13 19:25:42 2008), 站内
:
: 前两天看到QQ VS 雅格,,,,,,QQ右前碰到雅格左前
:
: 【 在 handsomex (潇潇细雨) 的大作中提到: 】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Dec 13 05:49:45 2008), 站内
: :
: : mid-size vs compact size.
: : 拜托好歹用jetta vs civic或者passat vs accord才讨论好么。
: :
: : 【 在 nightfog (不能说的秘密)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不用讨论,晚饭路过凤凰城的时候看到一个帕萨特追了一个civic
: : : 帕萨特前面有一个10cm的凹陷,civic后备箱进去一个至少40cm的大坑,后备箱算是彻底废了
: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192.12.90.*]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1.223.253.*]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01:25:51 2008) 提到:
这是日本的强项啊
【 在 turboworm (worm)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你楼上提出的问题是,你楼上的楼上忽视了日本品牌在日本、欧洲、美国产品线的巨大差异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01:27:54 2008) 提到:
你太极端了,你怎么知道欧洲车寄了安全带就会把肋骨擂断?
连这点都搞不定,欧洲车早就不混了
呵呵
易拉罐测试你没见过?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想鸡蛋扔地上和扔棉花堆里的区别吧
: 德系车在高速撞击的时候,如果栓了安全带,可能直接导致肋骨断裂。如果不栓安全带安全气囊又弹出了,可能导致颈部断裂
☆─────────────────────────────────────☆
i3721pp (pippen马拉投资.剩者为王) 于 (Sun Dec 14 01:50:00 2008) 提到:
80-100,这什么路况啊,有警卫车开道啊
【 在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去过日本,去的名古屋,和你的感觉差别很大。
: 当然一同去的还有留学日本很久的兄弟,到的第一天他就高速我:在这里千万别闯红绿
: 灯,日本人开车过路口是绝对不减速的,而且要注意右行。
: ...................
☆─────────────────────────────────────☆
pxjdream (学好c++) 于 (Sun Dec 14 06:01:22 2008) 提到:
奇瑞哪个项目要出口啊?
出口到美国么?
【 在 JonBarry (被挂牌出售)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而且反正国内不管日本欧洲的车型,合资后生产的车是两回事。上海通用要求用钢材的硬度远比日产丰田要求的还低,但奇瑞准备出口的那几个新项目的钢材比上述都要高很多,因为他们要满足欧美法规么。在中国么,我觉得都差不多。
☆─────────────────────────────────────☆
keel (龙骨) 于 (Sun Dec 14 07:53:17 2008) 提到:
这样的路况。
比如国道23号。名古屋市南区
【 在 i3721pp (pippen马拉投资.剩者为王) 的大作中提到: 】
: 80-100,这什么路况啊,有警卫车开道啊
☆─────────────────────────────────────☆
keel (龙骨) 于 (Sun Dec 14 07:57:15 2008) 提到:
您不会是开ES的吧?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开lexus的,也有朋友开BMW
: lexus的卖点明显不在高速性能上。丰田的整车实力外加日系厂商的电子实力,在配置上几乎秒杀BMW。但是显然在高速运动中,尤其是高速弯道中,lexus的实力还是和BMW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感觉就是飘的
: 买lexus的人一般都是不怎么追求速度的人,追求速度的人都去买BMW去了。lexus的高速撞击的基数就比BMW小不少,自然从数据上来说要“安全”得多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un Dec 14 08:23:58 2008) 提到:
有机会吧,咔咔
其实我们以前说日本车不安全,还是带有很多主观的因素
如果能拿数据说话,比如钢板的牌号,拿他们的整车做高速碰撞的CAE,就有说服力了
【 在 CarlosTevez (啃不上好白菜要从自身找原因!要改!)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帮你们做,
: 兼个职,赚点钱花
: 呵呵
: ...................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un Dec 14 08:28:20 2008) 提到:
我不明白小排量为何要带T
一套T,增加不少成本呢,小排量的车本来就廉价
【 在 zhongyuemin (钟跃民|一专多长的爸爸|爸的夏利给你开!)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好像0.6以下的,不少都带T?我想象的。
: 有个日本哥们,有辆0.6的三菱.....我问他带不带T,他说带。
: 我怀疑他没听懂我讲的英文,或者他根本不知道turbo 是啥意思。
: ...................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un Dec 14 08:29:57 2008) 提到:
有种东西叫限力安全带:)
全世界的车都在用:)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想想鸡蛋扔地上和扔棉花堆里的区别吧
: 德系车在高速撞击的时候,如果栓了安全带,可能直接导致肋骨断裂。如果不栓安全带安全气囊又弹出了,可能导致颈部断裂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un Dec 14 08:45:55 2008) 提到:
说到Lexus,我想起ES和RX是最抢钱的车,尤其是RX
RX在国内卖70万,BMW X5 3.0卖80多万,贵15%左右
但我看过X5的结构,真是做工精良,叹为观止。地板下面的纵梁非常粗壮
相比起来,我真不知道RX的优点在哪里
RX是Highlander的拉皮版,Highlander在米国就是一款大号的家用SUV,做得很单薄,底盘也不行,前后麦佛逊,后悬架的那几根推力杆,可以当筷子了。
X5,前双横臂后多连杆,整体上了2个档次。
我要有70万,我肯定加15%买X5。
还有ES,Camry拉个皮,换个3.5的发动机,加点眩目的配置,就能卖50万了?汗
ES跟RX一个平台,一样的抢钱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开lexus的,也有朋友开BMW
: lexus的卖点明显不在高速性能上。丰田的整车实力外加日系厂商的电子实力,在配置上几乎秒杀BMW。但是显然在高速运动中,尤其是高速弯道中,lexus的实力还是和BMW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感觉就是飘的
: 买lexus的人一般都是不怎么追求速度的人,追求速度的人都去买BMW去了。lexus的高速撞击的基数就比BMW小不少,自然从数据上来说要“安全”得多
: ...................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10:18:44 2008) 提到:
如果你了解某个车体的开发过程
和要求
你就会更深刻知道差异的巨大。w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到Lexus,我想起ES和RX是最抢钱的车,尤其是RX
: RX在国内卖70万,BMW X5 3.0卖80多万,贵15%左右
: 但我看过X5的结构,真是做工精良,叹为观止。地板下面的纵梁非常粗壮
: ...................
☆─────────────────────────────────────☆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于 (Sun Dec 14 10:20:39 2008) 提到:
你了解内幕?介绍介绍?
不过不要泄漏人家企业的机密哈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了解某个车体的开发过程
: 和要求
: 你就会更深刻知道差异的巨大。w
: ...................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10:21:52 2008) 提到:
不给介绍的
呵呵
你知道先期导入开发把?
很多车体开发和钢厂是联合的。
主要是提高耐撞性能,
降低成本,减轻质量
降低油耗
呵呵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了解内幕?介绍介绍?
: 不过不要泄漏人家企业的机密哈
☆─────────────────────────────────────☆
lilg (LILG) 于 (Sun Dec 14 11:08:05 2008) 提到:
非说lexus比bmw安全。。。
那就是扯了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Dec 14 00:28:14 2008), 站内
:
: 我开lexus的,也有朋友开BMW
: lexus的卖点明显不在高速性能上。丰田的整车实力外加日系厂商的电子实力,在配置上几乎秒杀BMW。但是显然在高速运动中,尤其是高速弯道中,lexus的实力还是和BMW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感觉就是飘的
: 买lexus的人一般都是不怎么追求速度的人,追求速度的人都去买BMW去了。lexus的高速撞击的基数就比BMW小不少,自然从数据上来说要“安全”得多
: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死亡率没有意义
: : 不同的品牌、车型的用户群是不一样的
: : 买Lexus的,都是相对低调的人,开车更温和,买BMW的,更在乎驾驶乐趣,容易开快车,容易死亡……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19.177.175.*]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11:12:51 2008) 提到:
说电子势力和配置 秒杀
我就笑了
神舟的配置不知道秒杀了多少。。
【 在 lilg (LILG)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说lexus比bmw安全。。。
: 那就是扯了
☆─────────────────────────────────────☆
lilg (LILG) 于 (Sun Dec 14 11:19:04 2008) 提到:
呵呵 还有lx570呢
把路巡的标一换,几十万就出去了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到Lexus,我想起ES和RX是最抢钱的车,尤其是RX
: RX在国内卖70万,BMW X5 3.0卖80多万,贵15%左右
: 但我看过X5的结构,真是做工精良,叹为观止。地板下面的纵梁非常粗壮
: ...................
☆─────────────────────────────────────☆
lilg (LILG) 于 (Sun Dec 14 11:21:07 2008) 提到:
:P
买lexus的人很多都那样。。。非说自己车安全
抛开被动安全不说,主动安全性。。lexus差太多了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今天和老师讨论日本车不禁撞问题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Dec 14 11:12:51 2008), 站内
:
: 说电子势力和配置 秒杀
:
: 我就笑了
:
: 神舟的配置不知道秒杀了多少。。
: 【 在 lilg (LILG) 的大作中提到: 】
: : 非说lexus比bmw安全。。。
: : 那就是扯了
:
:
: --
: 笔记本相关知识
http://thinkpadfan.mysmth.net : ╔───────╗
: │ thinkpadfan │ 一路有你: Toshiba CD440X,S3000, PR100, SONY V505, TZ36;
: │ 水木专用章 │ LENOVO THINKPAD 600E, T20,X23,A31, T40, T43,
: ╚──────㊣╝ T60P
: 这个年代,男人就是萝卜,哪里有坑去哪里
:
: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99.222.*]
☆─────────────────────────────────────☆
bathtuber (澡盆儿) 于 (Sun Dec 14 11:31:18 2008) 提到:
同意
相对来说,德系车重,高速驾驶稳;日系车轻,高速告诉飘。
所以很少人敢于把日系车开得和德系车一样快。
同样的毁伤程度,日系车速应该慢于德系车。
同理可以进一步类比。。。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开lexus的,也有朋友开BMW
: lexus的卖点明显不在高速性能上。丰田的整车实力外加日系厂商的电子实力,在配置上几乎秒杀BMW。但是显然在高速运动中,尤其是高速弯道中,lexus的实力还是和BMW有非常明显的差距,感觉就是飘的
: 买lexus的人一般都是不怎么追求速度的人,追求速度的人都去买BMW去了。lexus的高速撞击的基数就比BMW小不少,自然从数据上来说要“安全”得多
☆─────────────────────────────────────☆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于 (Sun Dec 14 11:33:36 2008) 提到:
对lexus这样级别的车
不存在高速轻
漂的问题
【 在 bathtuber (澡盆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
: 相对来说,德系车重,高速驾驶稳;日系车轻,高速告诉飘。
: 所以很少人敢于把日系车开得和德系车一样快。
: ...................
☆─────────────────────────────────────☆
bishop (象--Pray for China) 于 (Sun Dec 14 11:38:12 2008) 提到:
不过lexus的重量基本跟BMW 3系类似.
BMW稳跟整车的设计有关系,跟重量倒没啥关系.
【 在 bathtuber (澡盆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
: 相对来说,德系车重,高速驾驶稳;日系车轻,高速告诉飘。
: 所以很少人敢于把日系车开得和德系车一样快。
: ...................
☆─────────────────────────────────────☆
Ferdinand (好好工作) 于 (Sun Dec 14 11:39:52 2008) 提到:
lexus和这个没关系,lexus es和bmw3面向的客户群体相当不一样。
【 在 bathtuber (澡盆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
: 相对来说,德系车重,高速驾驶稳;日系车轻,高速告诉飘。
: 所以很少人敢于把日系车开得和德系车一样快。
: ...................
☆─────────────────────────────────────☆
lilg (LILG) 于 (Sun Dec 14 11:41:11 2008) 提到:
典型的想当然。。。
目录上开的野的日本车还少吗?
呵呵
【 在 bathtuber (澡盆儿) 的大作中提到: 】
: 同意
: 相对来说,德系车重,高速驾驶稳;日系车轻,高速告诉飘。
: 所以很少人敢于把日系车开得和德系车一样快。
: ...................
☆─────────────────────────────────────☆
CarlosTevez (啃不上好白菜要从自身找原因!要改!) 于 (Sun Dec 14 13:00:16 2008) 提到:
en
国内钢厂也在学呢
不过那些数据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能成的
本来国内钢厂能生产的牌号就比国外少
检测设备也一般
和汽车厂的合作,任重道远啊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给介绍的
: 呵呵
: 你知道先期导入开发把?
: ...................
☆─────────────────────────────────────☆
sighue (一笑而过) 于 (Sun Dec 14 18:44:26 2008) 提到:
要看信赖性测试的标准和方法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测试都很好
: 实际上不禁撞
: 不如欧洲车,例如bmw或者富豪好
: ...................
☆─────────────────────────────────────☆
achun (CTV好看100倍的开幕式截图zz (转载)) 于 (Sun Dec 14 20:52:21 2008) 提到:
是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托福IBT,要是谁能听说读写都考满分,五星。
谁能说这人英语水平差?
EURO NCAP确实算是比较客观的考试。不像国内的NCAP,星星是用钱买的。
【 在 sighue (一笑而过)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看信赖性测试的标准和方法
☆─────────────────────────────────────☆
bolongfirst (小狼) 于 (Sun Dec 14 21:12:39 2008) 提到:
在同等技术条件下,欧美车系的车身钣金稍后,当然耐撞。但是好的制造焊接工艺可以弥补材料上的偷工减料,同时还能相对降低油耗
☆─────────────────────────────────────☆
qsasl () 于 (Mon Dec 15 00:08:11 2008) 提到:
我没听说过这个概念,而且我也不理解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处
至少丰田在介绍它的防撞技术的时候解释得很清楚,皮薄是为了在缩进的时候吸收能量。碰撞的能量不可能凭空消失。如果机体不能吸收能量,那么这部分能量就只能由人体来承受。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 在 iThinkPad (不断站在新的起点上)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种东西叫限力安全带:)
: 全世界的车都在用:)
☆─────────────────────────────────────☆
qsasl () 于 (Mon Dec 15 00:09:06 2008) 提到:
确实
叫那么说的人站出来
【 在 lilg (LILG) 的大作中提到: 】
: 非说lexus比bmw安全。。。
: 那就是扯了
☆─────────────────────────────────────☆
qsasl () 于 (Mon Dec 15 00:11:19 2008) 提到:
LEXUS在全球范围内的故障率和BMW可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个也是LEXUS在美国畅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电子势力和配置 秒杀
: 我就笑了
: 神舟的配置不知道秒杀了多少。。
☆─────────────────────────────────────☆
qsasl () 于 (Mon Dec 15 00:12:41 2008) 提到:
看来理论比实践更正确
【 在 thinkpadfan (找工作了,谁有消息给我发个信)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lexus这样级别的车
: 不存在高速轻
: 漂的问题
☆─────────────────────────────────────☆
elep0 (大象 Old Days) 于 (Mon Dec 15 00:23:34 2008) 提到:
你们再说不同的东西
【 在 qsasl ()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听说过这个概念,而且我也不理解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处
: 至少丰田在介绍它的防撞技术的时候解释得很清楚,皮薄是为了在缩进的时候吸收能量。碰撞的能量不可能凭空消失。如果机体不能吸收能量,那么这部分能量就只能由人体来承受。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修改:xahuer FROM 59.108.39.*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