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作者:综合报道
去年谋求上市的国内众车企无一“圆梦”,但今年有望取得实质性突破。日前
,广汽集团已启动整体上市计划,拟借壳骏威汽车而登陆香港市场;无独有偶,一
汽集团的整体上市也是箭在弦上;此外,奇瑞汽车、力帆汽车、比亚迪、众泰汽车
等多家公司的IPO也在有序推进,车企今年有望掀起上市潮。
上市车企优势显现
在快鱼吃慢鱼的竞争机制下,为提高市场话语权且不被吞并掉,做大做强成
为众车企的终极目标,而资本市场无疑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强大助推器:上汽实现整
体上市后,销量跃居国内龙头老大,并日渐拉开了与第二名的差距;福田汽车上市
后,已由生产四轮农用车的小厂商发展成拥有高中低端卡车和客车的国内龙头商用
车制造商,上市至今,其主营收入增长了22倍,并将昔日竞争对手远远地甩在了后
面。
资本市场对车市的强大支持功能还可以从去年的销量中找到注脚,去年销量
增速没有跑赢大势的车企,均是没有上市或主要资产没在上市公司的车企。相形之
下,上市车企均取得了不俗业绩,整体上市车企全年销量约为1008万辆,占总体销
量的近75%。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汽车业固定资产投入大,投资周期长,需要巨额资金
进行长期投资支持,而这正是股权投资的优势。相较于银行贷款的间接融资而言,
虽然对大多数车企来说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并不难,但难的是一直奉行“只锦上添
花不雪中送炭”的银行对车企进行长期的坚定的投资支持,而一旦车企经营有风吹
草动,银行很可能会收紧银根进行抽资,这势必会影响车企的正常投资进度。而拥
有从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车企则坦然得多,毕竟多了一条融资渠道,且融资成本与
银行融资相比要低得多。目前,车企的负债仍然较重,据国泰君安汽车行业分析师
张欣介绍,去年,因车企大规模进行产能提升,负债达到7000亿元,提高了5个百
分点,银行利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车企跻身资本市场,好处不止如此。光大证券的分析师杨华超指出,车企上
市后,将会优化股权结构,提升管理水平,减少关联交易,从而为可持续发展建立
长效机制。此外,成为公众公司后,企业形象将会得到明显提升,中国有1.3亿股
民,上市后知名度会显著提高,产品品牌也会有相应溢价,从而带来更多商机。
在国内,此前已上市的汽车公司均已获得良好回报。如福田汽车,在1998年
上市时,公司仅是一个生产5万辆四轮农用运输车的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仅13亿
元。上市后,又通过配股和增发等进行了三次融资,目前已发展成产销超过60万辆
的知名商用车生产企业,2008年营业收入逾300亿元,与上市前相比增长了22倍。
目前,公司拟再次通过资本市场融资,拟定向增发募资25亿元投资重卡。依托资本
市场,公司信心十足。据公司新闻发言人赵景光介绍,根据规划,到2012年,福田
汽车整车产能将达100万台(其中北京厂区50万台)、发动机100万台,新增工业总
产值1000亿元,实现利税88亿元。到2020年左右,福田汽车商用车将力争实现全球
第一,福田汽车年总销量将超过400万辆,营业收入则将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资
本市场无疑增加了公司做大的豪情与底气。另一车企上汽集团也是利用资本市场迅
速做大做强,实现整体上市后,将“共和国的长子”一汽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车企上市后得到长足发展并不只是个案,从整体看,其发展态势明显强于非
上市车企。如2009年销量前十名中,未上市的奇瑞销量增幅为40.50%,落后于整体
增幅近6个百分点。而主要资产未纳入上市公司的一汽和广汽当年销量也远远落后
于大势,增幅仅分别为26.85%和15.33%。相形之下,已实现整体上市的上汽,去年
仍然是大象起舞,销量同比增长达57.23%,并以270.55万辆的销量傲视群雄,已与
第二名拉开了76万辆的销量差距。同样,长安也以56.25%的销量增幅、186.98万辆
的销量成为名至实归的“四大”之一,比亚迪、吉利等上市车企也分别取得了
160%和48.36%的增长。
目前,上市车企已是我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如销量超过12万辆的13家车企中
,未上市的仅有奇瑞汽车一家,其他车企均是整体上市或旗下拥有上市公司平台。
从销量看,上市车企去年共贡献了1008万辆的销量,占总销量的比例为73.90%。
整体上市大潮将起
2010年1月19日,广汽集团控股的香港上市公司骏威汽车发布公告,广汽集
团已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新上市申请,广汽集团将借壳骏威汽车在香港挂牌上市
。骏威汽车于1993年在港上市,其资产包括广汽本田的50%股权、本田出口基地的
股权及广汽的客车资产等,广汽在该公司占据37.9%股份。根据方案,广汽集团将
以新上市的股份为对价全面收购香港骏威,非现金对价交换骏威股东持有的骏威股
票。
一直致力于A+H比翼上市的广汽,此次H股单飞上市,也是有自己的苦衷。按
照我国新的会计准则,没有控股权的合资公司将不能合并进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只能采用权益法核算在两家合资公司的投资收益。而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净
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投资的收益,是不符合证监会IPO规定的。
由于广汽集团下属盈利能力最强的核心资产是广本和广丰,其均持股50%,与外方
共同控制,如此一来,广汽集团要想在A股以IPO形式整体上市,还需走特批程序。
而与此同时,公司巨额投资项目嗷嗷待哺,其中广汽自主品牌乘用车起步产能为
20万辆,第一期投资就要68亿元。因此,先绕道H股上市成为首选。广汽集团总经
理曾庆洪曾表示,“上市是广汽最重要的战略,不仅为了融资,也是广汽做大做强
成为世界级企业的需要。”
不过,公司在A股整体上市仍是进退自如,因去年公司已收购了长丰汽车的
股权。虽然广汽集团称相对广汽集团的资产来说长丰汽车的壳太小,而且,广汽集
团上市会给A股市场造成冲击,但分析人士认为这都不是难以逾越的槛。广汽集团
借壳完全可以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其资产对价部分以长丰股份的形式支付,
另一部分则可以现金方式支付,如此一来,整个资产都能进入上市公司。至于冲击
A股市场问题,则更没必要担心。目前A股市场容量越来越大,中国北车、中国建筑
等都比广汽集团要大,但对市场并没有形成太大冲击。
与广汽一样迫切需要上市融资的还有一汽集团,作为“共和国汽车业的长子
”,目前已被上汽甩在了后面,虽然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但由于主要资产均未进
入上市公司中,因此没有形成合力,融资规模也难于满足公司的整体发展。此前,
市场上也不时有有关一汽整体上市的传闻,但总是未能成行。不过,有消息人士透
露,今年一汽有望梦圆A股。
IPO有望实现突破
整体上市箭在弦上,车企的IPO也是继往开来。如与广汽一样急需融资的奇
瑞,据其公开的投资计划,2008年到2012年的五年计划中,奇瑞汽车将投入庞大的
150亿元以上,包括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的扩张和关键零部件总成的建设在内。虽
然公司去年引入了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战略
投资者,获得了29亿元融资,但与其庞大的投资相比,该笔资金显然偏小。为此,
公司已启动了IPO,目前正在等待证监会审批。
此外,力帆集团常务副总裁关锋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力帆汽车A股上
市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各项审计工作都已完成,将提交IPO申请。而众泰汽车等
公司目前也走在IPO的路上。
再融资风生水起
目前,车企的再融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港股公司的回归,二是A股上市公
司通过配股、增发或发可转债等在资本市场进行筹资。
港股公司中,比亚迪已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上市申请材料。近年,公司产销
量大增,连续实现了销量翻番目标,今年又拟定了增长100%、销量达80万辆的目标
。为满足销量要求,公司近年大举投资,如比亚迪西安二厂项目,拟新增40万辆整
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规模,目前已经动工并完成部分工程的建设,总投资达50亿元
。此外,为满足公司汽车产销提升增长的需求,深圳坪山二期也已开工,后续工程
包括涂装二期、冲焊二期、冲焊三期、总装三线建设工程等都在施工建设。这些都
需要资金支持,而一旦回归成行,凭借民营企业良好的运营机制,很可能对我国汽
车业中的“四小”形成冲击。而另两家民营车企,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也有意回归
A股。
A股上市公司中,趁着国内良好的汽车产销形势,利用资本市场快速做大做
强成为部分车企的选择。除福田汽车拟定向增发募资25亿元投资重卡外,曙光股份
股东大会也于上月29日决定通过配股融资4.8亿元计划,所募资金通过向全资子公
司大连曙光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增资的方式,实施大连曙光汽车零部件制造基
地建设项目,项目完工后将具备年产5.5万辆皮卡、SUV配套车身的生产能力。
--
FROM 61.15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