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北京市有12辆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但是其“电动车”的概念已经被人偷换。这12辆理工华凌公司的公交车车所用的电源是传统的铅酸电池,这样的电动车根本不是什么新技术的象征。在美国福罗里达州,很小的汽车修理厂就可以非常熟练的将家用汽车改装成铅酸电动车。这已经是在20世纪就已经实现的事情了。北京先前宣传和投入研发的是锂离子二次电池电动汽车,而不是这非常成熟的铅酸电池汽车。这二者的差别就像传统相机和数码相机之间的差别一样大。
在去年的世博会上,电动汽车项目占据了非常大的比例。但当时的电动汽车项目是清一色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汽车。但是,这些项目宣传的技术指标有很大的水分,甚至已经超出了电池材料指标的理论值。只有在你对那些宣传员表明自己也是“圈里人”以后,他们才会在脸上露出不太自然的微笑。言下之意就是都是混碗饭吃的,别太较真。
可老百姓等的是可以乘坐的电动汽车,领导们也在等着剪彩。这些挥霍了N多亿自己的研究单位和企业总得给世人个交代。于是,根本不用我们开发研究的铅酸电池公交车出现了。其技术指标是可以行驶100公里,这与华凌公司自己宣传的锂离子二次电池电动车250公里的续驶里程差了一倍多。
与锂离子二次电池不同,铅酸电池是有污染的,大量的铅会对环境造成非常大影响。另外由于铅酸电池是液体电池,在碰撞发生时,会很容易发生硫酸外泄,对人体形成危害。当然,这些危害比起锂离子二次电池来小多了,锂离子二次电池——在爆炸时——比相同重量的炸药还要厉害很多。
其实有头脑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能源短缺、电源技术领先的日本为什么立刻使用电动公交车?关心环境的法国和德国人为什么也没有采用电动公交车?而只有北京,这个连欧三标准都无法实施的城市,竟然投入巨大要开发电动汽车呢?其中道理大家都知道,所有中国人其实都是“圈里人”。
当我们的领导热血沸腾的要大搞“绿色奥运”的时候,他们有没有认真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当电源技术远没有达到要求的时候,就一阵狂赌,期待着“技术大跃进”。其结果只能与58年的大跃进一样,靠吹牛和欺骗来粉饰失败。
现在好了,在骑虎难下之际,变通的办法来了:用铅酸电池汽车代替锂离子二次电池汽车,堵了不同意见者的口——我们有了实用的电动汽车;开了老百姓的心——这新鲜玩意儿造出来了。肥了某些人的口袋——挂羊头卖狗肉。
如果,仅仅是辛酸的如果,将那么多亿的资金在10年里用到实实在在的电源技术开发上,我们也许可以超过日本,达到世界电源技术的顶峰。这些资金的数目已经远远超过了松下、东芝等日本公司的研发费用。
我们现在以类似于北洋水师覆灭的心情看待电动公交车的运营:我们本来有机会在未来的能源技术上成为世界强国,可如今,我们也许在这个更加漫长的世纪里,靠着我们最讨厌的那个国家的技术施舍过活。
--
FROM 221.21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