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touba对AVL的意见是不小,这很好,只有把这些complain说给他们听,他们才能提高。不过我也想说几句:
1。每个公司都有他的优势和劣势。其实avl的优势还是在他在powertrain的design,simulation,development,这毕竟是avl的根。当然现在testbed相关在慢慢赶超前者,原因先不说了,明眼人自然明白。avl的design绝对是可以做好,但就像楼上的师兄师姐说的,他肯定不是每个项目都100%。如果你不提要求,说实话,很多东西是不会做的。design内部的水平当然也参差不齐。我也遇到过东西很差的项目,但单单说avl的design是很片面的。touba肯定做过很多项目了,当然项目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应该了解,所以不能光看表面的。
2。中国客户是很特殊的。前面说到客户要提要求,尤其是在合同里。但现在国内客户的水平确限制了自己的主动性。但是好的一面是,大家也学到了很多。其中当然有技术,但严谨的态度尤为重要。说句不好听的,现在国内自己的设计开发可以说没有什么规矩。其次,特殊性还在于我们的基础加工水平很低。也就是设计出来,但不一定能做出来。也许你看到的不是avl的设计,而是客户的改动,因为设计的决定权往往是在客户手中的,他们所做的改动,也不一定咨询过avl。我决得基础加工水平是限制中国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
3。最后说说avl的设备。我觉得还是很好的,要不然这么贵你也不会买。出问题是很正常的。我们自己的testbed也经常出问题,关键要维护好。而且我个人的感觉,维护的水平越来越高了:) 至于那个什么垫片呀,我们换也要买,也是这么贵。
抛砖引玉,请不要转载。我现在在avl工作。
【 在 touba (那么一瞬间·留下来的笑已成永远)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声明我没有攻击这个公司的想法……嘿嘿。
: 就像上次讨论的,我一直觉得AVL根本就没有在机械设计上的长项,毕竟他们理论研究作的多一点,今天终于又受其影响一次。
: 客户的项目,歧管是AVL设计的,据说花了不少钱。但绝对是个没有技术含量的歧管。进气直接选择中间对称,节气门体位于谐振腔的中间。这样可以避免因歧管长度和进气波动带来的各缸进气的不均匀。当然这种取巧的设计也不是不可以,但显然这样设计的难度要低得多。
: ...................
--
FROM 211.1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