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A1ax (008)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共轨柴油机在国内到底前景如何?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Oct 27 11:00:16 2006), 站内
:
: 看到不少人看好共轨柴油机
柴油机,不只有共轨柴油机,
1)大功率柴油机上,就是那些发电啊,船用阿,什么的,
共轨不多,单体泵什么的都是出路;
2)小功率柴油机,就是那些小型柴油机,也不会用共轨,
因为共轨成本高;
3)所以,共轨柴油机用在哪,就应该清楚了,当然,车用
柴油机也不会只有共轨的,虽然共轨是方向;
国内的情况:
(1)第一代电调有,不电控的多数,2004年欧2,2007年欧3,
必须电控;
(2)国内各个油泵油嘴厂,都在做单体泵和共轨,共轨基本上都是
仿博世或者电装的,比如无油所那个。每次在技术革新的关头,要
么生存,要么死亡。
机械液力系统,虽然国内设计能力不怎么样,但是剖后再研究,
能力还是足够的;
关键是机械制造技术不行,即使设备进口(这是肯定的),也不是什么
丢脸的事,但是还是有些技术过不了关,比如高压油管处的焊接。
ECU,关键还是软件的问题,传感器,在这个全球化的经济共同体里,
买几个传感器又有什么,车上又不会用kistler的压力传感器,而且
车用传感器精度也要求不是特别高,价格也不高,有些国内也能生成。
控制软件是个无底洞,一套喷射装置几k,一个电控单元也要这个价,
bosch给你匹配一台发动机要1千多万呢!
现在是关键的两年,如果在这两年内,国内能有所成就,就会避免
重蹈汽油机电控的覆辙。任重道远啊!
不要灰心,就这个共轨系统,不会被外部人独占的。
:
: 个人的意见 国内搞共轨柴油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 真正决定共轨系统品质的 是精密加工制造技术和高精度传感器技术
: 没有第一个 高压油泵 喷油嘴 油轨质量就无法保证 特别是喷油嘴
: 无法实现高精度分段喷射 整个系统几乎就失去意义
:
: 没有第二个 ECU IC再高端 算法再好也没用
:
: 以上还没有涉及到开发工具 特别是硬件
:
: 说到底 还是基础工业的底子太薄
:
: 不知道大家对这个问题看法如何?看好柴油和不看好柴油的
: 能不能谈谈各自的理由?
: --
:
※ 修改:·lofuture 于 Oct 27 13:19:15 修改本文·[FROM: 222.130.210.*]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newsmth.net·[FROM: 211.126.249.*]
--
修改:lofuture FROM 222.130.210.*
FROM 222.13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