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二段旅程
[小标题] 痴心不改
2006年4月,赵福全前往美国参加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的年会。在一个华人汽车工程师的座谈会上,一些汽车海归发表了归国的感想。当这些尚未回国的华人工程师问赵现在是否应该回国的问题时,他以“回国有一百个理由,不回国也有一百个理由”的句式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赵福全对《汽车商业评论》复述了当时的演讲。他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要想回国的人可以找一百个理由回去,要想不回国的人可以找一百个理由留在美国。在美国的中国人,选择回去和留在美国,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为什么?回中国,那里有自己的文化,吃得也好,成就感也大,自己一个假洋鬼子还受重视,那多好。”
赵福全这样阐述回国的理由:“我在国外住了20年,跟父母也只有通通电话听听声而已。这次回沈阳和我父母住了一年多,我父亲特兴奋。每天晚上10点回来,他对我说,你刚应酬完,吃了很多东西,我领你出去散散步,实际是老头对我回来特别兴奋。有永远跟你说不完话的老父亲,那种东西我能感受到特甜,有时跟我父母住久了,因为一些生活习惯的事情也会吵架,但对我说那也是幸福啊。”
赵对那些提问的工程师们说,回国的第二个感觉就是“国内吃得真好”。他当时讲完,大家一片掌声。因为这些东西都是每个人的切身体会。赵福全自己吃西餐绝对没有问题,但有中餐绝对不吃西餐。他英语讲得很好,但有中国人时我绝对不讲英语。
他继续回忆当时的情景:“不想回国的人可以找一百个理由不回国。中国到处都有骗子,还有被抢的可能性,绝对不能回去。美国是蔚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在中国只有小学课本里找到,在美国天天可以看到。你问我该不该回国,我哪知道,反正我回去了,所以我从来不会跟任何人确定你该不该回国。你不要认为我在国内混明白了,就说海归回去都能行;也不要因为我混不明白,海归就不要回去。实际上每一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但是最后 ,赵福全还是告诫这些华人工程师:“在美国,30岁已经知道60岁的生活了,中国永远都未知,明天真的不知道会怎么样,所以我是抱着一种探险的态度回国的。你别以为我这么理智,有的时候你想一年的事不过就是两秒钟做的决定。而且回国也要赶上机会,以后这种机会越来越少,因为国内各方面的水平都在提高。我记得我刚出国的时候,有人要回国,国内会把他捧到天上,但是现在不会了。”
赵福全看似调侃的演说实际证明回到中国对于事业人生充满价值。而作为汽车海归第一人的许敏向《汽车 商业评论》充分肯定了他回国的选择。“今天的许敏和三年前的许敏是不样的,三年前的许敏也就是在美国当了个小领导,没做过一整套产品研发的团队建设,也没有做过具体的产业化产品。但是,难道许敏就定位在做个小领导吗,不是这样的。我回来了,做了三年多的工作,做了那么多真正的产品,这是有目共睹的。 ”
他对于自己的离职并不伤感。他说:“即使这样,闯到今天,我个人认为我们还是成功的。所有离职的海归,无论是被动离开的还是主动离开的,没有人再回美国,相反却是跳到一个更好的平台,没有做得比以前差的。”
许敏相信,中国汽车的工业需要大量的海归。搞汽车工业,需要引进技术,引进设备,但是引进人才是引进性价比最高的。他说:“你是想买个设备,买个图纸,还是需要人?如果把这个人引进来,就是带来知识,带来积累,带来信息,带来人脉关系,这个引进是非常划算的。引进人才是建立我们自主开发体系最快最见效的手段,因此海归们回到中国大有可为。”
不过,许敏还是提醒所有的已经或者将要回到中国的海归:“不管什么人,带着海归的光环回到中国,他都想追求个人更大的空间。但是一个本土汽车公司,特别是一个国有的本土汽车公司,在使用海归的时候,常常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他们可能以海归装点门面,并不想用这些人来做真正的事;他们可能目光短浅,过河拆桥;他们中的个别领导人可能心胸狭窄,容不下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因此,一旦归国,需谨慎选择。”
[小标题] 重燃激情
2006年9月15日,许敏以及随同他离开奇瑞的海归们决定重新工作。此前,他告诉《汽车商业评论》,源于对在国有体制下工作的深深失望,他们一度决定单枪匹马、自起炉灶,成立汽车设计和研发公司。为此,他们遍访中国汽车公司,寻找单干的依据,最终觉得时机尚未成熟。
中国汽车第一批海归的历史进入了第二阶段。祁国俊说:“我们在第一阶段进入了一个并不了解的主机 厂,第二阶段就是要用第一个阶段所学的经验教训,在第二阶段做得更好。我们不愿意继续重复过去的错误,我们希望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达到事业的新的高潮。”
因此,去什么样的地方工作,在这些海归心中已经非常明确。以许敏为首的这些从奇瑞离职的海归,很快就确定了新工作。9月29日,许敏确定了他的工作,回到离开了22年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任校长助理兼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祁国俊于10月7日到吉利上班,他的头衔是吉利汽车总裁助理、济南吉利研究院院长;李茗也在10月加入上汽技术研究院,出任混合动力部门的技术总监。
许多人对于他们迅速找到新的岗位赶到惊讶。祁国俊说:“我以前在美国的老板知道我离开了奇瑞以后,马上给我一个电子邮件:你还是回来吧。”但祁还是相信自己的事业在中国。
祁国俊为什么选择了民营企业吉利汽车?根据他的描述,吉利现在正积极谦虚的向一切好的企业学习。李书福非常迫切地带领企业朝着正向研发的方向发展。李书福非常迫切地希望带领企业向正向研发的方向发展。
“吉利有可能会作好。吉利是私人企业,如果对他的利益有利,对他的梦想有利,他是会全力支持的,即使小兄弟挡路,他也会把他们干掉的。而一些国有企业则不是这样。”他说。
稍后离职的赵福全和祁国俊一样,也来到了李书福的麾下。当赵福全离职之后,因为电话联系不上,李书福一度还认为他已经回到美国,甚至在美国发起了寻找赵福全的行动。
12月1日中午,赵向他所有的朋友发短信汇报他新的选择:“我于11月1日加盟吉利,担任集团副总裁兼吉利欧美汽车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欧美工业园是为吉利出口欧美的产品做企划和设计,包括供应商体系的建立。”
赵福全表示,离开华晨一个月,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吉利。“不管怎么说,我这人虽然并不是影响巨大,但最后还是把我的庄严一票投给吉利了。”他说:“我也有很多选择,我也可以去别的企业,也有很多企业找我。我认为不是说我自己有水平,而是中国现在还是缺人才,尤其缺乏那些有海外经验,回来干了两年半还做 了一些事的人。”
在他们之前,韩志玉已经就任湖南大学先进动力总成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在10月15日,他正式出任长丰(集团)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在长丰肩负三项使命:发动机、轿车以及集团汽车的整个产品战略规划。为什么时隔半年才进入企业?韩志玉说:“我跟魏建军有一个君子协议,半年之内不当他的竞争对手,从4月15日到10月15日算半年。”
韩志玉和长丰签署了3年的劳动合同,薪水同在长城汽车类似。此前,他与长城汽车也签署了3年的合同, 但是未能到期,不过并未受到任何惩罚,相应的工资待遇亦悉数获得。而以许敏为代表的离开奇瑞的海归们,则不得不接受罚款,不交罚款被诉上法庭的处罚。“李总(长丰总裁李建新)是非常大度、非常尊重人的。”韩志玉说,“我们又将进入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