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情是一个怪圈,市场经济的规律变向地体现得很明确。
技术人员没有经验,没有积累,也没有好的待遇,不是说每个人都是甘于奉献的热血男儿,也并不是技术人员想把事情做好就可以做好的。
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有好的管理水平,好的供应商管理,可能会好很多;但是管理者同样没有经验,同样没有积累,也没有好的待遇,于是都想其他办法挣钱,比如说控制供应商,比如说回扣什么的,而且尽量压低供应商成本。
按理说,也并不是说国内的低成本供应商做不好事情,但是没有办法,其他环节的成本花的冤枉钱也太多了,同样的供应商,如果供给整车厂的零件价格跟直接供给售后店的价格可能差别就很大。而且,供应商同样需要积累,没有初期整车厂的提携和辅助,零部件厂也不好壮大发展。
国产车与国外车比,我们缺的是人家积累的那几十年,是那个完全是市场保护而快速发展的几十年,然而现在我们要‘穿草鞋’与人家‘坐飞机’比赛速度,我们输在起跑线上。
所以,这是一个圈,市场(消费者)——整车厂——零部件厂——基础工业……,整车厂需要市场的眷顾,零部件厂需要整车厂照顾,而且企业的生产很大程度上又受制于基础工业。我觉得,如果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需要首先着手的是市场,或者由政府来扮演这个特殊的消费者,有市场的保证,整车厂才能生存,才能给各个环节带来利润,从而才能带来技术进步和技术积累,也才能充分刺激整个基础工业不断发展和技术革新。
【 在 flyfish007 (十年光棍~~幸福中) 的大作中提到: 】
: 为什么国产车这么烂?
: 我不是业内人士,但每次看车展的时候,打开国产车的舱盖,里面的布局那个乱啊,
: 各种线和管子放的乱七八糟,国外的车尤其德国车,给人看上去就是一种美感。
: ...................
--
FROM 58.1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