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AUTOSAR会怎样?
与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中的可执行程序( Windows上的*.exe, Linux里的*.out,
Mac OS中的*.app )相互不能通用一样,各家供应商的ECU甚至是同一家供应商的不同
ECU,软硬件构造也是千差万别。这种差别在汽车电子设备急剧复杂化的今天,给开发
者们带来非常多问题,无形中增大了开发成本。
举几个例子。
1. _MCU不同,无法高效整合软件_
我在的组去年开发了一套发动机控制的功能,可以通过曲轴的瞬间转速变化推测
燃料的质量。这套功能在丰田的V-8上运行得很好,所以我们就想把它移植到Mazda
6(L-4)上。但丰田的ECU的MCU是NEC的,Mazda 6的是瑞萨科技的,平台不同。本来我们
想做的只是看看同样的控制功能在另一台车上运行的效果,却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仔
细分析两个MCU之间的差别,从寄存器地址,到操作系统中任务的时间分配,根据这个
差别修改原来的软件,让它能够在Renesas的平台上工作,编码,单元测试,功能测
试... 等到真正的评价试验能够开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试验过程中又因为移
植过来的软件有bug需要修改,被中断了好几次。最后拿到试验结果,都已经是3个多月
以后的事了。最囧的是实验结果一点也不理想,实验前期为了修改软件花的时间最后都
打了水漂。
还有一种情况跟上面这个很类似。一般厂商在开发新发动机时都会找供应商做几
个Demo。 有的厂商会给出他们想要的部分的控制策略,要求供应商开发出剩余的部
分,然后整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首先搞清楚厂商给出的控制策略和平台特性就及其困
难。把这些思想“翻译”成C语言, 嵌入到自己的ECU软件中重新优化,要保证任务,中
断,通信,电路的配置正确,更重要的,发动机的控制不能有一点问题。这种活儿,没
有小半年根本搞不定。 另外,供应商把一部分的开发委托给第三方开发者
(Ricardo,AVL之类)也是常有的事, 他们的工程师用的系统又不一样(一般都是快速成
型和bypass的那一套工具链) ,交过来的东西免不了又要做一番大修改才能用。
2. _软件黑箱提高门槛_
今年春天我买了辆新车。在选择配件的时候,我发现如果要买厂家原装的导航系
统,最便宜的也要一万多。但网上的商店,功能相等的外置导航系统,最便宜的不到两
千,差了近5倍! 我去问同事,凭什么原装的导航这么贵,他告诉我这个是Aisin造
的,我就明白了。 丰田把自己的软件做成黑箱,接口只公开给自己的集团成员,这样
爱信这种根本没有做导航系统专长的公司就能掺和进来。 做出来的东西虽然贵,但买
新车的人都不愿意带个外置的导航,所以可以把这部分成本摊到消费者身上,后者必须
为这种其实没有什么竞争力的产品买单。这反映了一个在汽车行业其实很普遍的现象,
很多公司在某一领域积累了大量的know-how, 也具备造出更低价格产品的能力,却被软
件黑箱这堵不可逾越的高墙挡在市场门外,真正被牺牲掉的则是消费者。
AUTOSAR的出现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AUTOSAR 的软件平台 (BSW,这个下篇文章会
介绍) 可以屏蔽硬件之间的差异,方便开发者移植和整合软件;标准化的开放接口
(RTE,SW-C interface)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还能吸引更新更好的供应商进入这个市
场。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各种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周期都会大幅缩短,新功能新特性出
现的速度加快,价格也会变得越来越便宜。
--
FROM 61.12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