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verduck (工科WSN) 于 (Mon Aug 10 09:15:22 2009) 提到: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vbob (vbob),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发改委承认以市场换技术在汽车领域失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10 08:06:00 2009), 站内
发改委批评一汽二汽 不能再沦为“洋打工工厂”(图)
新闻来源: CCTV 于August 09, 2009 13:18:20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观
点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博士认为,中国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
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些企业在整车生产方面
也获得了核心技术,但对于目前各地兴起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吸取传统汽车产业
的教训,在传统汽车领域,国内大的汽车工厂已经成了洋品牌的打工工厂,生产出的汽
车产品也是万国牌,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国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各地都上汽车
项目,并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人
www.6park.com
发改委专家批评一汽二汽,新能源车不能再沦为“洋打工工厂”
www.6park.com
以往只是停留在科技概念上的新能源汽车,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国际各大汽车展上,新能源汽车都是最大的亮点,从燃料电池到油电混合,各种车型
层出不穷。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特别安排100亿元专项资
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并计划三年内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种种迹象
表明,汽车业的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国内汽车行业对此做好了准备吗?
汽车业的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国内汽车行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今年7月18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嘉定区国际汽车
城,这个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规划面积为9.5平方公里,一期投资将近30亿
元。
上海市嘉定区区长孙继伟:“这个以后未来我们新能源一些重点的一些研发机构也
会集聚在这个区域里面,那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方面,我们集中在9.5平方公里的产业
园,产业基地,以后新能源的它的整车生产还有它的核心零部件,我们都会放在汽车产
业基地里面。”
嘉定区区长孙继伟给记者拿出了一张规划图,从这张规划图上,我们看到新能源汽
车产业基地就在方圆65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汽车城里。在基地周边落户的上汽汽车工程
研究院、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地面交通风洞实验室等机构为新能源汽车的发
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而且这里经过多年传统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基础设施。
www.6park.com
孙继伟:“到2012年我们能形成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检测或者中高级新能源汽车的
生产,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而且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出口基地,然后到2015年能够真正把
这个,新能源产业基地做成一个全国领先的,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力的这样一个新能
源产业基地。”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汽集团已经与上海市嘉定区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合作协
议,而且圈定了 800亩土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按照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
业化目标,2010年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插电式强混轿车、纯电动轿车上
市。另外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也有意进驻这个产业基地。按照嘉定区的规
划,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建设,拉近与发达国家汽车发展的距离。
上海国际汽车城总经理荣文伟:“我们中国尽管引进了很多合资厂商,但是它的一
些核心的技术,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毕竟还有大概20、30年这么一个距离,而且短时间内
我们很难超越,新能源这块来讲,我们现在都跟国外,都面临着共同起步的一个阶段,
应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我们实现超越的可能性更大。”
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设想,到201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将达到
900亿元。不过记者在嘉定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看到,这里除了道路、水电等基础
设施已经完备以外,还没有真正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或者零配件企业开始在这里安营
扎寨。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把图纸上的规划变为现实,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孙继伟:“我觉得现在还很难说,但是我们反正努力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就是说
,这个关键要看市场,就要看市场的一个接受度,到底市场对新能源的接受,以及对新
能源的它的认可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新能源汽车是否能成为撬动经济的新支点?
www.6park.com
备战新能源汽车的,远不止上海一个地方。早在去年12月份,占地1000亩,总投资
50亿元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就已经在北汽福田落成。今年4月份,天津
规划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部基地,规划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 30亿元
以上。与此同时,重庆、武汉、深圳、济南等地也都拿出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计划
。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如大家所愿,马上成为撬动经济的新支点吗?
作为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博
士认为,中国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
大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些企业在整车生产方面也获得了核心技术。
但是对于目前各地兴起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要对我们新能源汽车
的开发要有充分的自信,不要过于依赖国外,避免重复走以前传统车的老路,这是我们
面临的挑战,总体来说就是如何来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曾经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初期,上汽主要采取采购关
键零部件的办法,来解决汽车的动力问题,北汽 福田汽车(行情 股吧)的大型混合动力
客车同样也是采用了国外的关键零部件。这样的发展思路,让很多专家感到忧虑。李俊
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作为一直关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的专家,他认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吸取传统汽车产业的教训。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从整个生产量和消费量来说都是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的汽车都是外国牌的,几乎没有像样的自主突破,就大家都没有关注这一个
东西,是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是一个汽车的整个消费大国,但不是一个汽车的品牌大
国,我们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品牌都是国外的品牌。”
www.6park.com
李俊峰形象地指出,在传统汽车领域,国内大的汽车工厂已经成了洋品牌的打工工
厂,生产出的汽车产品也是万国牌,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国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
,各地都上汽车项目,并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
人。
李俊峰:“产生了依赖症之后,就很难去短期内发生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
大的汽车工业在自主品牌,在先进技术上,在这种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上都是很被动的
,原因都在这里。”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新车目录,国内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车型明显增多,包括天津一汽
、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汽福田、 长安汽车(行情 股吧)等多款混合动力或燃料电池
乘用车,其中东风还推出了混合动力和电动商用车。不过记者也发现,在这些企业所推
出的新能源汽车当中,仍然存在依靠国外技术的现象。
李俊峰:“我们强调是一种自主品牌,自主的技术自主创新你可以全球采购,你做
不了的东西可以全球做,或者你做不好的东西可以全球做,但是你要掌握核心技术,而
不是说我们做一台汽车要给人家多少专利费。”
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借着新能源技术改朝换代站上一个新的跳板?
www.6park.com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正如前面李俊峰
所谈到的,汽车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缺失,让这个世界第一大打折扣。然而,
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华晨、 一汽轿车(行情 股吧)、上汽荣威等一批
国产新能源汽车集体亮相,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中国汽车工业能不能借着新能源技
术改朝换代的机会,站上一个新的跳板?
在比亚迪公司总部,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把记者带到了他们自己建设的电
动汽车充电站里,在这里记者看到,一款新型电动汽车正在这里充电。王建均告诉记者
,这是一款他们正在研制的新型纯电动汽车,每天有专门的研发人员开着它进行各种路
面的试验。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这款车现在正在做试验叫E6,在我们
产品代号里叫 E6,一直在跑试验,国家公告之前会有个十万公里的试验,然后会在国
家天津中心,会有一个正面的碰撞,大量的碰撞,现在在做这方面的试验,等试验完之
后,会在年底会完成它的整车的公告目录。”
目前,这款比亚迪E6电动车正在申报国家新车目录,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上市销售,
售价大概在20万元左右。王建均介绍说,这款电动车是比亚迪自主开发,采用纯电力驱
动的方式,完全零排放的一款新能源汽车。
王建均:“这是一款纯电动车,它整个铺的电池容量会很大,远远高于F3DM,它的
纯电动状态下的续航里程达到350公里到400公里,就是在60公里等速的情况下,一直60
公里等速的话,它会能够持续到350到400公里的续航里程,完全替代了燃油车的这种续
航。”
记者:“像这种车能在家庭里或者用普通电源充吗?”
www.6park.com
王建均:“能用它充,但充的要慢得多,要充9个多小时,甚至更高,像这种快充
它就充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就能够充到它70%的能量。”
其实早在去年的12月份,比亚迪公司的一款F3DM双模电动汽车就已经率先上市销售
,如今在比亚迪公司总部大楼前面,就专门建设了一个电动汽车示范停车场,停车场最
明显的标志就是矗立着一排白色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些F3DM双模电动汽车不仅作为公
司的展示产品,而且还作为一些公司员工上下班或者在厂区里的代步工具。
记者:“这种电源是咱们家里的普通电源是一样的?”
比亚迪公司员工:“对,这就是我们家里面220伏的充电桩,这一个操作比较简单
,你像直接刷一次卡就OK了,也就说接通电源,就可以给车直接充电。”
在比亚迪的展示中心,王建均告诉记者,F3DM双模汽车的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系统
,都是自己研发和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记者:“核心的技术在哪儿,别人掌握不了的在哪儿?”
www.6park.com
王建均:“电池。”
记者:“就是电池?”
王建均:“我们的电池低容量,高放电,放电(倍值)非常高,成本也非常低,而
且我的电池是可以带电燃烧、碰撞,不发生爆炸,不像我们的手机电池,热量或燃烧就
会爆炸,就是我们的安全性非常高,而且成本也是相对较低的。”
今年1月份,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发出通知,在全国13个试点城市推广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通过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
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了抓住这个机遇,比亚迪在今年7月份,斥资6000万元收购湖
南长沙美的三湘客车的全部股权,从而获得公共巴士及大型客车的生产资质。
王建均:“所以说我们在上周,也就是(7月)25号,我们又完成了一家大客车厂
的收购,是湖南的三湘客车厂,在25号已经实现签字,我们希望我们的铁电池技术,能
够运用在公共交通上,公共交通的商业化要比乘用车的商业化更快一步。”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连股神巴菲特都看好比亚迪电动汽车的未来
,向比亚迪投下巨资,但是,巴菲特也许没有意识到,比亚迪在中国只是一个小车企,
尽管他有很先进的技术,但是当他的技术不能被大规模采用;当中国的几个大型汽车厂
依然引进国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并形成市场规模;当他的电动汽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和政策的扶持,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很难一帆风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自主品牌要上路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www.6park.com
从2008年12月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正式上市,到现在已经半年多过去了,但一直
没有针对普通消费者进行销售,那么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为什么得不到普通消费者的青
睐?
记者:“那像这样一辆车比普通车贵出多少?”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杨昭:“现在我们市面上销售的F3DM它的市场
零售价是14.98万,相比传统的我们的,燃油电力的F3的话,它价格高出7万左右,基本
上高出一倍?可以这么理解。”
比亚迪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F3DM双模汽车增加的电池、电机、电控等一整套系统
,目前的成本就是5万多元。在没有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下,这些成本很难降下来,这
也成为消费者难以接受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来说
,虽然在使用上更环保更省钱,但是目前的公共停车场并没有专门的充电设施,城市里
也没有专门的充电站。
王建均:“就是使用环境,大家用起来不方便,这个不方便关键是停车以后的充电
是不方便的,因为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施比较少。”
对于建设专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不仅成本更高,而且牵涉的部门和问题更复杂,
在这样专业的充电站里,虽然充电时间能够缩短,但是和传统汽车想比较,仍然占用了
大量时间成本。
www.6park.com
记者:“那像它充满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王建均:“需要半个小时。”
记者:“半个小时,那还是很快的?”
王建均:“但是和加油比起来,大家所有的意识都愿意和燃油车比较,燃油车可能
就是几分钟,收钱交钱然后走了,报个数,去刷卡交个钱回来人家加完了,人家就走了
,所以这个时间来说对消费者也是很有影响的。”
记者:“从投入市场到现在销售情况怎么样?”
王建均:“销售了大概几十辆车,并不是很多,这里包括一些前期试用的,包括送
给一些机构去试用的,这里面也包括深圳市政府的十几辆车,他们也在用,包括给(香
港)特区政府他们也要求试用。”
www.6park.com
但是我们来看看早就进入中国市场的丰田汽车,在过去10年中,丰田混合动力汽车
普瑞斯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尽管在中国销售不佳,但至今也已经销售了3000多辆。
今年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和北美的月销量更是超过万辆,而完全得益于政府的补
贴政策。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通过补贴等等各种手
段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也是顺应了全世界的一个总的潮流,现在不光是中国
政府,应该说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都开始进行大量的政策的鼓励和实际的推广方面的
补助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对于
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政策。不过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
所副所长李俊峰看来,不能只等国家的政策补贴,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更应该成为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引领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你是这么大的一个产业了,就应该回馈社
会了,你一千万的消费量,你有足够的,就是足够的这种经营的利润来支持国家的研发
,你不能全部躺在国家身上。”
李俊峰认为目前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基本是市场份额不大汽车企业,而从整
个技术水平、市场份额以及销售和维护系统来看,那些大公司都是有优势的,只有这些
大公司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中国汽车工业才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赶上世界水平。
李俊峰:“从电动汽车角度来讲不要再沦为,就说我说的第一个问题,要避免要沦
为新一轮的洋打工的工厂,我们现在一汽、二汽实际上现在就沦为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
这么一个境地,主打的品牌是国外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品牌,就说我们国家的这些骨干
企业,像刚才重复的一汽二汽上汽这些大的企业应该有更多的投入,国家也应该支持他
们有更多的投入来做好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www.6park.com
半小时观察:让新能源自主品牌不再尴尬
新能源的应用给汽车业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即将改写全球汽车业的版图。中国正
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完整的生产体系,还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是在电动车离
不开的锂电池制造上,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我们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
术抓到了自己手里,在汽车产业上打一场翻身仗,可谓万事俱备。
但是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路途并不顺畅,
而投入巨资兴建、三年后销售规模数百亿元的上海新能源汽车基地,走的很可能还是以
前汽车业的老路,采购国外的核心部件,这条路我们走了20多年,依托如今已经成为世
界第一的市场,本来应该诞生一批世界级的中国车企和品牌,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的核心
技术,我们每生产一台合资品牌汽车,我们都要向别人缴纳一笔数目不菲的技术转让费
用,大量的利润流进了别人的腰包。这样的发展道路当然不可能让中国的车企真正强大
起来。
正因为如此,所以包括比亚迪在内,奇瑞、吉利、长城等国产品牌的汽车生产商,
现在无一不将新能源汽车尤其电动车的研发放到了核心位置。但是如果继续延续以前的
发展思路,一味的拿钱引进,又依托品牌规模优势占领市场,国内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
所付出的努力也许会不堪一击。
正像我们在比亚迪身上看到的,跑在前面的电动车,眼下却面临着种种尴尬。这种
尴尬看起来,来自现实的应用环境,基础设施不配套,充电网络不完善,但是,根源却
在于我们汽车业格局所带来的现实,大型车企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引进几个新产品就
可能过得很好。而不甘心落后的民营中小车企,才希望能够通过新能源汽车,鲢鱼翻身
。看来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上路,除了需要这些民营、中小车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
政府政策的引导。
☆─────────────────────────────────────☆
rphome (人品之家) 于 (Mon Aug 10 10:12:52 2009) 提到:
昨天晚上的经济半小时吧?
一汽 二气还有上汽是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啊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vbob (vbob),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发改委承认以市场换技术在汽车领域失败!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Aug 10 08:06:00 2009), 站内
发改委批评一汽二汽 不能再沦为“洋打工工厂”(图)
新闻来源: CCTV 于August 09, 2009 13:18:20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观
点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博士认为,中国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
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些企业在整车生产方面
也获得了核心技术,但对于目前各地兴起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吸取传统汽车产业
的教训,在传统汽车领域,国内大的汽车工厂已经成了洋品牌的打工工厂,生产出的汽
车产品也是万国牌,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国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各地都上汽车
项目,并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人
www.6park.com
发改委专家批评一汽二汽,新能源车不能再沦为“洋打工工厂”
www.6park.com
以往只是停留在科技概念上的新能源汽车,从来没有像今年这样距离我们如此之近
。国际各大汽车展上,新能源汽车都是最大的亮点,从燃料电池到油电混合,各种车型
层出不穷。国家发改委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特别安排100亿元专项资
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并计划三年内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产能。种种迹象
表明,汽车业的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国内汽车行业对此做好了准备吗?
汽车业的新能源时代即将到来,国内汽车行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今年7月18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嘉定区国际汽车
城,这个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外冈镇,规划面积为9.5平方公里,一期投资将近30亿
元。
上海市嘉定区区长孙继伟:“这个以后未来我们新能源一些重点的一些研发机构也
会集聚在这个区域里面,那在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方面,我们集中在9.5平方公里的产业
园,产业基地,以后新能源的它的整车生产还有它的核心零部件,我们都会放在汽车产
业基地里面。”
嘉定区区长孙继伟给记者拿出了一张规划图,从这张规划图上,我们看到新能源汽
车产业基地就在方圆65平方公里的上海国际汽车城里。在基地周边落户的上汽汽车工程
研究院、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地面交通风洞实验室等机构为新能源汽车的发
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而且这里经过多年传统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形成了较为
完善的基础设施。
www.6park.com
孙继伟:“到2012年我们能形成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检测或者中高级新能源汽车的
生产,核心零部件的生产,而且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出口基地,然后到2015年能够真正把
这个,新能源产业基地做成一个全国领先的,在世界上也有一定影响力的这样一个新能
源产业基地。”
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汽集团已经与上海市嘉定区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合作协
议,而且圈定了 800亩土地作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基地。按照上汽集团的新能源汽车产
业化目标,2010年荣威750混合动力轿车上市,2012年插电式强混轿车、纯电动轿车上
市。另外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的汽车公司也有意进驻这个产业基地。按照嘉定区的规
划,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建设,拉近与发达国家汽车发展的距离。
上海国际汽车城总经理荣文伟:“我们中国尽管引进了很多合资厂商,但是它的一
些核心的技术,我们跟别人的差距毕竟还有大概20、30年这么一个距离,而且短时间内
我们很难超越,新能源这块来讲,我们现在都跟国外,都面临着共同起步的一个阶段,
应该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就是我们实现超越的可能性更大。”
按照上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设想,到2012年,上海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规模将达到
900亿元。不过记者在嘉定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看到,这里除了道路、水电等基础
设施已经完备以外,还没有真正的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或者零配件企业开始在这里安营
扎寨。到底什么时候能够把图纸上的规划变为现实,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孙继伟:“我觉得现在还很难说,但是我们反正努力去做这样的一个事情,就是说
,这个关键要看市场,就要看市场的一个接受度,到底市场对新能源的接受,以及对新
能源的它的认可程度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新能源汽车是否能成为撬动经济的新支点?
www.6park.com
备战新能源汽车的,远不止上海一个地方。早在去年12月份,占地1000亩,总投资
50亿元的北京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产业基地就已经在北汽福田落成。今年4月份,天津
规划设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总部基地,规划预计到2015年,将实现销售收入 30亿元
以上。与此同时,重庆、武汉、深圳、济南等地也都拿出了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计划
。新能源汽车真的能如大家所愿,马上成为撬动经济的新支点吗?
作为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博
士认为,中国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
大核心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一些企业在整车生产方面也获得了核心技术。
但是对于目前各地兴起的新能源汽车热潮,他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要对我们新能源汽车
的开发要有充分的自信,不要过于依赖国外,避免重复走以前传统车的老路,这是我们
面临的挑战,总体来说就是如何来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
上汽集团董事长胡茂元曾经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初期,上汽主要采取采购关
键零部件的办法,来解决汽车的动力问题,北汽 福田汽车(行情 股吧)的大型混合动力
客车同样也是采用了国外的关键零部件。这样的发展思路,让很多专家感到忧虑。李俊
峰,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作为一直关注新能源和汽车领域的专家,他认为,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应该吸取传统汽车产业的教训。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从整个生产量和消费量来说都是世界第一
,但是我们的汽车都是外国牌的,几乎没有像样的自主突破,就大家都没有关注这一个
东西,是一个汽车的制造大国,是一个汽车的整个消费大国,但不是一个汽车的品牌大
国,我们80%以上甚至90%以上的品牌都是国外的品牌。”
www.6park.com
李俊峰形象地指出,在传统汽车领域,国内大的汽车工厂已经成了洋品牌的打工工
厂,生产出的汽车产品也是万国牌,而根本的原因就是当时我国没有技术储备的情况下
,各地都上汽车项目,并长期依赖于外部的技术输入,造成了研发力量的薄弱、后继乏
人。
李俊峰:“产生了依赖症之后,就很难去短期内发生改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这些
大的汽车工业在自主品牌,在先进技术上,在这种品牌创新和技术创新上都是很被动的
,原因都在这里。”
根据发改委公布的新车目录,国内汽车企业的新能源车型明显增多,包括天津一汽
、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汽福田、 长安汽车(行情 股吧)等多款混合动力或燃料电池
乘用车,其中东风还推出了混合动力和电动商用车。不过记者也发现,在这些企业所推
出的新能源汽车当中,仍然存在依靠国外技术的现象。
李俊峰:“我们强调是一种自主品牌,自主的技术自主创新你可以全球采购,你做
不了的东西可以全球做,或者你做不好的东西可以全球做,但是你要掌握核心技术,而
不是说我们做一台汽车要给人家多少专利费。”
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借着新能源技术改朝换代站上一个新的跳板?
www.6park.com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正如前面李俊峰
所谈到的,汽车业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缺失,让这个世界第一大打折扣。然而,
在今年4月份的上海车展上,比亚迪、华晨、 一汽轿车(行情 股吧)、上汽荣威等一批
国产新能源汽车集体亮相,再次让人们看到了希望,中国汽车工业能不能借着新能源技
术改朝换代的机会,站上一个新的跳板?
在比亚迪公司总部,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把记者带到了他们自己建设的电
动汽车充电站里,在这里记者看到,一款新型电动汽车正在这里充电。王建均告诉记者
,这是一款他们正在研制的新型纯电动汽车,每天有专门的研发人员开着它进行各种路
面的试验。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这款车现在正在做试验叫E6,在我们
产品代号里叫 E6,一直在跑试验,国家公告之前会有个十万公里的试验,然后会在国
家天津中心,会有一个正面的碰撞,大量的碰撞,现在在做这方面的试验,等试验完之
后,会在年底会完成它的整车的公告目录。”
目前,这款比亚迪E6电动车正在申报国家新车目录,预计将在今年年底上市销售,
售价大概在20万元左右。王建均介绍说,这款电动车是比亚迪自主开发,采用纯电力驱
动的方式,完全零排放的一款新能源汽车。
王建均:“这是一款纯电动车,它整个铺的电池容量会很大,远远高于F3DM,它的
纯电动状态下的续航里程达到350公里到400公里,就是在60公里等速的情况下,一直60
公里等速的话,它会能够持续到350到400公里的续航里程,完全替代了燃油车的这种续
航。”
记者:“像这种车能在家庭里或者用普通电源充吗?”
www.6park.com
王建均:“能用它充,但充的要慢得多,要充9个多小时,甚至更高,像这种快充
它就充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就能够充到它70%的能量。”
其实早在去年的12月份,比亚迪公司的一款F3DM双模电动汽车就已经率先上市销售
,如今在比亚迪公司总部大楼前面,就专门建设了一个电动汽车示范停车场,停车场最
明显的标志就是矗立着一排白色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这些F3DM双模电动汽车不仅作为公
司的展示产品,而且还作为一些公司员工上下班或者在厂区里的代步工具。
记者:“这种电源是咱们家里的普通电源是一样的?”
比亚迪公司员工:“对,这就是我们家里面220伏的充电桩,这一个操作比较简单
,你像直接刷一次卡就OK了,也就说接通电源,就可以给车直接充电。”
在比亚迪的展示中心,王建均告诉记者,F3DM双模汽车的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系统
,都是自己研发和生产的,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
记者:“核心的技术在哪儿,别人掌握不了的在哪儿?”
www.6park.com
王建均:“电池。”
记者:“就是电池?”
王建均:“我们的电池低容量,高放电,放电(倍值)非常高,成本也非常低,而
且我的电池是可以带电燃烧、碰撞,不发生爆炸,不像我们的手机电池,热量或燃烧就
会爆炸,就是我们的安全性非常高,而且成本也是相对较低的。”
今年1月份,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发出通知,在全国13个试点城市推广节能与新能源
汽车,通过财政政策鼓励在公交、出租、公务、环卫和邮政等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使
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为了抓住这个机遇,比亚迪在今年7月份,斥资6000万元收购湖
南长沙美的三湘客车的全部股权,从而获得公共巴士及大型客车的生产资质。
王建均:“所以说我们在上周,也就是(7月)25号,我们又完成了一家大客车厂
的收购,是湖南的三湘客车厂,在25号已经实现签字,我们希望我们的铁电池技术,能
够运用在公共交通上,公共交通的商业化要比乘用车的商业化更快一步。”
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连股神巴菲特都看好比亚迪电动汽车的未来
,向比亚迪投下巨资,但是,巴菲特也许没有意识到,比亚迪在中国只是一个小车企,
尽管他有很先进的技术,但是当他的技术不能被大规模采用;当中国的几个大型汽车厂
依然引进国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并形成市场规模;当他的电动汽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和政策的扶持,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很难一帆风顺。以比亚迪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
自主品牌要上路恐怕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www.6park.com
从2008年12月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正式上市,到现在已经半年多过去了,但一直
没有针对普通消费者进行销售,那么节能环保的电动汽车为什么得不到普通消费者的青
睐?
记者:“那像这样一辆车比普通车贵出多少?”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杨昭:“现在我们市面上销售的F3DM它的市场
零售价是14.98万,相比传统的我们的,燃油电力的F3的话,它价格高出7万左右,基本
上高出一倍?可以这么理解。”
比亚迪的研发人员告诉记者,F3DM双模汽车增加的电池、电机、电控等一整套系统
,目前的成本就是5万多元。在没有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下,这些成本很难降下来,这
也成为消费者难以接受它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来说
,虽然在使用上更环保更省钱,但是目前的公共停车场并没有专门的充电设施,城市里
也没有专门的充电站。
王建均:“就是使用环境,大家用起来不方便,这个不方便关键是停车以后的充电
是不方便的,因为公共停车场的充电设施比较少。”
对于建设专业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不仅成本更高,而且牵涉的部门和问题更复杂,
在这样专业的充电站里,虽然充电时间能够缩短,但是和传统汽车想比较,仍然占用了
大量时间成本。
www.6park.com
记者:“那像它充满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王建均:“需要半个小时。”
记者:“半个小时,那还是很快的?”
王建均:“但是和加油比起来,大家所有的意识都愿意和燃油车比较,燃油车可能
就是几分钟,收钱交钱然后走了,报个数,去刷卡交个钱回来人家加完了,人家就走了
,所以这个时间来说对消费者也是很有影响的。”
记者:“从投入市场到现在销售情况怎么样?”
王建均:“销售了大概几十辆车,并不是很多,这里包括一些前期试用的,包括送
给一些机构去试用的,这里面也包括深圳市政府的十几辆车,他们也在用,包括给(香
港)特区政府他们也要求试用。”
www.6park.com
但是我们来看看早就进入中国市场的丰田汽车,在过去10年中,丰田混合动力汽车
普瑞斯全球销量超过100万辆,尽管在中国销售不佳,但至今也已经销售了3000多辆。
今年丰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日本和北美的月销量更是超过万辆,而完全得益于政府的补
贴政策。
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专家组组长欧阳明高:“通过补贴等等各种手
段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其实也是顺应了全世界的一个总的潮流,现在不光是中国
政府,应该说各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都开始进行大量的政策的鼓励和实际的推广方面的
补助手段。”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针对公共服务领域使用新能源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是对于
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政策。不过在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
所副所长李俊峰看来,不能只等国家的政策补贴,作为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更应该成为
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引领者。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你是这么大的一个产业了,就应该回馈社
会了,你一千万的消费量,你有足够的,就是足够的这种经营的利润来支持国家的研发
,你不能全部躺在国家身上。”
李俊峰认为目前自主研发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基本是市场份额不大汽车企业,而从整
个技术水平、市场份额以及销售和维护系统来看,那些大公司都是有优势的,只有这些
大公司走上自主研发的道路,中国汽车工业才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赶上世界水平。
李俊峰:“从电动汽车角度来讲不要再沦为,就说我说的第一个问题,要避免要沦
为新一轮的洋打工的工厂,我们现在一汽、二汽实际上现在就沦为这么一个不尴不尬的
这么一个境地,主打的品牌是国外的品牌,没有自己的品牌,就说我们国家的这些骨干
企业,像刚才重复的一汽二汽上汽这些大的企业应该有更多的投入,国家也应该支持他
们有更多的投入来做好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
www.6park.com
半小时观察:让新能源自主品牌不再尴尬
新能源的应用给汽车业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即将改写全球汽车业的版图。中国正
好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完整的生产体系,还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是在电动车离
不开的锂电池制造上,中国已经占据了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我们第一次把关键核心技
术抓到了自己手里,在汽车产业上打一场翻身仗,可谓万事俱备。
但是我们不无遗憾的看到,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先行者,路途并不顺畅,
而投入巨资兴建、三年后销售规模数百亿元的上海新能源汽车基地,走的很可能还是以
前汽车业的老路,采购国外的核心部件,这条路我们走了20多年,依托如今已经成为世
界第一的市场,本来应该诞生一批世界级的中国车企和品牌,但是由于没有自己的核心
技术,我们每生产一台合资品牌汽车,我们都要向别人缴纳一笔数目不菲的技术转让费
用,大量的利润流进了别人的腰包。这样的发展道路当然不可能让中国的车企真正强大
起来。
正因为如此,所以包括比亚迪在内,奇瑞、吉利、长城等国产品牌的汽车生产商,
现在无一不将新能源汽车尤其电动车的研发放到了核心位置。但是如果继续延续以前的
发展思路,一味的拿钱引进,又依托品牌规模优势占领市场,国内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
所付出的努力也许会不堪一击。
正像我们在比亚迪身上看到的,跑在前面的电动车,眼下却面临着种种尴尬。这种
尴尬看起来,来自现实的应用环境,基础设施不配套,充电网络不完善,但是,根源却
在于我们汽车业格局所带来的现实,大型车企没有技术创新的动力,引进几个新产品就
可能过得很好。而不甘心落后的民营中小车企,才希望能够通过新能源汽车,鲢鱼翻身
。看来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的上路,除了需要这些民营、中小车企自身的努力,更需要
政府政策的引导。
☆─────────────────────────────────────☆
WFlying (麤精神) 于 (Mon Aug 10 10:17:21 2009) 提到:
什么时候才能承认成品油定价失败呀
☆─────────────────────────────────────☆
lzy (大叔) 于 (Mon Aug 10 10:33:08 2009) 提到:
发改委啊
就你们那成品油定价还好意思去说汽车厂商...
☆─────────────────────────────────────☆
hance (回锅肉^小五台,恍如隔世) 于 (Mon Aug 10 10:38:56 2009) 提到:
怎么失败了,太低了?
☆─────────────────────────────────────☆
pigment (时光~~不觉流水年长) 于 (Mon Aug 10 10:56:40 2009) 提到:
我觉得国内油价很低啊
☆─────────────────────────────────────☆
WFlying (麤精神) 于 (Mon Aug 10 10:57:51 2009) 提到:
winner你好
☆─────────────────────────────────────☆
tianshen1981 (努力减肉) 于 (Mon Aug 10 11:06:45 2009) 提到:
记得中科院的院士已经说过了:中国的汽车行业也就是在回光返照而已
现在除了粮食不由洋大人控制
水务等不都是人家的了吗
当肥猪就要有当肥猪的自觉
☆─────────────────────────────────────☆
lloong (lzyy) 于 (Mon Aug 10 11:44:09 2009) 提到:
国企就是败家子!
更难以容忍的就是最近的钢铁企业的例子,不但败家,而且还傻呼呼地成了卖国贼!
☆─────────────────────────────────────☆
s12345678 (无) 于 (Mon Aug 10 11:59:13 2009) 提到:
发改委这个怪胎的成立,是最失败的事
☆─────────────────────────────────────☆
TCS (最高三人团之三) 于 (Mon Aug 10 12:00:26 2009) 提到:
你炮打宝钢还是小钢厂?
☆─────────────────────────────────────☆
shuming (ccc) 于 (Mon Aug 10 13:00:09 2009) 提到:
我想失败的根本是国企的体制,而不是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
☆─────────────────────────────────────☆
b310 (阴天有点多) 于 (Mon Aug 10 13:15:32 2009) 提到:
恩,不伦不类
☆─────────────────────────────────────☆
Kout (宽容 信任 希望) 于 (Mon Aug 10 14:44:00 2009) 提到:
李俊峰就能代表发改委,laf...
☆─────────────────────────────────────☆
loserfu (卢瑟福) 于 (Mon Aug 10 15:35:57 2009) 提到:
才看出来啊~
晚了~
我就没明白你说把大众啥的引入了姑且可能算市场换技术,北京现代是来干啥的。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Mon Aug 10 15:47:17 2009) 提到:
re
☆─────────────────────────────────────☆
smallfolk (smallfolk) 于 (Mon Aug 10 16:12:20 2009) 提到:
到底是发改委牛逼,看谁不顺眼就批评谁!
☆─────────────────────────────────────☆
xihyj (路人甲) 于 (Mon Aug 10 16:34:05 2009) 提到:
非也。你只要看看中国历朝,凡事还能干点事的,就会在内阁里还有一个
更核心的团体。没有发改委,在中国啥事都干不成,各部分为了自己的利益
相互扯皮,推脱会更加严重......不过话虽这么说,我希望有一天不再需要这个机关。
☆─────────────────────────────────────☆
wahrheit ( ) 于 (Mon Aug 10 16:43:07 2009) 提到:
一汽和东风都已经有自主品牌汽车了, 发展势头还不错.
真正不搞自主品牌的是北汽和广汽, 他们的产品全都是合资品牌.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Mon Aug 10 16:46:14 2009) 提到:
一汽的自主品牌,不提也罢
东方的那个不知是在什么底盘上搞的
北汽也有自己的牌子啊,福田、北京牌
上汽的荣威、名爵虽然是买来的,但消化吸收了也就是自主的了
☆─────────────────────────────────────☆
sugardaddy (sugardaddy) 于 (Mon Aug 10 16:53:05 2009) 提到: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博士认为,中国在混合动力、纯电动、燃料电池三种电动汽车,
以及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一些企业在整车生产方面
也获得了核心技术”
既然连核心技术都获得了,怎么能说“市场换技术”失败了呢?
要得不就是换去核心技术么?反正有两头有一头不靠谱。
☆─────────────────────────────────────☆
sugardaddy (sugardaddy) 于 (Mon Aug 10 16:54:57 2009) 提到:
搞的自主品牌如果在性价比上没优势就还是没活力。
☆─────────────────────────────────────☆
fardream (fardream) 于 (Mon Aug 10 17:07:13 2009) 提到:
标题太恶心了
发改委的一个研究所和发改委是两码事
而且,电动汽车也算新能源里面的?
☆─────────────────────────────────────☆
tsamon (冬子|从未单身准爸爸§|) 于 (Mon Aug 10 19:57:50 2009) 提到:
这些事情都是瞎扯出来的
☆─────────────────────────────────────☆
Corbal (老头子) 于 (Mon Aug 10 20:56:09 2009) 提到:
其实这个道理谁都知道,不过是左手打右手,不疼罢了。现在换了老板了,时事变了,所以话也狠了说了。
论说一汽、二汽,还是有贡献的:从建国初期的争汽车;到改革开放后为其他企业培养了大量大的人才。第一个不说,大家都知道。第二个功劳虽不是一汽、二汽想要的,但也是宿命。上个世纪90年代某年,去X汽,就看到2000年后三厢“夏利”的样车了,三辆,停在X汽的空凋研发部楼前,设计的人员已经远走他乡了。这难道不是培养?要是X汽牛X沙拉的,也轮不到我们在这里凭吊。这就是历史的逻辑。
☆─────────────────────────────────────☆
tmpman (艺术男) 于 (Mon Aug 10 21:41:33 2009) 提到:
失败了?但是谁来承担责任呢?
既然已经失败了,那么就请找出承担责任的人来吧。
☆─────────────────────────────────────☆
xijiangyue (西江月) 于 (Mon Aug 10 22:17:57 2009) 提到:
领导一拍大腿:又交学费了!
☆─────────────────────────────────────☆
wahrheit ( ) 于 (Tue Aug 11 00:27:59 2009) 提到:
一汽和东风的自主品牌汽车挺好的啊, 当然还有待提高.
北汽福田不生产小汽车, 北京牌更是快消失了.
【 在 xijiangyue 的大作中提到: 】
☆─────────────────────────────────────☆
rainberg (活死人~冰逝) 于 (Mon Aug 17 13:44:16 2009) 提到:
做老百姓惨,做内阁更惨,共产世界在哪里?